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十大绿色事件

2021-04-09 05:48
绿色中国 2021年1期
关键词:珠峰

2020年注定是特殊的一年,因为新冠疫情的蔓延,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有人逝去,有人彷徨,有人奋起,有人悲伤。当我们回望过往的日子,心中总会涌起很多波浪。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一起经历了这一段艰难时光。但在这人类之痛的疫情之下,我们仍然收获了许多的感动。

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14亿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白衣天使以血肉之躯同病毒展开了一场逆行之战。两个多月过后,不仅武汉解封再度恢复活力,我们国家的复工复产也在不断提速。此时,身处最先控制住疫情的中国,我们每个人在庆幸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极端困难之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华民族摆脱贫困的千年夙愿得以完成。科技方面,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完美收官,星耀全球;嫦娥五号升空奔月采集月球样品1.731公斤;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为珠峰“量身高”;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培育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再创历史新高。生态建设上,国家公园建设继续向前推进,体制试点全面完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呼之欲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中国经济社会绿色变革,正生动绘出美丽中国、幸福家园的模样。

尽管回望2020年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阴影,但一个个坚实成就、一个个闪耀着星光的数字,还是给多灾多难的2020年带来了慰藉和温暖。在广泛征求专家、读者意见基础上,我们整理出2020年度中国十大绿色事件。

—— 本刊编辑部

新冠疫情来袭

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事件: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在2019年末由武汉传播开来,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最初的8人感染,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蔓延到全国。这次新冠疫情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病毒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一个多月就随着流动的人群传遍大江南北。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支援行动。调动全国医疗资源和力量,全力支持湖北省和武汉市医疗救治。自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19个省份以对口支援、以省包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省武汉市和除武汉市以外16个地市,各省在发生疫情、防控救治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人民解放军派出4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承担火神山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治任务,空军出动运输机紧急运送医疗物资。各医疗队从接受指令到组建2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抵达,并自带7天防护物资,抵达后迅速开展救治。在全国紧急调配全自动测温仪、负压救护车、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重点医疗物资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从全国调集4万名建设者和几千台机械设备,仅用10天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仅用12天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短短10多天建成16座方舱医院,共有1.4万余张床位。大规模、强有力的医疗支援行动,有力保障了湖北省和武汉市救治,极大缓解了重灾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压力。

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中共中央把握疫情形势发展变化,确定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巩固深化国内疫情防控成效,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分类推动复工复产,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我国成为疫情之下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

点评: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同疫情展开顽强斗争,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

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佳节,隆重,热闹,团圆是主题。每年探亲返乡旅游大军浩浩荡荡。春节前夕武汉封城,全国交通中断,百姓减少外出,工厂商店停业,一个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几百万个家庭,封城能封住吗?吃穿用怎么办?在政府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在市民的支持下,都妥善得到解决。背后却是对党的信任和战胜疫情的信心。武汉人民为了大局,忍受着寂寞,在孤独中等待,等待疫情的好转。全国长达近2个月的封闭管理,是全国人民的团结和意志力的体现。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紧急行动,依托强大综合国力,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全力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抗击疫情,在最短时间集中最大力量阻断疫情传播。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事件:

“十三五”以来,全国上下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到2020年末,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2016年,全国共有832个贫困县,分布在22个省区市。5年来,陆续有15个省区市的贫困县全部实现摘帽,全国共有780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十三五”期间,我国不少民族实现了整族脱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五个一批”脱贫措施成效显著: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部完成;全国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清零;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对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六个精准”深入实施,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十三五”期间,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力度空前。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累计派出超过400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成为贫困百姓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与此同时,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逐年增加,从2016年的667.4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396.36亿元,省市县三级投入也大幅增加。

点评:

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推进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这一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重大胜利,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清醒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有的稍遇到点风险变故马上就可能致贫;脱贫地区产业普遍搞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有的地方甚至帮扶干部一撤,产业就可能垮掉。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地区防止返贫任务,只有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有效衔接,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艰苦努力做到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才能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中国向世界宣布碳排放峰值和实现“碳中和”时间表

事件: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要宣示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

蓝图。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法新社指出,中国在达成气候目标方面“更进一步”。《纽约时报》表示,无论(中国)做出何种举措,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点评:

应对气候变化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参与全球治理和坚持多边主义的重要领域,事关我国发展的全局和未来。中国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一直说到做到。从率先签署《巴黎协定》到去年9月宣布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重重挑战之际,中国宣布的一系列承诺,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有力推动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气候雄心峰會上专门提到,欢迎欧盟和中国过去几年为推进《巴黎协定》所做的努力。如今,习近平主席宣布减排新举措,明确了碳中和路线图,展现了中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决心。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表示,中国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既为全球落实《巴黎协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展现了中国对多边主义的一贯支持。

