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鼓乡随》中民族文化的艺术呈现形式

2021-04-08 04:44朴嘉慧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陆丰月影潮汕

朴嘉慧

(延边大学 艺术学院,吉林 延吉133000)

一、民族文化中的钱鼓舞

(一)钱鼓舞的起源与发展

1.钱鼓舞的原始舞蹈形态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广东汕尾市的汕尾城区、陆丰市东海镇、碣石镇以及大安镇等地的村庄都会设有钱鼓舞班社每个班约有20人左右包括钱鼓‘生’‘旦’乐队和伴唱供奉着“神农君”。在进行表演时大都是男女角色各一人,由于古时候女生不被允许随意抛头露面所以女童角色会由男童扮演被称为“旦”男童的角色则被称为“生”,表演者要一边舞一边唱。在遇到一些重大节日和场合时有一些大型的钱鼓舞班社有八生八旦同时出场,无论演出场合大小出场的“生”“旦”都会是成双成对,每一对的生旦都是各自独立的表演。

钱鼓舞的传统动作分为两个套式,一套是舞钱鼓本身的抛、接、抖、打、摇等,另一套是串演故事的戏曲动作共四段一共一百零八步,动作主要有勒马、相会过身、穿针、碎泡、画眉、牵盆等。总而言之,不管是“生”还是“旦”其稳态舞姿造型与梨园戏的舞姿造型有一些相似,但与梨园戏(尤其是小梨园戏)的精致、典雅不同其舞姿更为舒展雅致和大方。

2.钱鼓舞的舞蹈动态特征形成的原因

岭南位闽南地区有许多民族聚集在这里,在多元的民族文化影响下造就了多元化的岭南传统舞蹈。闽南地区流传的钱鼓舞曾经是梨园戏的插入性舞段。据《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广东卷》调查,元末明初闽南移民南迁时遂将钱鼓舞带到海、陆丰等地,大安、东铺村艺人都曾经表示是祖辈从闽南迁徙到本地带来了钱鼓舞。钱鼓舞的音乐和舞蹈风格都与福建南音、梨园戏形式风格极为相似。

由于演出场地有很多的要求,所以演员在台上的身姿、步态都有很严的规定。正是受到梨园戏这类戏曲中的舞蹈身段影响钱鼓舞静止造型中的“灵动”也区别于安徽花鼓灯的“刹住不断线”,其灵动并非产生于倾倒重心下的“若倾未倾,似动非动”而是来自上肢动作的不断流动。岭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分布在壮族,苗寨,瑶山等区域历史悠久,至今有着千年的历史传承,是少数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南方地区水源丰富造就了岭南姑娘水一样的性格。天气炎热则舞蹈特色也多以柔婉灵动为住要特点,舞蹈多以节奏明亮轻快或细腻婉转为主,岭南姑娘细肢柳腰性情如水般温婉清澈也奠定了岭南舞蹈的又一重要特色。

3.钱鼓舞的社会功能

钱鼓舞作为民间民俗舞具有民俗传承功能。在钱鼓舞流行的地区有这样一句俗语“钱鼓来入后,家里要大富”,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如果钱鼓来到家中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变得非常富有。这些都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钱鼓舞也成为一种表达信仰的形式。在潮汕地区传统文化思想中,潮汕的传统宗教对于潮汕人民精神文化总体构建有深远的影响比如佛教、道教、祖灵祭祀等,这些是古代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祈求先祖福泽后代便有了祭祖这项行为所以祠堂门前是传统钱鼓舞的表演场所之一。人们用舞蹈的方式来祈求上天保佑这一年中亲人身体健康农田丰收。这种形式符合陆丰和汕尾等地区地方习性的审美习俗,慰藉了当地人的思想,所以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精神寄托。

而今天的钱鼓舞虽然表演的时间跟过去一样都是在春节时,但现在已没有了祀神、祭祖的意义,更多的是节日的狂欢和为了节日的气息更加浓厚。每逢佳节,陆丰地区就会有钱鼓舞表演。钱鼓舞将当地的文化思想与生活方式相交融用舞蹈的方式渗透在民俗活动中,给人们提供了彼此交流、增进感情的机会。因此,娱乐性可以说是钱鼓舞这项民间艺术最显著的功能了。

二、钱鼓舞《月影鼓乡随》的艺术呈现

(一)舞蹈形式与结构

舞蹈剧目《月影鼓乡随》,把陆丰特有的钱鼓舞作为创作的素材来源。在维持传统钱鼓舞舞蹈表现形式“三道弯”和很有代表性的“三钱指”“抖鼓”等动作因素的本质上以‘圆’为编排的元素,舞蹈动作大多是由两人作为一对进行对舞创作的;鼓面贴上了黄色贴纸和银色配饰呼应舞蹈题目中的月影。

