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跨境劳务合作优化策略

2021-04-09 07:54李莹梁霄楠朱春燕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营销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劳务两国劳动力

李莹 梁霄楠 朱春燕(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引言

近些年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由于坚持党的领导和自身正确的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开始了对外劳务合作,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对外劳务合作在相关法律政策、管理保障机制、两国之间协商交流等方面经验欠缺,这些严重制约相关经济行业的繁荣发展。本文对中越跨境劳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行了相关的浅谈并提出了相关优化解决措施。

■“一带一路”与跨境劳务合作

“一带一路”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当下国情和相关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提出的切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倡议,具体指的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1]。(1)根据字眼可以简单了解到,区别于区域合作形式,经济带就像丝绸一般由点到面,将线连成片,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进行的理论革新,融入了新的地缘经济学区位理论,旨在促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进步。(2)该倡议的提出继承了古代开放发展的理念,也迎合了当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跨境劳务合作其实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下改革开放背景下国与国合作发展的必然需求。不同于以往落后的社会形态,居于21世纪的当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跨境劳务合作成为当下的热门问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劳动力丰富,面临着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力就业问题。因此开展对外劳务合作、拓展新的业务项目有利于提升跨境劳务合作水平的同时缓解国内劳动力就业压力,以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的现实意义

越南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我国和越南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秦朝时期,曾在越南北部设立象郡,两国之间文化交流频繁,两个国家的边境地区文化、风俗相似,加上现今便利的交通,两国国民交流往来更加频繁。当下由于经济发展和地理资源的差异性,相对来说越南的劳动力更加充足,而且劳动力成本远低于我国,因此开展跨境劳务合作对于我国以及越南的经济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广西作为两国的接壤地区,是劳务合作的开展的前沿,应当积极进行跨境劳务合作领域的探索,制定相关政策,以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的稳定健康发展。

■中越跨境劳务合作面临的问题

(一)跨境劳务合作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跨境劳务合作,相关法律条文规范还不成熟,相应的跨境劳务合作的范围广,相应的规范文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2],使得一些领域的贸易合作未得到很好的保障。不同于商品货物的流通,劳动力的流通会受到更多的限制,由于中越两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同,国情不同,使得两个国家对本国劳动力市场制定的劳动力保护政策也不尽相同,因此两国在该方面的规定进行协商,妥善处理,以减少劳务合作摩擦。

(二)劳务合作的管理机制欠缺

跨境劳务合作不是简单的两个个体或者两个公司之间的交流,跨境劳务合作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大事,涉及到了相关出入境监管、劳动力安全监管、公共安全、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政策等多领域大范围的碰撞与磨合,所以如何做好平衡就需要在劳务合作的管理机制上进行规划,将相关部门如公安、出入境、劳动保障等纳入一个规范系统,建立合理完善的跨境劳务管理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保障支持政策,以实现法制化管理。

(三)跨境劳务合作中劳动力培训缺乏

上文分析了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要求,中越跨境劳务交流中,越南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于中国更低,有益于劳务合作同时也存在不足。越南的劳动力素质相较于中国来说整体水平要低[3],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越南的劳动力大多来自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生产力不高,所以在跨境劳务合作的相关领域,为了使得越南的劳动力水平满足合作项目的要求,就要对劳动力进行培训提升。可在该领域,两国都未做到很好的配合,由于实际情况的不同,加之两国语言不同,沟通交流上欠佳,劳动力派遣机构在涉及两国的劳务人员的培训管理上遇到困难,两国对于劳务人员的培训缺乏一致的管理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的开展。

■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劳务合作法律规范,保证合作过程的合法合理

结合中越两国的实际国情,对劳务合作中急切要解决的问题,要加快相应的立法进程,出台完善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法律制定。对于相关合作领域,还应当做到根据合作的内容选择相关职业的法务人员参与全程的司法保障监测,确保劳务合作依据法律法规,合法有效。例如可以对于重大的事项选定专门的法律顾问,法律团队进行全程跟进指导。

(二)建立健全跨境劳务合作管理制度

在跨境劳务合作中,应当完善管理制度,由于涉及领域多,且背后是两个国家的交流合作,因此在跨境劳务交流中,从基层到高层,应当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劳务合作的稳定开展[4]。例如在高层,应当组织两国的相关部门开展定期劳务合作交流论坛,对劳务交流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协商解决。因此要建立健全中高层到地方政府全方面多层次的协商机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同时紧密配合,来开展积极有效的跨境劳务合作交流,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和协调,以提高跨境劳务合作水平,形成两国友好互助、长远发展的局面。而在地方层面上,应该设立便捷高效的跨境劳务合作中心,及时应对实际发生的中越劳务合作问题。同时要结合跨境管理体制和境外劳动力就业保障管理机制,保障正常的劳务合作。

(三)加强两国关于劳务人员培训方面的交流

好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面对提高劳动力素质、满足两国对劳动力水平的要求上,两国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沟通与合作,协商解决有关问题。首先为了提高跨境劳务人员素质和中越两国的劳务合作水平,就要促进劳动力和当地项目人员的交流,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因此两国相关劳务部门以及涉及跨境合作部门应当通力合作,对于劳动力进行基础的培训。对于培训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例如加强越南劳动力的汉语口语培训,传授中国产业所要求的劳动技能;而对中国劳动力也应适当进行越南语言的培训,讲解越南的风俗习惯,使两者顺利沟通,促进顺利友好的合作。其次,要设立跨境劳务合作人员培训中心,使培训机制得到落实,确保培训的系统和规范。因为培训人员涉及两国人员,两国基于国情和各方面的不同,所以要加强两国高层之间的合作。如两国进行积极的交流协商,商定详细的合作培训原则和规范,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共同设立劳务培训基金,针对培训后的人员的技能检测也要协商好相关事宜。最后在政府层面,由政府之间针对细节要求出台政策,旨在激励跨境劳务人员培训机构精心培训、强调培训的实际效果,切实保障两国劳务合作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劳务两国劳动力
雇员对交通伤害发生负主要责任,能否要求雇主赔偿
张小燕:代言“洪洞三保” 提升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两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