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济宁方案”

2021-04-08 02:10王志敏黄广谦李福良王相浩郭瑞新
职业·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济宁市技工院校

王志敏 黄广谦 李福良 王相浩 郭瑞新

技能人才相对短缺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围绕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技工教育创新發展,着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2019年济宁市探索组建了山东省首家技工教育集团,首批129家企业、19所技工院校、3所职业培训机构自愿加入。经过1年多实质化运行,改革成效明显,2个新校区已签约落地、正加紧建设,全日制招生较上年增加1100余人、突破8500人,社会化培训和技能鉴定人数有望双双突破3万人,蹚出了一条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国技工教育改革提供了“济宁方案”。

创新模式:推动实质化运作,打造紧密型利益联结体

组建技工教育集团,首要前提就是选定合作模式。当前,各类院校联盟、教育集团等合作模式不少,但大多是松散型、浅层面的“点状”合作,未能真正实现实质化运作。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通过创新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统筹推进集团院校和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形成了一个紧密型利益联结体。

构建“三大圈层”,组织架构更加紧密。集团组织框架分为指导层、核心层、合作层三个圈层。“指导层”为市政府工作专班,由分管副市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指导集团运作,协调解决重大困难问题,提供政策支持。“核心层”为集团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由企业、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人员组成,研究决定集团发展重大事项。“合作层”为与技工教育集团密切相关的外围合作单位,为集团提供科研、管理咨询和人才支撑。

统一“五大平台”,业务协同更加紧密。一是统一招生就业平台,集团院校、企业联合招生,实现“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共同培养”。二是统一教育教学平台,各院校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方案由集团统一研究确定,校际专业实行错位发展,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三是统一师资调配平台,推行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双向互派机制,集团院校教师和企业专家、“产业教授”由集团统一调配使用,最大限度发挥师资特长优势。四是统一培训鉴定平台,面向集团院校师生、企业职工、社会人员开展各种创业就业、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五是统一科研创新平台,集团成员单位之间共享生产、科研实验设施设备等优势资源,共建实验室、公共实训基地。对应“五大平台”分别成立5个专门委员会,将招生、育人、就业、科研各方面紧密结合,链式运作。

聚焦关键:企业深度参与办学决策,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始终是技工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成立之初,就聚焦这一关键核心问题,通过让企业直接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训模式等办学决策,切实解决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问题,有效破解了技工教育改革难题。

企业直接参与办学决策。企业直接参与集团院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课程开发等重大决策,参与集团院校办学决策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集团院校已为企业量身定制专业班次81个。例如,集团院校与辰欣药业公司共同制订冠名班教学计划,开发《药剂学》等校本教材3部,企业选派技师入校授课,使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参与”,有了充分话语权。

企业设备直接搬进实训课堂。整合优势资源,校企双方共享生产教学设备和科研力量,学生实操可到企业车间进行,企业也可以将实训车间建在学校。例如,京东集团、北京恒诚集团在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建设的学生实训中心,把实际生产任务直接带进学校课堂,在校园内开启职场“实战”,课堂就是车间,上课就是工作,培训与就业实现无缝对接,培训结束后直接顶岗使用。

企业专家直接参与集团教学。建立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双向互派工作机制,通过共享优质教师、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解决高水平教师短缺问题。目前,已制定《集团人才共享暂行管理办法》,初步建成11类共计749人的专家技术人才资源库。“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大工匠”获得者兖州蒂德机械公司徐新武等26位企业高技能人才受聘担任集团院校客座教授,带领学生实训操作精密设备,并组织开展20多场企业专家进校园系列讲座活动。

集团在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的同时,不断拓展校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针对部分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招生困难、生存发展难等问题,集团积极开展联合办学,通过分层次开展“3+2”联合招生,既解决县级技工学校招生困难问题,也为技师学院储备了高层次生源。实行校际错位办学,组建由企业技术专家、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小组,结合集团企业需求及各院校专业优势,研究拟定集团中长期专业建设规划、品牌专业设置方案,集中力量扶持每个院校打造2~3个与当地产业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强化比较优势,实现集团院校错位发展。比如,梁山县技工学校挂牌济宁市技师学院分校,其幼儿教育专业已发展为全市热门重点专业,2020年完成512名学生的联合招生,有效拓宽了县级技工学校生存发展空间。

突出特色:坚持文以化人,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工匠精神

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创新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课,依托“孔孟之乡”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育心工程”,利用早自习或课前时间,开展儒家文化“每课一语”“每日一诵”“每周一讲”等活动,每节课前教师利用3?5分钟讲授一句传统文化经典,每天利用“传统文化角”诵读1刻钟传统文化经典,每周举办1次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综合素养,厚植工匠精神,培养“德技双馨”的技能人才。

为实施好这项工程,集团组织编写了《传统文化“每课一语”》,将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加强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大力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2020年3月,“山东省技工院校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基地”落户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已先后举办3期技工院校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班,山东省55家技工院校的160余名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力争3年内对全省技工院校教师集中轮训一遍。

强化保障:一揽子支持政策,让集团发展更有后劲

济宁市政府成立支持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工作专班,出台一揽子创新政策,提出了6个方面16条专项扶持政策,着力破解制约技工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鼓励“共享”发展。建设2万平方米的共享实训基地,用于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鼓励设备共享;对集团内企业购买共享的大型或高端仪器、设备,给予适当财政补助;奖励职位共享,对安排实习岗位接纳学生实习企业按照每岗位每学期300元标准给予奖励。

搞活分配机制。允许职业院校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开展有偿服务。

培育特色专业。鼓励集团开发建设新兴专业,对成功创建为省级、国家级品牌专业或专业群的院校,市财政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补助资金。

(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秘书处供稿,王志敏、黄广谦、李福良、王相浩、郭瑞新撰文)

猜你喜欢
济宁市技工院校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从技工到英雄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