一方面,中国进一步明确减排路线图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不是掠夺自然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困守青山的“缘木求鱼”。要彻底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即使面对疫情冲击,也积极推动经济绿色复苏,提前和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

另一方面,中国进一步明确减排路线图将有力推动国际多边合作。《联合早报》认为,这有助缩小中国与西方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分歧,也有利于中美未来就此开展合作,培育新的合作亮点。美国加州前州长杰里·布朗在《洛杉矶时报》发文指出,尽管中美之间存在着实质性和深刻分歧,但美中仍然可以共同走上全球转型之路,逆转现在威胁人类文明的气候变暖趋势。

实现林草业高质量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手段之一。林草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发展林草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加强林草业应对气候变化,对于实现绿色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经过长期持续努力,在全球森林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国林草业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组织管理体系日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基础能力建设明显增强。通过严格保护、大力造林、科学经营,森林资源稳定增长,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稳步提升。

新《森林法》于7月1日正式施行

事件: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日签署第39号主席令予以发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本次森林法修订以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出发点,以问题为导向,主要秉持四项原则:一是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二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森林保护培育利用规律,统筹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三是科学经营、分类管理,突出主导功能,发挥多种功能,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四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立足国情,严明基本管护经营制度的同时,为制定具体措施和下一步改革留出空间。

修订后的森林法共九章,八十四条。修订的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加强森林权属保护。明确森林权属关系,加强产权保护,是调动林业经营主体和投资者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积极性的根本措施。二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突出公益林和商品林各自主导功能,促进森林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功能的发挥,林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试点分类经营,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三是强调规划统领。加强顶层设计,以规划引领林业发展。将原森林法关于林业发展长远规划的有关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相结合。四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坚持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森林、林木和林地。五是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为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坚持“放管服”相结合,对采伐制度进行了完善。六是强化目标责任和监督检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要的是明确责任,强化监督。

点评:

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健全,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林业在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森林法修改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一类立法项目。修订森林法,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修订森林法,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立法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强调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内容。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修订后的森林法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在整部法律中,成为全行业全社会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

修订森林法,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的制度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近年来,国有林场改革和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全面展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涉及森林資源的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本次森林法修订将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及时转化为法律规范,强化了立法对林业改革发展的引领和保障。同时,林业必须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创新监管方式,调动林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为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修订森林法,是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总体上仍然缺林少绿、森林质量不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没有充分发挥。本次修订,就是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以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科学设立规划体系,合理规划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结构和布局;按照生态区位和主导功能划分公益林和商品林,并采取不同保护管理措施;制度引导科学经营,强化森林经营方案的地位和作用;制定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保障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

我国将正式迈入国家公园时代

事件: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普达措、钱江源、南山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相继展开,试点区涉及12个省份,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2.3%。

通过几年的努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监测指标与监测技术体系,以及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监督等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国家林草局与相关省政府分别成立了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试点区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在青海省开展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试点区涉及的12个省成立了省级领导牵头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试点区均组建了管理机构,编制实施总体规划,基本完成自然资源所有权边界划定和确权登记工作。

2020年底,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结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任务完成情况开展了评估验收,将提出正式设立国家公园的建议名单。至此,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将正式亮相。

点评:

建立国家公园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探索与实践,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6年,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青海省三江源启动。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明确了2020年要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始终突出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试点以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不断优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各试点区组建了统一的管理机构,基本建立起分级管理架构,并形成了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中央直管模式,以大熊猫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管理模式,以三江源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中央委托省级政府管理的模式,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公园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实现了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分级行使。

各试点区坚持把生态保护摆在第一位,园区林草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整合了3个省的81个自然保护地,试点区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占全国总量的87%,栖息地面积占全国的70%。东北虎豹试点区野生东北虎豹种群稳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新发现老虎幼崽10只、幼豹6只。三江源试点区草地整体退化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治理后的80%以上,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达6%以上,藏羚羊的数量恢复到7万多只。祁连山试点区已退矿权144宗,张掖和武威市实现了国家公园核心区牧民全部搬迁。神农架试点区新建25处野生动物通道。武夷山试点区整治违法违规茶山7300亩,完成生态修复6500亩,拆除违规建设39处,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中国的国家公园时代就要到来了。

北斗全球组网成功收官

事件:

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此次发射的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入网后,我国将进行北斗全系统联调联试,在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指标优异基础上,择机面向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以及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此次发射成功后,联合国外空司专门发来视频,祝贺北斗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肯定北斗系统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赞赏北斗系统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参与联合国空间活动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唯一由3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2009年正式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7年11月成功发射北斗三号首组双星。目前,在测控、地面运控、星间链路运管、应用验证等系统的强有力支撑下,所有在轨卫星都已入网。

点评:

