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策略

2021-04-08 02:28陈昊
学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中职教学策略

陈昊

摘 要:影响中职学生开展的计算机教学活动遇到的问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学生学习都不够积极,教学人员不够创新。这些都是影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效果提高的顽疾,那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需要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状态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以更加积极的主动的状态投入到计算机的教学和学习当中来,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总体效果。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策略

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要持续化地进行,要有效地应对学生学习不积极,以及教师教学不主动等一系列问题。另外,教师更是要考虑到中职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上的已有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存在着差异性。有的学生接触计算机比较早,也经常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所以他们应用得比较熟练,在计算机课上要教授的很多内容学生早已经掌握了。而有些学生家里没有计算机,从来也没有接触过上学的时候也很少用,因此对于一些基础的操作,他们还比较陌生。对于水平的不同,教师要考虑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让学生在不同的水平上都能够学到适合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有收获感。正如前文所述很多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是因为老师教的都会了有的是,因为根本就不想学。这当然也与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有关系,他们觉得计算机课上教授的这些理论和基础的操作很无趣很枯燥,所以很难学得下去。从计算機教师的角度来说,只有增强教学的主动性,提高内在的热情,才能主动地进行创新,降低计算机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枯燥乏味感,让学生们的活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机的学习中。笔者认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工作势在必行,而且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笔者认为,中职计算机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更加创新有效的途径。

一、运用任务驱动的模式来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

怎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计算机学习是有趣的呢?计算机教师要主动地采用一些更加有效的方法,例如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避免让学生沉浸到琐碎乏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练习中,而是用任务来统领学生的学习,用任务来驱动学生的主动探究。该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把不同的学习单元里所需教授的知识变为不同的任务,使学生在进行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该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激发和维持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这样教学时,教师要进行时间的设计保持清晰的教学思路,而且要把重点和难点有效地突出,让学生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教学目标是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掌握这些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也就是体现在任务驱动方面,任务本身设计得如何,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任务设计是最关键的。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善于选择合适的任务,并且能够充分地尊重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给他们安排适当的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他们学到了更多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是先让学生聆听老师的讲解,让学生知道软件某个功能是如何使用的,然后再结合着具体的操作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那么,在任务驱动法当中,教师首先给学生安排一个任务,让他们思考并尝试该如何解决这个任务。这样的一种方式,让学生有了一种更强的学习准备状态,所以,教学的效果会更好,更重要的是它们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表现得更加主动投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他们充分地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也会向同学和老师求助。很好地增强了他们在学习中的投入感,也让师生之间在一种更加专注,在目标统一的情况下来进行学习。因此,任务驱动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完成了每个任务,学生们不断地积累成功的经验,他们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胜任感也越来越强。

二、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探索的权利,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面向中职学生开展的计算机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生们即将走向社会,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会有很多的机会用到计算机,特别是对于一些软件的使用,如果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在遇到工作和任务的时候,缺乏创新,那么,这样的学生在市场中也是缺乏竞争力的,所以,教师的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让他们感受到这对他们是有意义的事,对他们将来的就业有帮助作用。德国著名平面设计师Wueloesch曾经说过“同一个软件,不同的人使用,会得到不同的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大多呈现平民化、简单化的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使用这些软件,这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如果让学生用这个最基础的软件进行创新,创造有创新的成果,这更多地需要学生带着一种创新的思维和创造的强烈愿望来进行学习。例如,《photoshop图形设计》的课程部分教师只是负责传授给学生这些软件最基本的应用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当拿到一个任务之后,学生考虑,我该用什么样的步骤来完成这个任务,而且什么步骤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这个任务,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不墨守成规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按部就班地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跟着老师进行模仿操作,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慢慢地习惯形成的定式思维,他们便不会主动地进行创新。因此,有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特别提醒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在完成范例的基础上,自己对作品本身进行完善和进一步的创造。而且学生在模仿范例的时候,也不一定非得和范例一模一样,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这个过程掌握制作的技巧和方法。学生的自由创作时间要足够充足,这样他们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打磨自己的作品。平面设计这样的学习特别讲究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中对计算机操作的问题有准确的把握。能够在探索和创新中总结出更多的技巧。不仅会有创新的作品出来,而且对于软件如何使用,也会有更多的创新体会。从中职计算机教师的角度来说,给学生们打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不受限的课堂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有创新的行动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有源源不断的创造,要有创新的思维和实际的行动,让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感受到这一点。现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固有思维的限制,在课堂上总是等着老师灌输知识,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非常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兴趣很低,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创新教育教学的模式,给学生带来更加创新的学习体验也能够,重视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真正做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中职阶段的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给他们的未来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能够就职业发展和人生定位的问题有一些交流。这些问题的明确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师要真正把握好学生的学情,也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让他们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地向老师求助,也能够培养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主动地去解决一些问题。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不受到原有的思维方法的限制,原有的授课模式的限制,要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创新的想法,自己首先试一试,用尝试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一种思维和习惯也要带到学生们当中,让他们从老师的身上汲取更多有价值的元素。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落实到日常的行动当中,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学习和进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们树立热爱学习的榜样。因此,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创新能力,作为学校的教师团队建设和培训的部门要特别注重给教师们提供更多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特别是计算机这个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要想让教师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给他们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跟随这种发展,甚至某种程度上去引领这种发展。注重培训,并且也要组织教师们形成计算机教学研究的团队,不仅在教学方面在科学研究方面也要带动教师的积极性。用科研促进教学,才能极大地调动每一位教师的创新创造的活力。也让我们的计算机教师,活跃在计算机领域发展的前沿。因此,这样一种环境会无形当中给了教师更多的创新创造的动力。在教学科研方面逐渐也有了更多的积累,在带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进行创新创造方面,教师们也有了更多的底气。所以关注教师的成长,支持教师的成长,鼓励教师的成长,强化教师的成长。这些工作实际上都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的。让教师们形成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团队,大家同心合力打造出精品课程。积极地参与一些重点课题的申报立项,并且获得创新科研的成果,也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当中。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样的一种氛围是非常宝贵的。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地筹措和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当然,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本人要不断地激励自己,能够从主动的教学和研究创新中得到更多的回馈。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的能力。通过系统的规划和和谐的发展,计算机教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环境。在这样一种环境里,学生们的懒惰和懈怠是不被环境所接纳的,这样的环境给学生更多的动力,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也加入到了计算机的学习和研究中去。当然,我们也要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有的学生可能对计算机没有太大的热情。他们只要求简单的应用就好。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完成基本的任务就可以了。

总之,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地激发内在的活力,也带动学生们的努力学习,用创新创造的思维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计算机的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也能够让他们在树立成长和职业发展的目标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的学习有更多的投入。

[1]屠高雄,周陈安.浅谈云课堂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7).

[2]闫竹萍.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6(21).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中职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