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扮演家长会的主角

2021-04-08 02:28胡维春
新教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校培训家长

胡维春

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双边合作。对学生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对家长的要求也不一样。通常学校会以家长会的形式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表现,请家长配合教育。这种模式的效果很不理想,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家长不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和教育孩子不能兼顾的情况下,会责怪学校“甩锅”,不太愿意配合学校,造成“5+2=0”效应;其次,家长遇到孩子有问题时不知所措,不知道寻求教师帮助,反而责怪学校教育无效;第三,有些教师用偏了家长会,把家长会开成了“表扬与批评会”,导致不太优秀学生的家长很反感。如果始终把家长们放在“舞台中央”,让家长们自觉助推、加速学校发展,家长会将是另一番景致。

一、给家长一个培训,思想共鸣,家校共振

让家长明明白白接受培训。“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让每个家长都知晓国家政策法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到达”,让家长清楚学校的办学理念、宗旨、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教育特色,做个明白人。当家长理解学校每一项活动的意义,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目标要求,家长就会满怀希望地主动跟上学校发展的脚步。

让家长开开心心接受培训。培训家长最关心、最需要的主题,即指导家長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解答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性格特征、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哪些行为是正常的,哪些表现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这是家长们欠缺的,也最愿意知道的。这些都是可以在家长会上完成的。

另外,家长受教育程度不一样,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决定了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截然不同。针对有差异的群体,就必须有对应的培训内容,“菜单式”培训便应时而生。“菜单式”培训就是让家长根据需要“点餐”,学校有针对性开展培训。每学期伊始,各班级可以收集家长们的困惑和疑问,然后由年级组确定相应的主题,家长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相应主题的家长培训,而不需要参加每次培训。培训菜单为一月一个主题,由家长们反应最强烈、最棘手的问题提炼而成,以班级的形式、以年级组的形式、以全校性的形式均可,视内容而定。每学期的第一个月确定主题,然后分布到每个月里,家长们可以提前谋划,按时参训,带着目的而来,满意而归。

二、给家长一个沙龙,传递正能量,合奏好声音

“别人家的孩子”让多少攀比的父母急红了眼,但是你见过“别人家的父母”吗?学校可以为这些家长们构建一个自由交流的场域。让家长们在一起沟通交流,了解“别人家的父母”,也是一种家长培训。父母是唯一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的职业,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做父母。就拿“陪伴”来说,都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爱,可什么是陪伴呢?一边是家长兴致勃勃地玩手机,一边是孩子安安静静做作业;一边是家长的麻将声震天,一边是孩子埋头做作业;一边是父母做家务,一边是孩子学习;一边是父母虎视眈眈地盯着作业本,一边是孩子战战兢兢,一笔一画不敢马虎……这些错误的陪伴当然得不到好结果。家长会上要引导家长思考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向优秀的家长学习。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称职的家长。

三、给家长一个舞台,家长谋略,家校共生

“开门办教育”,不但丰富了校本课程的外延与内涵,而且引进了人才。“民间故事”“传统工艺”,还有不为人知的德育教育资源和基地,为学校打开了一扇多彩的大门。家长会可以不再是“我说你听”,而是“你做我学”。家长的存在感将在这样的活动中被彰显,明白“家校同向、使命共担”的家校同盟关系。

“家委会”“膳委会”“护学岗”等都是学校组织机构的一部分,他们都在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或者是校长的传声筒。如果给他们足够发挥的空间,集思广益,他们迸发出的能量将是巨大的。比如“家长进课堂”,学生见惯了教师的面孔,突然来一张新面孔更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常说“也要多把钥匙开启一把锁”,教师也有黔驴技穷的时候,家长老师的“土办法”就是一剂灵丹妙药,家长老师“不按套路出牌”的教法,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2020年的扶贫攻坚战役中,笔者学校有几位参与扶贫工作的家长,讲述脱贫的历程催人泪下。开始时,群众不信任国家干部,但是扶贫干部脱下鞋子、挽起裤腿和他们肩并肩一起劳动,不怕脏不怕累。干部们自己带来柴米油盐和他们同吃一锅饭,晚上同盖一床被子,天不亮就起床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直到家庭面貌焕然一新。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爷,撩起衣服,给学生看身上的伤疤,讲述过去的苦日子,现在的幸福,“我还想再活80年”的激扬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教育效果比教师费尽口舌告诉学生“要爱国”“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节约”好得多。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防控中,几位志愿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刷新了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孩子们防疫知识。“七步洗手法”没有教师苦口婆心地教与示范,人人都会;各种消毒液的使用方法,个个能说;口罩佩戴小技巧、防疫知识等,学生都信手拈来。

家长成长是家长学校的职责,笔者设想的家长学分制正在构思中,鼓励家长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学分。比如:交流互动、信息共享、亲子活动、家长义工、参加培训、参与管理、家长自身的学历提升、职位晋升或受到单位表彰等内容。家长学校、家委会对所有家长学分进行管理、评价及认定,充实家校共育的讲师团,成就一批家庭教育的“名师”,让这一部分家长在成长中优秀,在优秀中领跑,从而带动更多家长自觉参与教育培训,更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更密切配合学校做好各种家庭教育,进一步养成关注孩子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激励家长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榜样作用。

让家长做明白人、做局中人、做受益人,家长会还会徒有其名吗?还能不受欢迎吗?家长与家长会之间只差一个策略和谋划。家校之间不存在鸿沟,因为我们的目的一样:都是培养孩子。我们应该走一样的路径,避免盲目,少走弯路,事与愿违的根本原因是“沟通不畅,没有换位思考”,教师和家长扮演着完全不同的角色,谁该负责什么,要界限清楚,泾渭分明。当家长和教师合作起来,有价值的教育才会出现。

(作者单位: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救师口初级中学?本专辑责任编辑:林彦刘贞辉)

猜你喜欢
家校培训家长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