在全球四大导航系统(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中国北斗)中,中国北斗系统起步最晚,却后来居上,与GPS同为目前最先进、完备的导航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与公众关系最为紧密的高精尖科技工程。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出门旅游秀照片附加定位,还是打开APP搜寻周边服务,抑或是地图导航前往目的地……这些便利生活、丰富生活的功能都基于定位服務实现,依靠的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除了这些最基础的功能服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渔业生产、自然资源分析定位、地球科学等学科研究、环境监测以及突发事件应急通信保障等领域,都是不可缺少的。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正是依靠北斗一号系统实现各点位直线联络;“一拜妈祖,二拜北斗”成为中国渔民口中的俗语,也正表现出北斗系统对远洋渔业的安全保障。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是常态,使用GPS这样成熟稳定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但对中国这样的大国,尤其以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科技、经济实力,拥有属于本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保证国民经济社会秩序稳定运转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范围非常广泛,但其设计之初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国家安全和保障军事应用。中国是最早参与欧盟“伽利略”项目的非欧盟国家,由于双方经济和战略利益的冲突,最终合作不了了之。从这个侧面就能够例证,拥有属于自己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是国际话语权的一种体现。

北斗组网的成功,其重要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

我国成功测量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

事件:

这是我国第七次对珠峰开展大规模测绘和科考工作。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线上,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珠峰峰顶可谓地球上的至高点,这里气温常年在零下30-40摄氏度,含氧量极低,测量人员停留极限时间约为40分钟。

2020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在珠峰大本营正式启动。此次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由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共同组成测量登山队。2020年5月27日11时,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8名攻顶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

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顶树立起测量觇标,使用GNSS接收机通过北斗卫星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探测了峰顶雪深,并使用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上述高精度测量仪器均由我国自主研发。同时也是人类首次在珠峰峰顶开展重力测量,这将有利于大地水准面优化,提高珠峰高程精度,并获取宝贵的科学数据。当觇标竖立在峰顶后,在珠峰周边海拔5200米至海拔6000米的6个交会点,测量队员开始同步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点评:

攀珠峰本就是人类的极限挑战,更不用提队员们还必须带着一系列测绘仪器艰难攀爬。为什么非要人力给珠峰测身高?不使用无人机,或用遥感卫星测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还不能通过遥感卫星和无人机完成珠峰高程精度测量。

卫星遥感影像主要用于地表的监测,用于珠峰测量则精度不够。目前最好的遥感卫星测到峰顶的精度在高程方向是2米左右,这和人工操作测量厘米级的精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在,珠峰高程测量已实现了由传统大地测量技术到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的转变。传统大地测量技术主要是通过交会方法,观测峰顶目标,确定峰顶高程。而现代大地测量主要利用卫星观测技术,直接在峰顶利用卫星定位接收机测量峰顶的高程,精度有了明显提高。专业测绘人员登顶,可使测量数据更可靠、更具说服力。

2005年,我国对珠峰高程进行复测,获得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珠峰净身高已经有了,为什么还要重测呢?专家指出,珠穆朗玛峰是由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珠峰的高程随着板块变化不断变动,如地震等都会对珠峰高度产生影响。

党亚民解释说,长期来看,这座山脉仍然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缓慢升高,这就意味着10年会升高4厘米,30年升高13厘米多。如果珠峰高程的测量精度在10厘米左右,那么20-30年,就需要重新测量珠峰高度了。

今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也是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这么多年过去,我们对珠峰的挑战仍在进行。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

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事件:

深圳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是中国的一线城市。不过,跟其他一线城市不同的是,它并没有悠久的建城历史。人们提到深圳,还会在后面冠以“奇迹”二字,是的,深圳的发展就是一个奇迹。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诞生。40年过去,深圳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1300多万常住人口的现代化国际都市,从GDP不到2亿元到成为超过新加坡、香港的经济中心城市,从“三来一补”重镇到“创新之都”……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从1980年到2020年,深圳创造了1万多倍的增长奇迹,用实践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成功,证明了“先行示范区”的价值。

习近平主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建立经济特区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点评:

深圳故事,是中国故事的最直接诠释;深圳奇迹,见证了中国经济前行的磅礴力量。

40年来,从“三来一补”到智能制造,从生产制造迈向科技创新,面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深圳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以改革创新的城市内核,成就了今天的深圳奇迹。

从中国第一家电子配套市场在华强北开业,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了我们计划经济环境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到深圳提出“科技兴市”战略,正式开始产业升级;从停止登记“三来一补”企业,到孕育出绝无仅有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从“流水线上的博士”扎根深圳创业,到珠三角智能硬件产业链的形成;我们循着这些历史的足迹,探索深圳发展的密码。

