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现状及研究对策

2021-04-09 07:44武亚凡洪瑶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超前消费消费金融

武亚凡 洪瑶(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居民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正处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阶段,思想相对社会的其他群体更为活跃,更能接受并适应当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网络消费,他们的消费行为也更容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超前消费的研究调查也更具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经历了草莽期到合规备案期过渡,这个过程实属不易。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大致经历了早期的第三方支付兴起,互联网支付是开始较早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从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到支付宝钱包、微信钱包,从快捷支付到移动支付,紧接着又出现了线上借贷和线上理财业务,通过互联网进行投融资活动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全新模式,分为投资与融资。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主要特点

本文只讨论当今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来说对于大学生消费模式的影响,具体归纳如下:

1.门槛低

互联网金融降低了金融服务提供者的准入门槛,大学生只要提供相应的身份证件即可办理信用卡等。大量的P2P网贷网站扮演了银行进行资源高效配置的角色,而P2P网贷网站的开设则不需要高的门槛,诸如此类的网贷平台也许只需要提供身份证件信息即可进行借贷等服务,从而为大学生超前消费提供了机会,埋下了大学生超前消费的隐患。

2.方便快捷

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大大的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只要有网的地方就可以进行金融交易服务,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省时省力,实现了全天候24小时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的借贷双方的定价和交易均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

3.风险较高

在中国对于尚处起步阶段的互联网金融,缺乏行业规范、监管和法律约束,互联网的安全风险大,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若发生黑客攻击,将危及消费者的财务安全和个人信息的安全,对于大学生而言,思想相对较为单纯,分辨能力还不强,更是容易陷入恶意欺诈贷款等陷阱里。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超前消费的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项目通过线上发放问卷和线下实地调查的方式展开调查研究,调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内容则主要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消费心理、消费动机、消费频率、消费结构五大方面,目的在于调查当代大学生超前消费现状,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帮助其及时走出消费误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本次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480份。其中,男生为220人,占45.8%;女生为260人,占54.2%。各个年级学生代表都有,大一占28%,大二占37%,大三的占35%。这些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省份。

(二)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1.经济来源和消费费用分析

首先我们先对消费来源进行分析,大学生的生活成本大都是单一的,据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大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没有什么稳定的收入来源,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是来自父母每月提供;其次是大学生助学贷款,因为国家对于助学贷款的覆盖范围较广,也有不少同学享受国家这些福利政策的助学贷款,作为他们的主要消费来源,用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小部分大学生通过兼职也会取得一部分收入,但相比较有固定收入人群而言,经济支付能力还是捉襟见肘,而且根据调查显示有些大学生在外兼职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只有少数是出于经济方面考虑。

2.消费结构和提前消费情况分析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和各种软件分期付款的普及,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有将近85%的学生使用过分期付款进行超前消费,在超前消费的类型中,男生主要用于品牌奢侈品球鞋等和电子产品的购买,其次是饮食消费和学习支出及服饰等;女生超前消费类型占比较大的则是服饰美容护肤彩妆这一块,其次是饮食和学习支出等,由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会发生超前消费的领域主要为形象消费、饮食消费和电子产品消费等三个领域。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原因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消费的主要问题具体归纳如下:

1.大学生消费心智尚未成熟

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在这个互联网背景下的大众传媒对于产品的宣传、直播带货等平台兴起等,无不勾起大学生购买欲望,许多大学生的消费心智尚不成熟,在消费观念上,经常买东西不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是出于从众心理。看到其他人或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需求,他们就开始盲目地消费,有些大学生还会有严重的攀比心理,存在提前消费、提前享受等。大学生消费和享受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收入来源是有限的,于是大多数大学生便开启了超前消费与分期付款的道路。

2.不加节制地追逐时尚和新潮

在这个互联网金融普及的时代,各种时尚和新潮都会及时在各种平台被分享出来,这些时尚和新潮就代表了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追求时尚的观念也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广告昭示下的消费意识,媒体、明星的示范效应容易让大学生产生冲动消费,导致他们在追求“时尚和新潮”上的消费上不加以节制,有些男生热衷于最新的电子产品,热衷于追求品牌文化,NIKE的限量球鞋、AJ球鞋……有些女生大牌的化妆品以及永远不够穿的衣服,她们当中大部分人不能为她们强大的购买欲买单,在消费上不加以节制,容易冲动消费,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总想着先花着,等下个月生活费来了再还上,但事实上下个月还是如此,资金链有限,他们只能以贷还贷,如此循环往复,后果极其严重。

3.人际交往消费有成为消费负担的趋势

大学是一个小型社会,所以在大学中社交需求引起的人情消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也逐步成为大学生的消费负担,例如常见的人情消费有恋爱消费和娱乐消费。进入大学后,参加各种社团和学生会免不了一起出去玩,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问题在于去的次数较多,而且消费对学生来说是偏高的,出去吃一顿饭,钱大部分花在酒水上了。谈恋爱的消费可能更高,平时出去看电影逛街,情侣之间过生日或者其他一些重要的日子都会送礼物、吃饭。

4.理财意识薄弱,没有做好对应的预算规划

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家庭只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忽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再加上中国父母普遍比较娇惯孩子,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消费需求,这也从一定层面导致孩子理财能力欠缺。同样,高校相关的教育也不足,很少有学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理财能力。所以导致许多大学生支出没有预算,全凭自己主观意识,没有做好相应的规划,有部分同学这个月刚过一半钱就花光了,有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里,很多人便会通过花呗等预支生活费来维持下半个月的日常开支。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对策

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使命的当代大学生,必须将形成正确价值观、消费观作为考核自己的准则。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培育新型的消费伦理观念,使适度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为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道德基础。

(一)大学生自身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每次消费支出时做好预算和规划,养成一种精打细算的消费习惯,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及自身承受能力等方面,正常消费情况下能结余下来的钱,也要做好规划,要有理财观念。学习财务知识,提升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并根据需求制订相应的计划,明确超前消费等不合理消费带来的严重后果,避免攀比,量入而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

(二)家长应当了解子女消费动机,进行正确引导

家长应当与子女多沟通交流,以身作则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给子女树立好榜样,了解子女的消费动机以及消费习惯,正确引导其理性消费,对于不正确的消费行为,家长应做到不纵容,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让其明白不理性消费带来的后果,避免养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家长应多给孩子灌输理财知识,并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理财经验等与孩子分享。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让子女尽早养成理财意识,学习理财知识,掌握一定的理财技能等。

(三)加强学校对消费的教育和引导

目前高等院校尚未把消费教育设为公共课程,学生们了解相关知识的途径只有经济学理论课程,然而,理论课程并非公共课程,导致其他学科学生对于消费知识的了解非常少。所以,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建议高校将消费知识或者消费行为学设立为公共课,让更多人的学习正确的消费理念和理财知识。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将培养正确的生活和消费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超前消费消费金融
“00后”大学生超前消费现象调查研究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超前消费与社会认可度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影响因素分析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