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2021-04-09 05:50雷靖咚吕珊
时代汽车 2021年6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理实一体化

雷靖咚 吕珊

摘 要:在中国“十二五”规划当中,汽车工业被明确列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销售量已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已经变成了汽车生产与消费的成果。为此,汽车未来的发展市场十分巨大。将汽车的维修与营销当作基础,才能为汽车后续的市场提供更多的商机。面对这样的市场,高职学院在培养汽车后市场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应该将重点放在研究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训教育中,从而推动“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汽车专业 实训基地

1 引言

伴随社会的持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汽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15年5月底,中国机动车数量高达2.69亿辆。在此其中,其中有1.62亿辆汽车与1.13亿辆摩托车。整个中国则具有3.09亿机动车司机,在此其中的汽车司机则有2.59亿。而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亿辆,在机动车总数中占据了59.91%,是机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也逐渐进到了汽车社会。

2 “理实一体化”的根本含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背离的状况,教学环节较为集中。重视最大程度展现教师的主导效果,经过对教学目标与任务的设定,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实现边教、边学、边做,以此来构造素质与技能的培养架构,对课堂教学与实践的内容进行丰富,提升教学品质。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对理论与实践进行交替,将直观与抽象有效融合在一起,缺乏稳固的先实后理与先理后实,使得理论中具有实践,实践中具有理论,体现对学生操作力与专业技术的培养,最大程度调动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析现状与问题

3.1 现状分析

3.1.1 需求现状

伴随中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均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有关统计,直到2016年底的时候,中国民用的汽车保有量高达了1.9444亿辆,每年新增驾车者超过2000万人,并且人数也在不断提升,这些数据都体现了中国已经充分进到了汽车社会,正因为这些庞大的需求,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将会极为宽广。为此,近年来,汽车专业在一些高职院校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对该专业的发展不但是一种机遇同样也是一种挑战。

3.1.2 学校目前的培训情况

伴随高职学校汽车专业扩招不断增大,许多年轻的学生也越来越喜欢汽车维修、管理、营销的专业。但是,和人员扩招相比较,很多学校的教学软硬件设备都无法对教学的需求进行满足,特别是对汽车实验室的投入非常有限,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了极大影响。也是因为这样,目前学校培养出的优秀汽车高端人才还相对较少,无法对市场的极大需求进行满足, 与此同时也限制了汽车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积极开展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积极落实“理实一体化”的观念,对提升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3.2 存在的问题

3.2.1 缺乏科学的实训基地规划建设

因为高职学校的汽车专业发展时间相对很短,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缺少先进的经验,并且对于设计与规划方面缺少科学性与系统性。特别是建设过程中缺乏“理实一体化”的思想,难以把实践课程和社会工作内容连接在一起。

3.2.2 教师缺少实践能力与经验

从现状来看,很多学校的教师都属于大学毕业生,这些教师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具有充足的理论储备知识,然而缺少实践经验。加之近几年来处理教学任务十分繁重,许多教师都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忽视,因此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3.2.3 实践教学环节还十分薄弱

站在目前的汽车教育理念角度来看,大部分的学习依旧将传统书本知识当作教育的基础,重视理论高于实践,并且具有教学内容和实际相背离的状况,造成学生不能在毕业后对实际工作环境进行适应。

4 建设实训基地的根本原则

4.1 实用性原则

建设实训基地应该把汽车行业岗位销售前、销售中、销售后的培训标准与人才需求作为指导,其主要原则就是满足人才培养计划中主要课程的课内实验、实践训练、阶段技术培训与综合实践训练的要求。

4.2 经济原则

建设实训基地应该遵循最大程度利用资金、节约成本的原则。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运作,开展反复训练。为此,实训基地的设备应该按照分成概念、学生的不同水平、配备不同价值的装备。

4.3 兼顾特点和共性的原则

在對汽车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特色,但是汽车类型十分繁杂,实训建设有必要对人才的培养进行考虑,并重视产品共性,创建以通用为主体实训室,并且应该兼顾学院自身发展,体现自身特色。对培训基地的设计与效果、培训室的构架与作用进行介绍。