深圳的创业者、奋斗者感慨,深圳是一个“规则说了算的城市”。务实平等、市场导向,法治化、市场化发挥“看不见的手”作用,营商环境成为这座城市突出的优势。作为中国最彻底、规模最大的移民城市,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后孕育开花,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花齐放的新文化景观——移民文化。在“来了就是深圳人”形成的新兴城市里,“规则说了算”“让市场说话”,恪守秩序成为共识,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融入汇聚形成深圳改革创新的突出优势。

深圳是一个以能力论英雄的地方,来到这个地方,更多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这个城市立足。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来去去,来了,欢迎,走了,欢送。移民城市体现了极度的开放性,也正是这种开放性的文化,让这座城市一直充满活力、吐故纳新,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新时代经济特区要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嫦娥五号探测器圆满完成任务取回月球样本

事件:

12月17日,历经23天的在轨飞行,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采集而来的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的这次探月任务,也被国际社会称为“时隔四十四年,人类再次从月球上带回岩石新样本”。

北京时间11月24日4时30分,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腾空而起。经过2200秒的飞行,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和前几次探月任务相比,本次任务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采样返回”。这也是中国“探月工程”規划的“绕、落、回”中的第三步。12月1日23 时11 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而后续的约2天时间里,嫦娥五号探测器正式开工“挖土”,通过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采集月球样品。经初步测量,此次嫦娥五号任务采集的月球样品约为1731克,将主要用于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李春来说:“对于采回的月球样品,我们会妥善存储,包括异地灾备存储考虑。绝大部分样品会用于科学研究,我们会在实验室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对月球样品的研究工作,包括它的结构构造、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矿物特点和地质演化方面,希望能够深化我们对月球的起源、演化方面的认识。”

本次嫦娥五号任务,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国家领导人、航天机构和部分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很多国际同行和友人,都以不同方式对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向中国表示祝贺和赞誉,期待进一步合作。 对此,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中国政府会按照《外空条约》,与各国志同道合的机构和科学家共享月球样品。

点评: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历经23天的在轨飞行,嫦娥五号返回器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在这次任务中,嫦娥五号探测器共完成了一次对接、六次分离,两种方式采样、五次样品转移,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圆满完成了任务。

这项任务被看作是中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该任务创造了多项中国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

基础。

在世界各国都在对月球进行探索的情况下,我们国家也在不断地加快步伐,不仅要加快对月球的了解,对于其他的天体,我们也同样会进行探索。相信在我们的不断探索之下,一定能够加强对于宇宙的了解,同时也会加快我们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

袁隆平团队杂交稻双季亩产超1500公斤

事件:

11月2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在今年疫情和灾情的多重冲击下,这样的测产结果来之不易,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看到一大片稻子长得这么整齐、这么诱人,大家都在称赞,也为袁隆平团队的创新成果感到骄傲。”

2日上午,位于清竹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试验示范基地,绵绵阴雨没有挡住人们收获的热情。3个地块同时开始机械收割,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位院士、专家在现场参与了测产。

经测产专家组评定,晚稻品种“叁优一号”亩产为911.7公斤。在此之前,同一基地种植的早稻品种亩产为619.06公斤。这意味着双季亩产达到1530.76公斤,实现了“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

据了解,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被袁隆平看作是突破亩产“天花板”的关键。专家认为,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基因强大”,具有高产、抗病、抗寒、抗倒等特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说,今年南方水稻产区遭遇极端低温寡照天气,第三代杂交水稻品种表现相对稳定,经受住了考验。

点评:

如今的袁隆平已经90岁了,他被称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个成就已经没有办法形容了,是顶级荣誉了,并且在2020年的时候,袁隆平团队的超级水稻也是再创佳绩,连续不断地刷新纪录。

从最初的单产700公斤,直接突破到了1149公斤,而在2020年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纪录又来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这可以说非常了不起,而袁隆平的毕生梦想,就是消除饥饿,如今可以说他已经有可能做到了,但是他的研究还没有停止。

此前,2016年10月14日,我国在胶州湾北部设立了30亩海水稻科研育种基地,成立了由袁隆平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该机构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今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同样传出好消息,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了测产,袁隆平“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平均亩产量达到了802.9公斤创下了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我国的人口众多,但耕地面积却很少,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我们仅仅能够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粮食安全显得尤其重要。正是因为有了袁隆平院士领衔的优秀科研团队,我们中国人的饭碗才能够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

猜你喜欢
珠峰
咦?珠峰“身高”在变?
寻找珠峰的“脚”
珠峰上架起世界最高气象站
珠峰“身高”为什么如此令人瞩目
你是珠峰
5G信号覆盖珠峰峰顶
珠峰八大争议焦点
珠峰景区禁止进入核心区
珠峰垃圾
我国首部全面介绍珠峰历史作品《珠峰简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