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研究

2021-04-09 02:36李丽
时代金融 2021年8期
关键词:金融监管必要性互联网

李丽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正在悄然兴起。网上银行以及手机银行都属于互联网金融范围,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兴行业,因此,在监管方面也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会影响用户账户安全,也会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如何科学合理地监管互联网金融已成为目前社会重点关注话题。根据实践证明,只有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才能促进相关金融的规范性使其合理运转,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服务体验。首先,本文从介绍互联网金融开始;其次,讲述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最后,阐述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核心原则,希望可以为互联网金融监管提供建议,从而有效加强和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促进金融行业的积极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监管 必要性 核心原则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也在一定程度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很多不法分子会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法集资,因此,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监管,从技术、法律、金融等层面出发,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有效规范互联网金融行業,从而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是首要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简介

(一)概念

目前,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并没有准确说法,但多数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利用网络开展的金融活动和金融服务。通过互联网开展金融活动不但能简化用户操作流程,也能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服务体验。同时,大数据系统和云计算系统也能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因此,借助网络开展金融活动和金融服务都属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范畴,这其中包含网络银行和互联网支付行业。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不仅属于金融行业,还包含很多服务行业,它将各个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规模的互联网金融体系。

(二)特点

1.金融排斥较小交易信息也相对透明。所谓金融排斥,是指传统金融行业会对低收入以及失业等人群进行筛选。例如,很多小微企业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但贷款却十分困难,而一些常年亏损的国企,却有很多渠道获取贷款。但在互联网金融中,却存在一些专门向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公司,这也说明互联网金融更针对客户实际需求。同时,传统金融机构想要获取相关企业信息,一般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有的金融机构会与专业的第三方调查团队进行长期合作。而互联网金融直接在网络进行交易,因此,相关痕迹一目了然。同时,金融机构可根据企业的以往状态,评估其借贷风险,也可将恶意违约的企业纳入黑名单,从而起到警示作用。

2.金融活动具有一定匿名性,其相关投资行为不需要中介干预。随着互联网逐渐普及,移动终端设备数量也越来越多,用户可根据个人需要,在任意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交易,这使得交易双方相互了解不多。虽然有很多互联网金融会要求实名认证,但实名认证的真实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对用户的交易动机也无法进行具体识别,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牟利。

3.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互联网金融是在网络上进行交易,因此,相关参与者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有互联网便能进行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时间和地点限制,却导致互联网金融存在信息爆炸问题,很多无效的金融信息会以爆炸性的方式存在,扰乱用户安宁。但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屏蔽或是拒收一些相关金融信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爆炸问题。

(三)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展开模式有很多,但笔者通过归纳总结发现,主要有五点:首先,互联网有第三方支付平台和服务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第三方机构与银行进行签约,从而加强银行用户和第三方机构的联系,用户可以通过第三方服务软件进行支付。例如,微信、支付宝等都属于第三方支付代表。第三方服务平台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有所不同,服务平台中会有很多金融产品供用户选择。同时,第三方服务平台会对现有的金融产品进行搜集,并进行分析和发布,方便用户选择。

其次,网贷也属于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之一, p2p网贷便属于第三方借款机构,第三方平台会匹配用户和借款方,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关贷款资金,产生民间借贷关系。但第三方借款机构有的只是单纯的信息发布平台,有的也会参与借贷,因此,服务形式和服务体系虽有所不同,但都是利用互联网进行资金流通。

第三,互联网也存在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是指通过大数据系统对专业金融信息进行收集和研究,从而分析不同的金融产品。

第四,单独个体还可通过互联网发起众筹,从而获取公众资金,这也属于互联网融资模式。虽然互联网众筹单笔数额较小,但整体投资群体数量众多,这也使得最终的融资资金十分可观。

最后,信息化金融机构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相关金融活动和金融流程。例如网上银行、移动支付,都在此范畴内。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我国正逐渐开始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并对监管金融市场的必要性进行广泛探讨。并根据探讨总结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要素:第一,市场规则可以有效控制市场风险,使用户有能力承担金融风险;第二,市场会进行良性竞争,经营不良的机构会自动退市;第三,金融行业在不断创新的同时毫无意义的创新会被淘汰,只有这三点都能被满足时,才是健康的互联网金融状态,但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兴起时间不长,必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才能有效肃清互联网金融环境,使其健康发展。

(一)市场规则不能完全抵抗风险,需要相关监管机制辅助

虽然我国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提出一系列市场规则,要求相关行业遵守规则,从而保证市场环境健康有序。但由于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发展不完善,因此,市场上存在大量担保现象,这也使得风险定价机制无法有效实施和科学运转。同时,这也导致部分机构会推出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但实际上,这种金融产品只是用更高的预期收益去掩盖本来存在的高风险。许多用户由于受到诱导进行投资,难免会存在亏损现象,这也使得用户逐渐失去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对整体金融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必须不断将相关监管机制与市场规则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及时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从而确保市场环境健康。

