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的综合效益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4-07 08:52薛蓓蓓田国双
关键词:桉树营林杉木

薛蓓蓓,田国双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大气中CO2的增加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将会对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森林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CO2,将大气中的一部分碳储存在林分和土壤中,从而降低了大气中CO2浓度,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承担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碳汇效益已经成为森林综合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碳汇效益的综合效益研究起步较晚[1],如有关不同碳补贴方式对最优轮伐期和碳汇供给影响的研究[2-7],运用改进的Hartman模型分析碳交易对湿地松经营强度影响的研究[8],木制品碳排放对最优轮伐期和林地净现值影响的研究[9],有关碳汇经营目标下不同经营主体碳汇供给潜力,以及碳汇效益对森林经营决策影响的研究[10-15]。现有文献研究的大多数是轮伐期较长的树种,对短轮伐期速生树种的案例研究及其对比分析鲜见报道。杉木、桉树是中国南方重要速生用材林树种,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12,16]。福建省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杉木和桉树人工林推广种植,人工林蓄积量占全国10%[17]。杉木和桉树拥有巨大的碳汇潜力,在森林碳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森林碳汇的主要来源树种[16,18]。

杉木(Chinese fir)和桉树(eucalyptus)是我国南方人工林重要树种,木材产出和生态效益显著,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现有造林成本剧增,木材市场低迷,林农造林意愿减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有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森林可以吸收大气中CO2并储存在林木和土壤中,降低了大气中CO2浓度,减缓了温室效应,凸显了森林生态功能。碳交易通过碳补贴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使森林生态功能货币化。基于碳汇效益的综合效益已成为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的主体,分析经济因素变动对综合效益、木材效益和碳汇效益影响,对实现多效益经营最优森林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115°50′~ 120°40′E,23°33′~ 28°20′N),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21 ℃,年平均降雨量1 400~2 000 mm,林地面积约926.67万hm2,占土地总面积76.28%,森林覆盖率为66.80%,森林蓄积量7.29亿m3。顺昌国有林场(以下简称林场)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的顺昌县(117°29′~118°14′E,26°38′~27°12′N),闽江上游金溪、富屯溪交汇处,武夷山脉东南麓,系杉岭东伸支脉,是国家南方重点林区和林业重点县,全县有林地面积约15.3万hm2,林木总蓄积量达1 400万m3,森林覆盖率达82.8%。

1.2 多效益经营最优轮伐期模型

森林单一木材产出的最优轮伐期研究始于Faustmann[19],但当考虑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的游憩价值等生态环境效益以及油料、药材等非木质产品效益时,Faustmann模型很难准确预测[20]。在此基础上,Hartman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纳入Faustmann的模型中,分析了多效益经营的最优轮伐期决策问题,提出了Faustmann-Hartman模型[20-21]。由于考虑采伐后木制品的碳排放成本,本研究依据修正的Faustmann-Hartman模型,得出多效益经营最优轮伐期模型[22]:

(1)

式中:Vmax为林地综合效益净现值,其可表征为无限轮伐期下的木材效益(Vw)和碳汇效益净现值(Vc)之和;Pt为木材价格,根据实地调查和木材市场价格数据,杉木和桉树木材价格分别为1 200和550元/m3;Pc为碳价格,参考2019年我国8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碳价格(6.91~83.27元/t),本研究选取50元/t;r为连续时间利率,采用中国林业行业基准贴现率 5%[23];Q(t)为林龄为t时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它是关于林龄t的函数;Q′(t)是Q(t)的导数,表示蓄积量在每一年的增加值;C为营林成本,包括初始造林、抚育和管护成本;Ch为采伐运输成本。对公式(1)求关于林龄t的一阶导数,令其为零,即可得出多效益经营最优轮伐期。

对公式(1)进行分解,得出木材效益净现值模型:

(2)

式中:δ为木材的出材率,杉木和桉树的木材出材率取值分别为0.70和0.75[14,24]。

在考虑碳汇效益时,需要将蓄积量转换成碳含量,本研究采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先计算单位面积的生物量,然后乘以含碳率得出碳含量。碳汇效益净现值模型为:

(3)

θ=BEF·(1+R)·WD·CF。

(4)

式中:θ为碳转换系数,BEF为生物量扩展因子,WD为树种的木材密度,CF为树种的含碳率,R为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的数据(www.carbontree.com.cn),两个树种的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碳转换系数参数Table 1 Parameters on carbon conversion coefficients

若最优轮伐期末采伐的林木一部分变成耐用木制品(如家具、建材和房屋等),另一部分被燃烧或者被制作成短期制品(如包装材料),储存在木制品中的碳比例(α)计算公式为[25]:

(5)

