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釉质酸蚀联合牙本质自酸蚀模式对楔状缺损患牙敏感度的影响

2021-04-09 02:02刘亚君
当代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自酸蚀酸蚀釉质

刘亚君

(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北京 101200)

楔状缺损发生在牙齿唇颊侧颈部,此处为咬合力应力集中区,且牙骨质界处先天结构较薄弱,长期经受咀嚼力,加之刷牙过于用力、酸性渗出物侵蚀,导致牙体组织疲劳,易被磨去,引起慢性损耗,缺损严重者需给予充填修复治疗[1-2]。充填修复治疗中需对缺损牙面进行酸蚀处理,但充填后患者常出现牙本质敏感的情况,研究[3]显示,酸蚀模式可影响患牙敏感度。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选择性釉质酸蚀联合牙本质自酸蚀模式应用于楔状缺损中对患牙敏感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楔状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酸蚀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全酸蚀模式)与观察组(选择性釉质酸蚀联合牙本质自酸蚀模式),各32例。观察组共134颗牙,男14例,女18例;年龄36~46岁,平均(41.32±2.05)岁。对照组共131 颗牙,男15例,女17例;年龄34~45岁,平均(41.38±2.14)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口腔检查发现存在楔状缺损,且缺损延伸至牙本质中层,深度<3 mm者;②牙周状况良好者。排除标准:①缺损累及牙髓者;②牙龈红肿、牙齿松动者;③牙龈炎、根尖周炎者;④磨牙症、紧咬牙者;⑤佩戴可摘局部义齿者;⑥已形成硬化性牙本质者;⑦树脂材料过敏者。

1.3 方法 材料:齿科酸蚀剂[德国贺利氏古莎齿科,国食药监械(进)字2012 第2631063 号,规格:Gluma Etch 35 Gel];3M 美国口腔护理修复产品:通用粘接系统(Single bond,国械注进20143636221)、流动树脂(FiltekTM Z350 XT,国械注进20153172369);自酸蚀粘接剂[AdperTM Easy One,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第3632389号];排龈线(美国皓齿登,国械注进20152632242);树脂抛光系统[列支敦士登义获嘉伟瓦登特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12 第1632439 号];光固化灯[SDI Limited,Australia,型号:RADII PLUS,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 第2554779 号]。牙体预备:两组均高速涡轮机去腐,棉卷隔湿并消毒缺损部位。粘结:对照组使用35%磷酸酸蚀预处理釉质30 s,本质15 s,冲洗吹干,小毛刷反复涂抹SEBond 处理剂20 s,气枪轻吹5 s,光固化灯光照20 s;观察组使用35%磷酸酸蚀预处理釉质30 s,冲洗吹干,小毛刷涂抹自酸蚀粘接剂20 s,气枪轻吹5 s,光固化灯光照10 s。充填抛光:两组均分层充填流动树脂,光固化40 s,打磨修形抛光。两组均随访6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修复后7 d、1个月、6个月时患牙敏感度,采取牙髓温度试验,选择较安静的检查室,室温调控为20 ℃,患者检查前需空腹12 h以上,前1 d清淡饮食,并在体温正常、意识清醒、情绪平稳的状态下进行,测试前患者平卧并全身放松30 min。检查步骤:使用干净棉签擦拭受检牙及邻牙,将小冰棒迅速置于邻牙,使患者获知正常牙髓反应的感觉,再次擦拭患牙,小冰棒测试患牙,并观察患者疼痛反应。评价标准:A级为无敏感;B级为一过性敏感;C级为持续较长的敏感。B级与C级均记为存在牙敏感。②比较两组充填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牙敏感情况比较 修复后7 d、1 个月、6 个月时,观察组患牙牙敏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牙敏感情况比较[n(%)]

2.2 两组充填情况比较 观察组楔状缺损患牙充填修复成功率97.76%(131/134),对照组楔状缺损患牙充填修复成功率91.60%(120/1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0,P=0.025)。

