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之途径

2021-04-08 13:18任海军李建宽
关键词:体育项目民俗高校学生

任海军,李建宽

(1.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基础教学部,山西 太原 030062;2.山西医科大学 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广大高校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缺失也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及众多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方面,无论是教学表现还是教学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在高等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民俗体育文化教育,可谓是一举数得,既改善了当前高等学校公共体育的教学现状,又传承了民族文化及民俗体育文化,是一项惠及全体高校学生的重要措施。

一、民俗体育融入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1.在当代传承民俗文化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人们的观念里充满了经济效率,而过去继承和进行的传统项目也正在失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俗的传统体育活动明显地远离我们的视线[1]。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被遗忘的历史,我们应该想办法去拯救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中国民俗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有机载体,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性。弘扬和发展民俗传统体育,不仅符合各民族感情的需要,而且具有激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好方法。我们相信,随着农民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我们从意识形态上真正理解、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并运用身心体验参与其中的娱乐与健身。

2.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

民族体育文化作为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和完善,除了具有普遍文化的特点外,还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传统民族体育,是弘扬民族精神、巩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更是促进中国高等学校综合性发展的重要支撑[2]。在高等学校体育公共课程中融入民俗体育文化,不仅包含着传统民族体育内涵的弘扬,更是教育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特征要求。中国高等院校要促进本校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体育是绕不开的环节。因此,必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民俗体育的比重,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建立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将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联系起来。

3.推动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

在将民俗传统体育应用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有关专家们对民俗传统体育教学与教育部体育课程教学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学校的民俗体育教学和教育部的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身体形式、功能和身体素质方面是相同的。在对其教学效果的探讨中,发现有些指标民俗体育比现代体育更好[3]。在教学内容上,采用一定比例的民俗体育,效果对比大,民俗活动课堂的学科氛围比后者好。总之,为了推动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有必要使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获得应有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二、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融入民俗体育文化的现状

1.高等学校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可

传统民俗体育作为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巩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民俗体育活动的完整性在各地慢慢流行起来,但在一些大学里却看不到这种热闹景象。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一方面要重视体育和保健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校体育的文化内容。传统民俗体育具有较高的娱乐价值和文化价值。它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健康,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内在成熟度。它的整合将改变我省体育的教学模式,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学生参与民俗体育文化呈现的态度

为了获取真实的数据,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三所高校,从大一到大四的男、女学生一共120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目的是了解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融入民俗体育文化教育改革的现状。其中,在“参与民俗体育文化呈现的态度”上,问卷显示感兴趣的有76.9%,中立的8.4%,不感兴趣的有14.7%。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对参与民俗体育的态度

从图1中可以直观的看到,在高校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对参与民俗体育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处于个性以及身体状况等原因,对民俗体育不感兴趣或者保持中立的仅有少部分学生。因此,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民俗体育文化是有潜在市场和学生基础的一项体育教学改革。同时,对于民俗文化,当前中国高等学校学生们还是比较认可的,甚至是比较感兴趣的。

3.学生参加民俗体育文化的次数

针对“高校学生参加民俗体育文化的次数”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在1200名高校学生中,分别询问了他们“是否参加过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上大学前是否有参加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经历”等问题,并就每周每月的“参与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次数”展开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学生参加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次数统计

通过表1不难看出,尽管接近80%的学生表示对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有兴趣,但是真正坚持每周(或每月)参加一次以上活动的学生人数依然不多。这既与当前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开展不够的环境因素有关,也同高校学生对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视不够有关。更多人仅仅是把它当成一种“有趣的活动”,没有真正意识到“民俗体育文化”的意义所在。

4.学生对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看法

在调查中,询问高校学生对于在本校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民俗体育文化的看法时,超过68.9%学生表示欢迎,这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无趣”“无聊”“不想参加”,对民俗体育文化持正面态度,认为在融入民俗体育文化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应该“有趣许多”“值得参与”。在剩下的31.1%的学生中,大部分虽然没有正面的表达,但是也认为在本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民俗体育文化是“一件好事”。只有不到2.1%的学生明确表示“不看好民俗体育”,认为“只是为了应付工作”“不可能持久展开”。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对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看法

5.学生对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认可度

在调查中,大部分高校学生对于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认可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大约有59.3%的学生认可民俗体育在高校公共体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另有25.1%的学生持中立态度,只有15.6%的学生认为“尽管民俗体育有趣又有意义,但是相比起现代体育运动,还是比较难以展开”。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学生对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认可度

三、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堂的路径与方法

1.在高等学校组建民俗体育小组

通过调查研究,要想实现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课堂中,需要在高等院校组建民俗体育小组,以体育学科带头人及体育教师为主,在深度了解本校体育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咨询有关专家、搜集和整理当地的民俗体育项目,并有选择的将其带入到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去[4-5]。同时,民俗体育小组还肩负着改良民俗体育项目的重任,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的潮流,也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中。就某种程度而言,在高等院校组建民俗体育小组,为在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中融入民俗体育文化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的大前提。

2.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动机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集体力量,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无论何时,都必须正面学生的力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力量,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利用学校集体的强大能量,实现在高等学校体育公共课堂中融入民俗体育文化。

为此,一方面要组织学生成立各种民俗体育项目社团。例如,踩高跷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会、鸡毛毽爱好会等。利用社团活动吸引高校学生的加入,为之后学校在公共体育课堂开展和推广民俗体育项目做好事前渗透工作。同时,这些社团活动也在无形中让校园的整体氛围更加适合民俗体育文化扎根和壮大。

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民俗体育文化项目的竞赛,例如,全校荡秋千比赛、全院踢毽子比赛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在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龙舟赛、舞龙、舞狮等民俗体育项目的比赛。这样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而且让民俗体育文化深入学生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在高等院校推广合适的项目

在高等院校中推广民俗体育项目,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选取合适的项目。一些民俗体育项目涉及到封建迷信,不适合在高校学生中间进行推广;还有一些民俗体育项目,对于环境、设施要求极高,或者危险性极大的,如火龙、草龙等,也不适合在高等院校推广。因此,在进行项目选择的时候,有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挑选更加适合院校所在地环境以及院校文化的项目,才能确保在民俗体育项目的推广中,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此外,在高等院校中推广合适的民俗体育项目,还可以同社会力量,如企业及当地政府的文化部门合作。例如,龙舟赛等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展可以发动当地企业的力量提供赞助,还可以同当地文化部门结合,办成每年固定的活动,让本校的学生在参与民俗体育项目的同时,既为企业做了宣传,又为当地的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可谓是一举多得。

4.改善体育教学内容

在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堂路径与方法中,最重要的是改善当前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传统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往往集中在一些现代的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等,近些年一些学校还加入了武术、散打等中国传统运动项目,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举例来说,在一些现代体育运动的事前准备运动中,完全可以采取一些合适的、功能接近的民俗体育项目来代替现有的准备运动;在运动间隙,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较高、运动量较小的民俗体育项目,让学生放松身体和心灵。总之,改善体育教学内容,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套话,而是要做到实践,同时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确保民俗体育文化完美的融入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堂之中。

综上所述,在分析民俗体育融入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中国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融入民俗体育文化教育改革的现状,其最终目的是结合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因素,引出对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堂路径与方法的探讨。在中国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引入民俗体育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增强当前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完成对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此,需要从在高等院校组建民俗体育小组、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在高等院校推广合适的项目以及改善体育教学内容等四个方面实现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以期达到丰富学校体育内容,弘扬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民俗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民俗中的“牛”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民俗节
成语魔方
漫画民俗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