5 建设汽车实验实训基地的特点

5.1 多功能与服务性特征

首先,专业课程实验、课堂训练、阶段试训、综合技术培养与“理实─体化”与“教、学、做”的人才培养作用;其次,开展内部技能培训、外部岗位技巧培训、技能水平鉴定等职能;最后,外部汽车维修运营服务与校企合作可以进行横向课题研究。

5.2 实践教学“理实一体化”的特征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场所,落实边说边做,实现“学”和“做”、“知”与“做”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相结合,教师应该坚守岗位责任,担任实践指导工作;而教学内容应该和生产任务实现统一,教学活动是围绕专业岗位的实际任务进行的。

5.3 “工学结合”的特点

汽车工程实验实训基地不但是指汽车在作用创建中的后市场岗位,此外,培训环境还模拟、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车间与工作工位,达到了培训与生产的一体化,展现了“校中厂、工中校”的特点和作用。

5.4 构建与建筑“亮化”的特征

基于汽车“4S”展厅的透明风格,汽车工程实验实训基地可以良好地展现与亮化实验实训的室内特点,起到良好的宣传成果,同时方便培训的检查与监督。

6 建设实训基地的具体内容

建设汽车实训基地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学校汽车专业中长期教学的需要,同时把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当作目标,并把社会技术服务功能的一部分作为补充。与此同时,遵守绿色环保,基地是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规划与建设。

6.1 汽车服务于销售领域

汽车营销和技术服务支持项目通常布置在基地整体大楼的一层,十分宽阔的活动区域能够对学生在此其中开展技术服务和汽车销售服务的实践与学习进行满足,老师还可以在现场解释服务和营销如何运作的,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学习有关知识,并获取实践经验。

6.2 汽车装配和维修区

汽车装配区是汽车生产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环节,能够为学生供应具有针对性的装配实践学习。另外,临近配备汽车维修的区域,将会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生产维修培训区。一般来讲,这个区域可以设置在基地大楼的地下一层,便于学生完成有关技术的实践学习。

6.3 汽车美容领域

汽车美容通常是指对汽车各个部位的保养与保护,它是在汽车消费和二手车市场之间形成的,属于人民消费观念的发展和汽车工业快速进程的必定结果。在建设实训基地中汽车美容区域时,应该引入校外有关的企业资金,和学校开展合作建设项目,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工作。

6.4 汽车发动机培训领域

发动机实训教室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汽车机电专业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组织构成、拆卸装配技能和电子控制体系的检测和维护的实际需求。在建立以后,还可把这一区域的发展变成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一体化的教育场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开拓技能。

6.5 汽车底盘培训领域

和发动机实训教室相比较,底盘训练区能够为学生供应一定的教学与实践空间,例如:离合器拆卸、变速器拆卸、转向系统维护等。也可以当作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持续发展。

6.6 汽车电子和电气技术领域

作为汽车行业中持续更新的行业领域,汽车电子电气是汽车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领域的设置能够为学生供应汽车空调系统、汽车导航系统与仪表窗口的检测和维护等实踐任务。

7 结论

综上所述,现如今中国高职学校有必要应该重视对传统的“重书本轻实践”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积极推广“理实一体化”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对这项教学亟待的合理建设,不但能提高学校汽车专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实践经验,并且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可以良好的适应社会工作,增加工作经验奠定稳定根基。

课题名称:移动互联网平台下实训基地管理数字化应用研究——以汽车实训基地为例(课题编号:2019JG07)

参考文献:

[1]李晓华.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No.276(24):253-254.

[2]蒋红枫.校企合作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以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助推计划为例[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6,000(010):88-90.

[3]邓腾树,蔡祥鹏.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的建设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034(006):22-25,28.

[4]周蓉.浅谈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研究[J].教育研究(2630-4686),2020,003(002):P.62-63.

[5]蔡立业.理实一体化的职教数控多功能实训中心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00(003):36-38.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理实一体化
加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