(二)加强有效监管也可推动金融行业创新,抵御不同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可参考的相关市场机制,这也导致行业在发展中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很可能会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冲击,甚至会使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产生问题。只有加强监管,才能增强企业良性竞争,从而保证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相关市场规则保护,积极进行行业创新。只有加强政府监管,才能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特点进行有效监管,才能对金融行业发展提供一系列保护力量,以便促进监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有效监管可以减少用户不理性行为

很多金融机构在推出理财产品时,会由销售人员进行推销,但销售人员在推销过程中会鼓动消费者进行购买,并以高收益回报为卖点,使很多用户出现冲动投资现象。有些用户并不能承受其产品的高风险,却由于信息爆炸式轰击,使用户出现不理性投资行为。只有加强监管,才能有效减少虚假信息对用户的误导,同时也规范销售人员的职业道德,并要求金融机构按照真实评估状况对相关产品进行销售,从而帮助消费者進行理性投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减少市场出清风险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虽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通过对市场的相关机构和金融产品进行调研不难发现,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呈三家独大趋势,这种金融市场垄断现象,有可能会无法抵御市场波动,从而在市场波动中导致市场出清,这不但会影响互联网金融整体行业发展,甚至会造成整个金融行业的波动。因此,必须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才能尽量避免出现行业挤兑事件,从而确保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核心原则

(一)有效保护用户利益

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监管,主要是为有效保护用户利益,这样不但能保护民众合法权益,也能督促相关金融机构明示理财产品风险,这样既能为用户规避相关投资风险,也能保证用户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保持投资信心。首先,相关的监管不仅是为保护用户权益,也是帮助互联网金融行业长期有效发展;其次,互联网金融监管不仅需要政府进行支持,相关的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全过程也要得到有效监管,这样才能全过程保护用户利益;最后,要确保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安全性,避免信息泄露才能保护用户隐私,从而确保用户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用户也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的了解,并明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这样才能尽量减少非理性投资事件出现。

(二)有效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具有虚拟性,因此,在监管时会存在很多困难,甚至会脱离监管,破坏市场环境。因此,政府可以加强对互联网行业的区别监管,针对互联网金融特点,建立一套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体系,有效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并保持监管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如果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很容易会导致恶性竞争事件出现,不但不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甚至可能出现市场出清现象。虽然监管原则不同,但监管目标和管理理念要基本一致,必须要保证线上及线下监管政策的一致性。

(三)接纳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一定风险

虽然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属于金融行业范畴,但互联网金融行业,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兴起时间较短,存在的风险可能会比传统金融行业大,政府监管要对相关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在可控制范围内,这样监管才有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创新。虽然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必须向消费者和用户明确风险,达到信息公开、透明,从而减少误导消费者投资现象。

(四)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分类监管

分类监管是指必须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分类监管,才能保证不同特点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都得到有效监管。首先,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参与者类型不同,既有出资人,也有融资人,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和服务平台也需要不同措施进行监管;再次,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兴起时间较短,因此相关监管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分类监管有利于学术界对不同类型的金融行业提出不同的监管措施,从而充分完善监管体系,促进金融行业发展。

(五)健全相关监管法律,保证市场公平竞争

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必须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根据相关法律有效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也保证监管规则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从而对市场进行统一监管。首先,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是科学合理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前提,能使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参与者认识到相关市场规则的重要性,加强对市场规则的重视;其次,只有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才能保证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竞争,也可通过相关市场规则检验金融机构是否有能力进行经营活动;最后,相关法律法规能避免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垄断现象,从而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同时,完善的法律法规,也有利于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自我约束和外部约束,从而受到有效监管。

五、结语

应正视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预测,从而进行有效应对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化。虽然互联网金融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并更新和完善传统金融行业,但由于其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传统金融监管机制不适合互联网金融监管。在制定相关监管机制时,不仅要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权益,这样才能维护市场稳定,建立科学、合理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志阳,黄可鸿. 梯若尔金融规制理论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02):64-76.

[2]李有星,陈飞,金幼芳.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4(04):87-97.

[3]尹振涛.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治化思考:必要性、路径及实施[J]. 社会科学家,2019(10):14-22.

[4]郑燕燕. 浅析互联网金融监管行政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及因应之道[J]. 法制博览,2020(04):141-142.

[5]卢炯. 从互联网众筹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特殊性[J]. 现代商业,2017(29):86-87.

作者单位: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监管必要性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