3 讨论

楔状缺损需根据缺损程度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组织缺损较少且不存在牙本质过敏情况的患者,不需给予特别处理,存在牙本质过敏症者,需给予脱敏治疗,而对于缺损较大者,需给予充填修复治疗,充填材料通常为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体粘固粉[4-6]。树脂修复可恢复患牙外形与功能,充填后的牙齿性状、色泽逼真,几乎看不出修补痕迹,这与良好的粘结修复技术相关。树脂充填物需通过粘结剂固定在牙体组织上,未切割的牙釉质需使用磷酸酸蚀粘接系统,切割的牙釉质也可使用自酸蚀粘结系统,但粘结牢固性弱于全酸蚀粘结系统,牙本质的粘接中也可使用全酸蚀或自酸蚀粘接系统,但牙本质全酸蚀易造成牙齿敏感,所以选择性釉质酸蚀联合牙本质自酸蚀模式可对牙齿产生最佳的修复效果,将术后敏感度降至最低。

楔状缺损部位牙本质小管多数存在堵塞情况,且其中沉积较多的钙化盐结晶体,与管间牙本质折光率近似,因其表面呈半透明状,通常称为硬化牙本质,该本质表面一层结构高度矿化,且不同缺损部位矿化厚度不同,脱矿难度难于牙本质脱矿,且粘接难度也大于正常牙本质的粘接,临床修复中常遇到粘接失败率高、酸蚀脱矿困难、粘接后混合层更薄、树脂突短等问题,影响修复效果[7-9]。全酸蚀粘结系统下牙本质表面玷污层通过酸蚀被完全去除,使牙本质表面脱矿,暴露牙本质胶原纤维网,此时,使用前将处理剂涂抹经过表面湿润并酸蚀的牙本质粘接面上,可帮助粘结功能性单体有效渗入胶原纤维网,并固化成混合层,起到良好的机械固位作用,但因粘污层被完全去除,因此,对牙齿伤害较大,修复后易出现牙敏感情况,自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无需单独进行酸蚀操作,简化了临床操作步骤,且降低对技术操作敏感性,可控制牙敏感情况出现[10]。本研究结果显示,修复后7 d、1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牙敏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选择性釉质酸蚀联合自酸蚀模式在楔状缺损患牙充填修复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修复后患牙敏感度,提升修复成功率。分析其原因为,自酸蚀模式将酸蚀步骤与前处理剂步骤合一,不进行单独的酸蚀操作,可对粘污层进行溶解但并不会完全将其去除,同时可使牙本质表面脱矿,酸蚀脱矿后,树脂可更好地渗透进全层,在牙本质表面形成紧密的混合层,同时阻塞牙本质小管开口,确保不残留微漏层,有效隔绝物理与化学刺激,从而降低牙敏感发生率;同时自酸蚀模式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可在牙本质粘接表面形成良好的树脂突,在牙本质小管内形成机械固位,同时可增强与其他牙体组织的粘接固位程度,确保树脂与整个牙体组织有效连接,提升树脂粘接能力,从而提升楔状缺损充填修复成功率。

综上所述,选择性釉质酸蚀联合牙本质自酸蚀模式可降低楔状缺损牙敏感发生率,牙本质和牙釉质表面均获得足够粘结强度,提升患牙修复成功率,将术后敏感度降至最低,值得在楔状缺损充填修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自酸蚀酸蚀釉质
柚皮苷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
釉质形成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龋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自酸蚀釉质粘接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的效果分析
自酸蚀自粘接树脂与自酸蚀粘接系统在纤维桩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影响瓷贴面粘结因素的研究进展
自酸蚀与磷酸酸蚀对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比较
不同浓度锌的含氟矿化液对人恒前磨牙釉质脱矿影响的体外研究
前牙酸蚀症的临床治疗体会
热酸溶液蚀刻对氧化锆粘接强度的影响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实验及预测模型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