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分离”在体育院校田径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1-04-08 10:4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考分离体育院校学习成绩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广西 崇左 532200)

1、引言

“教考分离”是将教学与考试完全分离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把过去某一课程由任课老师自己命题,自己评分的做法改为由教学主管部门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非任课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价。这种新的模式,与体育院校田径专业课教学中长期沿用的“教考合一”模式(即:田径理论考核由同学科组教师统一备卷、统一考核内容以及时间,田径技术考核由各自任课教师班级考核),存在明显不同。为了验证“教考分离”在体育院校田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就结合体育院校田径专业课教学的特点,对体育院校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模式进行了构建,并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应用。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教考分离”在体育院校田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开展。其中问卷调查法是本研究最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按照以下步骤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学中开展了 “教考分离”模式的应用实践:(1)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小组讨论构建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模式,并形成基于“教考分离”模式的田径专业课教学实践方案;(2)将所构建的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模式,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8级和2019级学生中实践应用,进行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模式的初步探索;(3)分析初步探索阶段的实践应用情况,对所构建的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模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4)基于优化和完善后的“教考分离”模式,继续开展教学实践。

在以上4个步骤完成后,为全面了解“教考分离”模式在田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335份,回收330份,回收率98.51%;有效问卷308份,有效率91.94%。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认可程度

在实施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学改革的实施对象,同时也是“教考分离”模式中的被考核者,是影响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教学改革实施成效的关键。只有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加上教师的科学规划和精心组织,“教考分离”才能够取得理想的应用成效。因此,在问卷调查中就针对学生对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认可程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学生对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认可情况(n=308)

根据图1中统计的数据可知:大多数学生对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抱“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这种情况占到了调查学生总数的44.81%;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抱“比较反对”和“比较支持”的态度,其中抱有“比较反对”态度的学生占到了调查学生总数的23.70%;抱有“比较支持”态度的学生占到了调查学生总数的21.75%。除此之外,还有少数学生对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抱“非常支持”和“完全反对”两种比较极端的态度,但无论是“非常支持”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学生,还是“完全反对”田径专业课的学生在调查学生总数中的占比均非常低。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表明:(1)对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抱“不支持也不反对”态度的学生占比最高。据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一调查结果主要是因为,“教考分离”作为一种新的考核模式,学生对它的了解和适应需要一个过程。本研究开展的过程中,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实践应用时间比较有限,学生对这种新的考核模式仍然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2)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持认可态度(比较支持21.75%,非常支持4.22%)。在调查结束后通过与这部分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发现,这部分学生支持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认为“教考分离”模式的实施,能够避免命题的随意性,自己能够考出更真实的成绩,“教考分离”相较于以往的“教考合一”更公平、更公正;二是,认为“教考分离”能够更好的调动学习积极性和锻炼热情;(3)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田径专业课 “教考分离”持反对态度 (比较反对23.70%,完全反对5.52%)。在问卷调查结束以后,同样也与这部分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结果表明这部分学生之所以对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持反对态度,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教考分离”模式的实施会增加自己的考试压力,影响自己在考试过程中的正常发挥。例如,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基础比较好,但是在这样的考核模式下,心理压力太大,很容易发挥失常;还有一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认为,自己本身的基础就比较差,在采用“教考分离”模式进行考核时,常常因为过度焦虑等问题考的更差。

3.2、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对学生学习努力程度的影响

在研究中还针对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实施前后,学生学习努力程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图2:

图2 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实施后学生学习努力程度变化情况(n=308)

根据图2中统计的学习努力程度变化数据可知: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其学习努力程度,这部分学生占到了调查学生总数的65.26%(认为学习努力程度明显提高的学生占比19.16%,认为学习努力程度有所提高的学生占比46.10%)。只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实施,降低了自己的学习努力程度(认为学习努力程度有所降低的学生占比6.17%,认为学习努力程度明显降低的学生占比0.97%)。由此可知,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实施,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

据分析这主要是因为:(1)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实施,避免了学生的侥幸心理,例如,希望老师能够降低考试要求,希望老师能够降低评分标准等等,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考试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在平时更努力、更投入的进行学习;(2)在“教考分离”的模式下,教师无法提前获知考试内容,也没有办法提前划定考试的范围和考试的重点,这样就在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为了防止在考试中出现失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努力程度自然就会提高。

3.3、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为分析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在针对参与“教考分离”实践应用的教师进行访谈时,就“教考分离”实施前后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进行了了解。访谈中,参与了“教考分离”实践的4名田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认为,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且这种影响在学生群体中呈现出了类似正态分布的情况,即,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实施对基础扎实,学习成绩原本就非常突出的学生的成绩影响不大,无论是在“教考分离”实施前还是实施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对运动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后进生的影响也不明显。但是,对运动基础尚可,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影响比较大,绝大多数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在“教考分离”实施之后,学习成绩均有所提高。也就是说,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实施对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据分析这主要是因为:相较于学习成绩突出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通常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无论是在运动基础、身体素质水平、田径运动兴趣、还是田径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均处于中间水平,既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有一定的进步意愿,而且极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实施之后,这部分学生无法提前获知考试内容,考试压力和学习压力随之增加,为了保住自己的成绩或者是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努力程度往往会明显提高,有些原本学习不太认真的学生也会变得更加的认真,因而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提高幅度也就比较明显。

4、结论

(1)对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抱“不支持也不反对”态度的学生占比最高为44.81%,持认可态度的学生占比25.97%,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占比29.22%。学生对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支持度还有待提高;

(2)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65.26%的学生均认为在“教考分离”实施之后直接的学习努力程度有所提高;

(3)田径专业课“教考分离”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影响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而言尤为明显。

猜你喜欢
教考分离体育院校学习成绩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名落孙山
新形势下安全培训教考分离工作初探
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考分离的思考
基于教考分离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电路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试论高等体育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