式中:v1为长期耐用木制品腐烂速度,取0.79%;v2为短期木制品的腐烂速度,取1.03%;β为木制品中长期耐用品的比例,取值为50%[26]。

1.3 木材生长收获模型

不同的立地条件、区域和营林措施,导致不同的生长收获量。根据实地调查和已有数据,杉木生长模型公式为[27]:

Q(t)=b1Isb2[1-e-kt]c。

(6)

桉树生长模型公式为[28]:

Q(t)=229.833 646 44(1-e-0.151 258 02t)1.315 602 18。

(7)

式中:Q(t)表示林龄为t时的林分蓄积量,t为林龄,Is为立地指数。b1=4.535 47,b2=1.609 31,c=3.720 004,k=0.096 004,Is=14。

1.4 数据来源

根据2017—2019年实地调研,杉木每公顷种植3 000株,桉树每公顷种植2 250株,杉木和桉树营林措施主要包括种苗培育、挖地、炼山、施底肥、除草、割灌、幼龄林抚育和中龄林抚育等。杉木和桉树单位面积经营成本投入见表2。

表2 单位面积经营成本投入Table 2 Silvicultural costs input per hectare

成本投入主要发生在前4 a,在造林初始阶段主要有整地用工、挖穴用工、种植用工、种苗成本和化肥投入等,幼龄林抚育阶段投入主要有补植用工、除草用工、抚育管护用工以及种苗成本等,中龄林抚育阶段投入主要有除草用工、抚育性间伐用工等。此外,选择160户造林户和150名林场从业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到杉木和桉树单位面积的经营成本投入。

2 结果与分析

2.1 综合效益和最优轮伐期分析

根据上述的研究方法和收集整理的数据,利用公式(1)—(7)模拟计算杉木和桉树的碳储量、木材效益、碳汇效益和综合效益,发现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和桉树的碳储量逐渐增加,但增幅逐渐下降;木材效益、碳汇效益和综合效益均先上升后下降;杉木木材效益及综合效益均在第20年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1 423.52和22 702.11元/hm2;桉树的木材效益和综合效益分别在第8、7年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5 845.13和32 111.27元/hm2。表明在当前营林成本和经营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多效益经营提升了综合效益,碳汇经营具有一定的投资效益(表3)。

表3 单位面积杉木、桉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Table 3 Economic values of Chinese fir and eucalypt plantations per hectare

2.2 综合效益和最优轮伐期影响因素分析

2.2.1 营林成本对综合效益和最优轮伐期的影响

营林成本是指进行整地造林、抚育、间伐等经营活动所需的投入费用。在单一木材生产目标下,营林成本与木材效益呈负相关,即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营林成本的增加,木材效益则下降。为了分析营林成本变动对综合效益和最优轮伐期的影响,在目前营林成本基础上波动40%,分别对杉木、桉树综合效益和最优轮伐期进行对比分析(图1)。结果表明:随着营林成本的增加,杉木、桉树综合效益、木材效益和碳汇效益均呈下降趋势,最优轮伐期随营林成本增加而延长。杉木综合效益从40 402.33元/hm2下降到5 599.02元/hm2,下降了86.14%,其中,木材效益由39 103.97元/hm2下降到4 345.68元/hm2,下降了88.89%,碳汇效益由1 298.36元/hm2下降到1 253.34元/hm2,下降了3.47%,杉木轮伐期变动范围为19~21 a;相比较,桉树综合效益由51 521.61元/hm2下降到15 530.34元/hm2,下降了69.86%,其中,木材效益从44 631.98元/hm2下降到9 466.06元/hm2,下降了78.79%,碳汇效益由6 889.64元/hm2下降到6 064.29元/hm2,下降了11.98%,桉树轮伐期变动范围为6~8 a。杉木的综合效益和木材效益对营林成本变动敏感性大于桉树,碳汇效益敏感性小于桉树,最优轮伐期敏感性与桉树相同。

AM.桉树木材效益eucalyptus timber benefits;AC.桉树碳汇效益 eucalyptus carbon sequestration benefits;AZ.桉树综合效益eucalyptus comprehensive benefits;SM.杉木木材效益Chinese fir timber benefits;SC.杉木碳汇效益Chinese fir carbon sequestration benefits;SZ.杉木综合效益Chinese fir comprehensive benefits。下同。The same below.图1 营林成本对杉木和桉树经济效益及最优轮伐期的影响Fig.1 Effects of silviculture costs on economic value and optimal rotation of Chinese fir and eucalyptus

