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2021-04-07 04:18徐公北海琳娜李美
中国市场 2021年6期
关键词:养老服务

徐公北 海琳娜 李美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负担加重,迫切需要构建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养老服务行业体系,而养老护理员作为社会化养老护理服务的主力军,其职业队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产品供给远低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国家和河北省大力支持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医养结合”和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为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在深入调查河北省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解决对策,以期为解决养老护理员的人力资源供需矛盾提供建议。

[关键词]养老服务;养老护理员;人力资源现状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6.029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繁荣、科技进步,促使我国医疗水平显著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也随之日益增长,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行动或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数量逐年猛增,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导致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的人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供需关系日益紧张。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极高要求,对养老院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更高规定,从而保障我国的2.54亿老年人和4000万残疾人、半残疾人的需求。目前就河北省唐山市而言,在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譬如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过低、持有者上岗率不足、养老机构有着薪酬制度不合理、缺少职业激励、晋升渠道不明等各种问题。对于养老护理员而言,在实践工作中又有着工作量多、工作强度大、薪资过低、缺少职业保障等亟待改善之处。以上情况的存在,影响了从业人员良好工作状态的保持。据悉,在社会中,公众对养老护理员这一岗位认可度不高,有的甚至存在偏見,致使养老护理员的社会认同感不高。养老护理员数量和质量事关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从宏观角度来看,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2 研究意义

21世纪初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全国总人口中的10.3%属于60岁以上的老人。据相关数据可知,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老年人数量升至2.22亿,老龄化程度达到16.15%。以此为据进行推理,在2023年我国老龄化水平将会达到20.1%。随着2030年的到来,我国老龄化社会将会发展到中度老龄化程度,老龄人口有可能达到4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26.9%。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在未来30年中,我国老龄化程度将会不断加深,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定会成为社会各界力量予以关注的焦点。

作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而养老护理员作为社会化养老护理服务的主力军,目前存在着严重的人力资源供给不足问题。笔者针对该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政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当今社会具有不同养老需求的老年群体提供其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3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笔者利用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络渠道查阅与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困境这一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利用国家国务院的政策公开系统查阅国家及各地区针对养老服务业提出的政策。通过阅读资料整理分析与相关政策文件的研读,从宏观角度出发,全面了解国内外与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有关的研究情况。如表1所示。

4 研究现状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为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于实践经验可知,当经济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时,人口老龄化的产生将是必然趋势。伴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养老需求的不断加大,一方面有助于社会就业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层出不穷各有特色的养老服务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更多可能。客观而言,养老产业拥有着难以估量的发展空间。以此为背景,河北省唐山市养老服务产业存在较大的市场空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当前阶段,公办养老机构是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不过在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其他形式的养老机构,如民办养老机构,因资金、场地等问题的限制,导致环境、设施以及服务质量较差,致使入住率较低,难以成为公办养老机构的有效补充。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老年人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之势,过多的养老需求远超养老机构服务能力,供需关系极为紧张,难以满足客观所需,这一重大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5 存在的问题

(1)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偏低,社会认同度较差。当前社会对养老护理员职业的认知过于刻板。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护理员与家政人员的工作别无二致,而又将家政人员与保姆画上等号,且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专业的高级养老护理员,认为其要求的高工资与其资历不符,严重挫伤了养老护理员服务的积极性,导致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和流失。

(2)养老护理员职业水平良莠不齐。虽然近几年养老服务业迅猛发展,但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对其工作也仅停留在普遍认知阶段,养老护理员数量过少,在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学历文化、职业素质、专业培训等层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待继续改善。

(3)人力资源缺乏稳定性。养老护理员流动性较大,绝大多数养老护理员只是为了打工而找的临时的工作,且到了五十岁左右便到了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其本身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而且大部分养老机构对养老护理员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差,缺乏招聘就业吸引力。在国外,养老护理人员拥有相对理想的薪资待遇,尤其是照顾失智、失能的养老护理人员,其薪酬更多,甚至超过医护人员。我国养老护理员能够获取的薪资待遇与家政服务人员相当,但是工作量、工作难度等远超家政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家政工作往往成为首选,养老护理人员难以得到应聘人员的青睐。在薪酬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人力资源供给问题将无法解决。

(4)养老机构和市场规范性不足。如今,养老机构依旧处于盲目发展状态,专业设备的配置、专业人员的安排并未定论。一个机构到底要配备多少护理员,目前这方面的规范大多在养老服务机构照抄照搬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公司的工作规定,而国家、行业层面还缺乏明确、细化的指导性或强制性规范。

6 解决对策

(1)要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地位及社会认同度,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关注,从思想意识层面出发,给予养老护理人员应有的尊重,使其意识到自我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政府和社区应加强宣传力度,弘扬养老护理员的无私奉献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地位,提高社会认同度。只有社会普遍开始重视和正确看待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服务人员身心健康,才能给予老人质量更高的服务。

(2)从宏观角度出发,集结现有资源进行养老服务队伍的打造,注重成功实践经验的累积,从多层级专业学科角度出发,秉承层层递进的原则,加大专业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层级梯度建设,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友好合作关系的形成,拓宽护理人员晋升及发展路径,去培養和留住人才。养老机构应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工资待遇,从薪酬激励方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利用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吸引广大养老护理员招聘入职。不仅如此,大型养老机构可以实施股权激励制度,鼓励员工与养老机构荣辱与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此外,由于养老护理员工作量较大,精神压力大,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养老机构而言,应加大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立足于现实,建立换班制度,让养老护理员有充分的自我调整时间,适宜的负面情绪宣泄渠道,继而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赢得服务对象的认同。

(4)加强行业规范,各机构应严格按照当地政策办事,并依据自身情况和服务范围制定职工工作规范,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采用专人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需要养老机构中层以上的三个干部在场,保证制度实施到位。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发现养老服务业和养老护理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探究成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的激励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等知识,认为我国政府及养老机构应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关注,赋予其更多责任感与荣誉感,实现薪资问题的妥善解决,只有这样才会吸引更多人从事该行业。通过解决养老护理员的待遇保障和团队力量的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给老年人带来更为充足便利与专业的护理服务,使养老护理行业更有尊严,让老年人更加幸福有尊严地生活在社会上。

参考文献:

[1]魏燕妮.兰州市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困境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

[2]徐明珠.发达国家养老护理员培训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8(13):214-215.

[3] 张意如.国际比较视角下的养老护理员培养研究[J].新西部,2019(9):166-168.

[4] 王燕,唐杭琴,陈雪萍,等.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浙江医学教育,2018,17(4):24-26.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纾解养老难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