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矿业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管理实践

2021-04-09 10:35马卫国张跃洋刘云峰邓亨波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1年4期
关键词:万宝矿业矿山

马卫国 张跃洋 刘云峰 邓亨波

(万宝矿产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3)

0 引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本质规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向前发展[1],“走出去”的企业以海外项目为纽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交流、合作越发频繁[2-3]。从全球视角来看,共谋生态文明,共建美好家园已经成为国际共识[4-5]。从海外矿业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一带一路”上的矿业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海外矿业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和运用国际通用规则已成为实现多方共赢的重要途径。

1 生态文明思想对海外矿业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启示

作为中国矿产行业在海外资源开发的“排头兵”,万宝矿产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海外矿业项目实践中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对海外矿业项目环保压力的认识。要实现海外矿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识到海外矿业项目环保压力来源于如何平衡好开发和保护,控制好矿山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以满足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对资源开发与提供生态产品的认识。认识到项目所在国(地区)在谋求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当地政府和社区同样期待着更优美的生态环境。因此为矿山项目所在地的社区和当地居民提供更优质生态产品,也是海外矿业项目环境管理的目标之一。

(3)对海外矿山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个窗口期对海外矿山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当前海外矿山项目建设运营具备解决潜在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条件和能力,而如果不抓住机会,解决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会对矿山关闭及关闭后期的环境管理造成负面影响,以后会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4)对海外矿山践行绿色发展的认识。纵观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无一不是先牺牲环境发展经济再消耗巨大成本治理环境,在工业化发展初期,连续发生以“八大公害”为代表的环境公害事件,这些震惊全球的公害事件已经证明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基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思想,这是超越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创新。在推进海外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绝不能重蹈发达国家的覆辙,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绝不能只顾眼前资源开发,不顾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而是要以“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武装头脑,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实践来推动公司海外矿山项目的高质量发展,赢得项目驻在国政府、社区和居民的支持和认可,牢固树立起负责任的国际矿业公司形象。

2 万宝矿产海外矿业项目的环境管理实践

万宝矿产是国家重点支持“走出去”战略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目前拥有4座海外在产在建矿业项目。这些项目处于较为不发达的国家,且项目驻在国(地区)对环境标准的要求和环境管理体系差异巨大,为公司的环境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万宝矿产在多年海外环境管理实践工作中,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国际通用标准体系和良好实践有机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 开发建设前期环境管理

在项目开发建设前期,依据国际通用标准和良好实践开展项目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依法依规获取项目的“环境许可”和“社会许可”,为项目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以缅甸蒙育瓦铜矿项目为例,万宝矿产参照国际环境管理规范,与国际知名Knight Piesold咨询公司(以下简称KP公司)合作完成缅甸首个大型矿业项目的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ESIA)。编制过程历时20多个月,其与缅甸政府监管部门先后开展13次技术研讨会,解决600多项技术问题。充分沟通协调项目涉及到的33个村落提出的各类环境及社会问题,最终形成3 000余页的《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报告(ESIA)》,并于2015年正式获得缅甸政府批准。蒙育瓦铜矿成为了缅甸矿业项目的标杆、中缅矿业开发领域合作的典范。此外,项目参照国际良好实践,采取了堆浸场与溶液池采用高标准防渗系统设计、研究设计酸性废石和重金属废石进行无害化处置方案、规划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等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

2.2 生产运营期环境管理

在项目生产运营期,严格按照驻在国政府批准的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报告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确保各项环境指标满足要求。

蒙育瓦铜矿严格落实ESIA报告中标准与设计要求,推进项目生态修复与关闭工作。在编制ESIA报告的同时就制定了项目关闭的初步计划,并在运营期间每5年对关闭计划更新一次,最终将在项目关闭的前3年确定关闭方案。按照国际良好环保实践实施采坑关闭工作,邀请澳大利亚KP公司开展“蒙育瓦铜矿S坑闭坑方案设计”,并获得缅甸政府批准。在闭坑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开展采坑内酸性废水处理和边坡透水层封堵工作,同时每年对坑内废水进行综合回收约200万m3,既节约了新水用量又降低了废水产生的环境风险。蒙育瓦铜矿执行“边生产、边复垦”的环境管理方案,交出了亮丽的绿色成绩单,截至2019年底累计完成边坡复垦60多万m2,并实现厂区内裸露未利用场地100%复垦。蒙育瓦铜矿每年聘请咨询公司在项目周边进行2次环境现状调查,连续多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生产活动对生物种类及生物多样性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公司将生产运营期矿业项目特征污染物粉尘和酸雾等列入环保专项治理重点工作,通过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等研究应用来降低项目粉尘和酸雾对矿区内及周边社区居民产生的环境影响,通过几年的治理攻关,4个项目的粉尘和酸雾实现100%达标排放,且实际监测排放值远低于国际通用标准值;公司大力推进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强化环境监测能力,各海外矿业项目成立专业团队实施环境影响因子的跟踪监测,每年4个海外矿业项目对6大类、16项环境因素进行10 000余次的指标监测,各项环境指标均满足环评报告的标准要求。

2.3 推进海外矿山环境管理的体系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公司4个海外矿业项目均已获得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各项目严格按照标准体系要求开展环保管理工作。近年来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与设备投入,提高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努力将公司海外矿业项目建设成为“一带一路”上有万宝特色的绿色矿山。

3 结论

万宝矿产通过多年的绿色实践,逐步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矿业项目开发全流程环境管理模式,树立了“负责任”企业的良好形象,赢得了项目驻在国的一致好评。本文总结出关于推进海外矿业项目绿色发展的几点思考。

(1)海外矿业项目必须把环保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按照领导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指示精神,落实和践行新思想和新理念。“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已成为矿业企业的必由之路,作为“走出去”的矿业企业,必须自觉主动地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规范管理,推进科技创新。

(2)抓好海外矿山环保工作是对全体员工负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要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着力避免矿业项目开发和运营过程中因环境问题对员工和周边社区居民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本着对所有海外项目员工和项目所在地社区居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抓好海外矿山环保工作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稳中求进要求的根本保障。环保风险是海外矿业企业发生颠覆性的主要风险之一。防范和化解环保风险最有效办法就是在严格遵循项目驻在国(地区)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参照国际矿业良好实践,全面深入开展项目的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并获取项目运营的“环境许可”和“社会许可”,同时在企业内部推行全员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通过建设绿色矿山、控制污染、修复生态等措施,才能在项目驻在国树立起“负责任”矿业企业的良好形象,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4)抓好海外矿山环保工作,依法合规进行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和开发是树立起全球视野的重要体现,更是打造世界一流矿业企业的必要条件。在确保海外矿业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全面管控环境风险、拓展社会效益,既是海外矿业企业 应当遵循的发展模式,也是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名片”。

猜你喜欢
万宝矿业矿山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万宝之争”及其思考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愿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