2.2.2 碳价格对综合效益和最优轮伐期的影响

为了模拟分析碳价格对综合效益和最优轮伐期的影响,将碳价格变动区间设为0~500元/t(表4)。模拟结果表明:碳价格变动与碳汇效益和综合效益呈正相关,对杉木最优轮伐期未见影响,与桉树最优轮伐期呈负相关。随着碳价格上升,杉木综合效益由21 423.52元/hm2上升到34 209.48元/hm2,增长了59.68%;碳汇效益由0上升到12 785.96元/hm2;木材效益和轮伐期维持不变。相比较,桉树综合效益从25 845.13元/hm2上升到92 644.11元/hm2,上涨了258%;碳汇效益则由0上升到68 846.36元/hm2;木材效益由25 845.13元/hm2下降到23 797.75元/hm2,下降了7.92%;最优轮伐期由8 a缩短为6 a。其中,当碳价格由0上升到50元/t时,最优轮伐期由8 a缩短为7 a;当碳价格上升到300元/t时,最优轮伐期又缩短了1 a(表4)。杉木的综合效益、碳汇效益、木材效益和最优轮伐期对碳价格的敏感性均小于桉树。

表4 碳价格对杉木、桉树经济效益和最优轮伐期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carbon prices on economic value and optimal rotation age of Chinese fir and eucalyptus

2.2.3 木材价格对综合效益和最优轮伐期的影响

当前碳价格较低且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29-34],木材效益仍是综合效益主要来源。为了分析木材价格变动对综合效益和最优轮伐期的影响,在当前木材价格基础上波动20%,分别对杉木和桉树综合效益和最优轮伐期进行对比分析(表5)。模拟结果表明:木材价格与综合效益、木材效益及碳汇效益呈正相关,与最优轮伐期呈负相关。随着木材价格的上涨,杉木综合效益由4 545.44 元/hm2上升到41 117.14元/hm2,增加了8.05倍。其中,木材效益由3 292.09元/hm2上升到39 838.54元/hm2,增加了11.10倍;碳汇效益由1 253.34元/hm2上升到1 278.60元/hm2,上升了2.02%,最优轮伐期由21 a缩短为20 a。相比较,桉树综合效益由9 575.92元/hm2上升到56 470.14元/hm2,增加了4.90倍。其中,木材效益由3 914.64元/hm2上升到49 580.50元/hm2,增加了11.67倍;碳汇效益由5 661.29元/hm2上升到6 889.64元/hm2,上升了21.67%;最优轮伐期由9 a缩短为6 a。杉木的综合效益对木材价格的敏感性大于桉树,而碳汇效益、木材效益和最优轮伐期对木材价格的敏感性小于桉树。

表5 木材价格对杉木、桉树经济效益和最优轮伐期的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timber prices on economic values and optimal rotation of Chinese fir and eucalypt

2.2.4 利率对综合效益和最优轮伐期的影响

林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利率水平反映投资的机会成本,对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图2):利率水平的变动对经济效益和最优轮伐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经济效益将下降。当利率从1%上升到7%时,杉木综合效益由383 745.32元/hm2下降到890.14元/hm2,下降了99.77%;木材效益由373 951.57元/hm2下降到149.83元/hm2,下降了99.96%;碳汇效益由9 793.75元/hm2下降到740.31元/hm2,下降了92.44%;最优轮伐期由25 a缩短为19 a。相对比,当利率从1%上升到7%时,桉树综合效益由254 648.72元/hm2下降到16 728.99元/hm2,下降了93.43%;木材效益由218 838.05元/hm2下降到12 435.87元/hm2,下降了94.32%;碳汇效益由35 810.67元/hm2下降到4 293.12元/hm2,下降了88.01%;最优轮伐期由8 a缩短为7 a。杉木、桉树综合效益之差在利率上升到4%时由正转为负,此后随着利率的上升,杉木、桉树综合效益之差逐渐加大(图2a)。杉木的综合效益、木材效益、碳汇效益和最优轮伐期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均大于桉树;就杉木而言,利率每增加1%,轮伐期基本提前1 a(图2b)。

图2 利率对杉木和桉树经济效益和最优轮伐期的影响Fig.2 Effects of interest ratio on economic value and optimal rotation of Chinese fir and eucalyptus

3 结 论

1)在当前营林成本和经营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多效益经营提升了综合效益,轮伐期较长树种综合效益低于轮伐期较短树种。杉木综合效益比桉树综合效益低了41.45%,为22 702.11元/hm2。

2)不同树种的综合效益对经济因素敏感性程度不同。杉木的综合效益对木材价格敏感性最大,其次是营林成本、利率和碳价格;桉树的综合效益对木材价格敏感性最大,其次是营林成本、碳价格和利率。

3)从增加碳储量即实现人工林增汇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考虑,应选择轮伐期较长、生长速度缓慢的杉木。然而,与快速生长的桉树相比,杉木固碳速率较低,营林成本高,从投资效益来看,短轮伐期速生桉树比杉木更具有投资效益。但事实上,短轮伐期速生树种轮伐频繁,过度经营会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问题,不利于发挥桉树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为了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35]和社会效用最大化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应,一方面,需因地制宜地确定造林树种和营林措施;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生态补偿以激励森林经营主体营林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桉树营林杉木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