《月影鼓乡随》用月影来表现儿时的月亮,‘鼓乡’又是‘故乡’,一语双关,既对应钱鼓舞,又是故乡的谐音名字表现出这部作品的主题主旨是对故乡,对儿时玩伴的思念。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月影鼓乡随》以生活为原型,此舞蹈以两个玩伴年幼时玩耍时的场景作为开头舞蹈虚实结合,用圆月作为意象比拟物,圆月象征团圆舞者用钱鼓围成圆象征月光洒下;现实对故乡的思念和儿时同玩伴玩耍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

(二)舞蹈表现形态

民间传统的钱鼓舞技巧仅有拇指顶转鼓和抛起转身反接鼓两个技巧。后来在钱鼓舞的道具变得轻巧方便后《月影鼓乡随》运用了传统的转鼓技巧演变后的推转鼓,抛鼓技巧保留了传统的抛接又发展出小抛鼓(手抛鼓-经过头上方弧线)于原来的八角钱鼓变为了圆形又发展出了滚鼓技巧分为单臂滚鼓(钱鼓立起从肩膀沿胳臂滚落至手上)、双臂滚鼓(一手抓钱鼓立起沿胳膊经过肩膀胸前、从另侧胳膊滚落至另一手)、地面滚鼓(鼓身立起滚动段距离用脚踩住鼓边停住)、双手将鼓举过头顶左右摆动与此同时左右摆跨。《月影鼓乡随》基本沿用再生形态的钱鼓舞在动作组合、队形变化等方面进行新的处理和变化除了表现少女的活泼可爱灵动之外也表现岭南地区的民俗风情更赋予钱鼓以圆月的象征。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区的不同影响着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人物性情的迥异不同,在南方四季常青,山多水多,四季变化不那么明显,也就养育了南方姑娘性情温和,少言寡语的性格,而在饮食上南方多食清淡,少油腻,尤其广东人钟情于煲汤,所以也就造就了南方姑娘在身材上多纤细,形象上也就柔婉了许多。而在艺术与舞蹈的创作中也多偏向于浪漫主义,采用中国古典舞及其身韵和中国汉唐舞的典型性舞蹈元素进行“现时代”下的舞蹈创作,人物既融入,拥有了地方特色,又继承了传统中国舞蹈的精髓加以现代化。

(三)《月影鼓乡随》的舞蹈内涵

钱鼓舞作为潮汕舞蹈的一种,对潮汕文化的完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舞蹈服饰来说属于传统舞蹈服饰讲究对称与平衡,服饰的图案里都可以找到一个中轴线一分为二时两边的图案都是对称的,服饰上有一些规律的几何图形衣服颜色鲜艳明亮既表现出了孩童时的天真可爱又表现出岭南女子温婉的性格特征。

《月影鼓乡随》的音乐也具有浓厚的传统音乐特征,传统钱鼓舞的乐曲与福建南音较为相似旋律抒情优美。传统的钱鼓舞表演乐器用横笛六支大弦子二支,打击乐有大鼓、大钹、小钹、彩罗、括仔、双音、云锣、撞钟以橫笛主奏,五劈(五篇竹片穿在一起的主板用七片竹片做成叫七劈)击掌指挥,2/4拍子打在强拍上,4/4拍子打在弱拍和次强拍上。该舞蹈的音乐运用了一种非常自由的结构设计但具有较强逻辑性的整体结构力使其音乐发展进行得顺理成章。

从舞蹈《月影鼓乡随》中,我们能够看出潮汕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从钱鼓舞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看出现代舞蹈编排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在对钱鼓舞这项艺术活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时如果我们能够从人文内涵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就不仅仅是研究钱鼓舞这一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更是具体思维上的整体丰富提升。钱鼓舞作为潮汕舞蹈的其中之一,潮汕的风俗特色是钱鼓舞的创作发展的源泉钱鼓舞又是潮汕文化的载体我们从可以看到的现象中去寻找更多的舞蹈内涵。当然,从舞蹈内涵出发,实际上是一种成熟而稳定的艺术认知观,可以说我们通过具体理解舞蹈内涵其能够促进钱鼓舞的进一步传承和完善发展,更深刻的了解到潮汕民俗文化是如何被继承发展。这种文化是指引我们后人前进的明灯,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

三、结语

陆丰民间钱鼓舞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并没有被历史的潮流卷走,舞蹈《月影鼓乡随》在对陆丰钱鼓舞的原始形态与文化特征进行了舞台化处理,将原汁原味的传统钱鼓舞展现在了舞台上。由于历史原因,潮汕人民对于外来事物一直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它结合了梨园戏与自己本身的信仰,发展成独立一个类别,它的存在把陆丰人民深厚的民族情怀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表现出给予了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满足了百姓的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透过钱鼓舞《月影鼓乡随》发现潮汕温柔婉约细腻细致的舞蹈风格,以潮汕传统文化元素作为主线,可以让跟多的观众对钱鼓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以艺术延伸为途径,拉近了年轻的观众群体与传统潮汕的距离,展现了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陆丰月影潮汕
潮汕牛肉火锅
18度影友俱乐部9月影赛入选作品展示
海上特高含水期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及应用*——以陆丰油田海陆过渡相A油藏为例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陆丰
潮汕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月影安知玲珑心
赠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