基于“人际冲突处理模式”的家校矛盾应对策略

2021-04-06 14:23李冰清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3期
关键词:和谐策略

李冰清

[摘要] 近年来,家校合作逐渐为教育各方所重视,家校沟通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多样。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家校冲突普遍存在,不利于家校沟通的顺利进行,影响家校关系的和谐发展。作为家校沟通的主体之一,班主任如果能在教育教学中采取合理策略,就能有效预防或及时处理家校冲突,增进家校沟通的和谐氛围。本文论述当前家校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冲突管理理论,挖掘家校沟通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 人际冲突;家校矛盾;和谐;策略

2017年8月,《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中有关“协同育人”的要求明确指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尤其是近年来,家校合作逐渐为教育各方认可,教育更强调科学民主和以人为本,同时也要求更多的家庭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当中。可见,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保证协同育人的顺利进行,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家校冲突的主要特点与类型

家长、学校、教师乃至社会参与了教育的各个环节,同时也构成了家校冲突的主体。本文主要聚焦家长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之间产生的沟通冲突。家长与教师相互作用产生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主要归纳了以下几种冲突类型。

1.由于责任不清导致的家校冲突

北京师范大学在2018年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该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共计325个区县,11万余名四年级学生、7万余名八年级学生和他们的3万余名班主任参与了调查。该调查基于全国代表性取样,其结果能反映全国家庭教育的状况,是我国家庭教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报告。

根据报告,有74.2%的八年级班主任认为,他们在与家长沟通时的主要困难是“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稳居其他家校沟通困难之首。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对于教育责任主体认识不清,将教育孩子的责任转交给学校和老师。

2.由于观念各异导致的家校冲突

根据报告,有55.3%的八年级班主任认为,学校与家长的教育理念不一致,从而导致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困难。具体而言,目前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念的主要差异体现在:教师主要关注班集体的整体发展,而家长一般只关心自己孩子的需求;教师关注孩子在学校阶段的发展,而家长更关注孩子一生的发展;教师一般拥有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大多数家长则缺乏教育的专业知识。

3.由于方式不同导致的家校冲突

教师通常持有“严格要求”的教育原则。虽然大部分家长也认同这一点,但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对这一原则的实践往往会打折扣,对子女日常生活中的品德发展较为“宽容”。

教师经常主张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有的家长却对子女的事情大包大揽或者不停地唠叨说教,其本质是对子女的不信任和对教育结果的焦虑,反而容易增长子女的依赖和懒惰,对于学校教育则雪上加霜。

有的教师在谈话方式上不注意分寸,居高临下,导致家长反感;有的教师多是在学生“出事”时才联系家长,长此以往打击了家长的积极性。

二、家校冲突的应对策略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行为科学家托马斯的“人际冲突处理模式”。该模式从“关注他人利益”和“关注自身利益”出发,以“竞争”“回避”“妥协”“忍让”“合作”为五种基本策略。

1.回避

“回避”的定义是既不在乎自身利益,也不在乎对方利益,不和他人争论,与他人保持距离、划清界限,只求息事宁人。

使用回避策略相当于先搁置冲突,之后再进行处理或不处理,以缓和家校冲突。当冲突双方或任何一方不够冷静、需要避免冲突扩大时,当教师需要进一步了解冲突原因时,当冲突程度较轻、适当忽略更有助于家校沟通时,均可以采取回避策略。

2.競争

“竞争”是指个体完全不考虑对对方的影响,只注意到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尊重家长,并不意味着教师不能直言事实或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当家长教育孩子不力或确有不当行为时,教师不妨直言不讳,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如果教师的理念或做法对学生发展十分重要,应当坚持自己的教育专业,同时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3.妥协

“妥协”的意思是个体自认必须放弃部分利益,也能顾及对方部分利益,是一种折中的、互相让步的结果,为谋求和平共存。

面对家长的过激言行,我们要态度和蔼,善于倾听,不意气用事,避免激化矛盾。一般要先稳定家长情绪,教师认真倾听家长陈述所发生的事情,肯定其合理之处,保持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态度;同时,家长要弄清楚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并展开广泛调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无理取闹的家长,教师应抓住其软肋,以理服人,同时留有余地,让其主动让步,从而达到心平气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4.忍让

“忍让”指的是个体不顾自己利益并努力满足对方的需求。通常,对方权势在我之上,拥有的资源比我多,衡量自己无法与之抗衡的情况下会做出退让。

当家长产生不满情绪时,如果维护家长利益并不会给教育造成实质性损害,教师可以通过“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方式来解决家校冲突。我们只要在关注问题解决的同时,关注孩子的切身利益和成长发展,就能让家长看到教师对孩子的在意,看到教师的付出,家校之间的沟通就会变得顺畅和谐。

5.合作

“合作”意味着个体希望冲突解决结果完全符合双方需求,能让冲突双方同时获利、满意。换言之,冲突双方求同存异,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家校双方拥有共同的目标: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因此,双方合作起来会顺畅很多。教师在给家长布置“作业”的同时,也应当重申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更利于获得家长的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家校矛盾冲突时,可以灵活运用五种应对策略,单独或叠加使用多种策略来处理危机,化干戈为玉帛。当然,要解决家校冲突,完全靠教师一己之力无法实现,需要依靠学校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合理解决家校冲突,同时对家校合作进行规范管理。就社会而言,需要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创设和谐的家校合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2]邓冰清.家校冲突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于述胜.《中庸》“慎其独”说及其相关问题[J].教育学报,2018(05):92-101.

[4]周芳,卞京.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不畅怎么办?[J].班主任,2015(07):37-50.

猜你喜欢
和谐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