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信息化管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2021-04-10 08:59张海峰潘带好侯桥林张心厂向镜芬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急诊室反应时间急诊科

张海峰,潘带好,侯桥林,张心厂,向镜芬

(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18)

急诊多发伤患者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致残率高等特点,需要调动多个学科医生联合救治[1]。但抢救过程中存在信息交换不畅、权责不清、院前与院内急救脱节、院内急救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患者病情延误,威胁其生命安全[2]。如何快速有效地救治多发伤患者,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是医疗界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急诊多发伤患者信息资料已成为创伤防治工作关键的组成部分,微信已成为主要的社交平台,可实现不同区域特定人群之间的图片、视频等交流互动,具有快速、成本低等优势[3]。本研究探讨微信平台的信息化管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未实施基于微信平台信息化管理期间收治的43 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6月实施基于微信平台信息化管理期间收治的43 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3 例,女20 例;年龄(39.57±4.06) 岁;受伤至入院时间(42.62±5.71) min;创伤部位:胸部11 例,腹腔9 例,头部6 例,其他部位17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8 例,年龄(40.27±4.30) 岁;受伤至入院时间(44.62±6.92) min;创伤部位:胸部8 例,腹腔10 例,头部6 例,其他部位1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受伤时间<24 h;伤及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其中一处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家属放弃治疗;伤前伴有重度感染者;凝血功能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管理。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使用车载电话向院内急诊科报告患者受伤情况,患者到达急诊科后于预检台分诊,启动多发伤急救预案,首诊安排急会诊,安排有手术指证患者进行手术;记录患者急救反应时间与伤情信息。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信息化管理。第一,信息共享。建立多发伤救治人员微信群,包括主管院长、院前急救、急诊外科、普外科、胸外科、骨科、脑外科医生及预检护士等;为患者建立电子医嘱、电子排号检查、电子处方环节。第二,院前。12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刻通知院长协调化验、麻醉、手术等相关科室做好接收患者准备,然后立即启动微信管理平台,救护车出发的同时微信通知急诊科,救护车到达现场后手机拍摄患者受伤照片,初步评估病情后将其院外就诊资料、初步诊断、受伤情况等信息以文字结合图片的形式上传至群内,然后电话联系预检台,由当班医务人员为患者挂号。第三,院内。患者到院后实施先诊疗后付费通道,使用微信实现电子排号检查、医嘱等服务。绿色通道运用:为多发伤患者办理电脑记账手续;医师工作站开具化验单时立即生成条形码,直接采血;急诊科接诊医师凭绿色通道卡,记账后直接安排优先检查;各科会诊医生保持手机24 h畅通。科室协调:由院长牵头,医务科协调各科室参与,模拟黄绿区患者抢救现场;院领导现场指挥外科医师、分诊台护士预检分诊,各区由具体岗位的医务人员组织抢救、会诊等工作,门诊收费处办理欠费记账入院手续,护理部负责信息采集及现场转运,总务部负责现场保障;明确患者主管科室,急诊科负责患者初期救治,进一步救治则由其归属科室负责。

1.4 观察指标

急救反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急诊室滞留时间、检查时间、就诊至到达手术室时间。并发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创伤性休克、感染、器官功能衰竭。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急救反应时间比较

观察组急诊室滞留时间、检查时间、就诊至到达手术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反应时间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急诊科接诊的多发伤患者病情危重,处理环节较多,需要多个科室协调合作[4]。多发伤患者往往伤及多个器官,各临床科室对于患者归属权常发生争议,导致其在急诊室滞留时间过长。加之患者常因预检分诊准确率不佳,致使其病情评估有误,影响抢救效率,增加休克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大救治难度[5-6]。本研究借助微信平台,在120中心统一调度下,现场采集患者信息传入院内,由急诊科创伤救治中心当班医务人员挂帅,开通先诊疗后付费功能,实现与绿色通道无缝对接,为患者争取急救时间[7]。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急救反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提示基于微信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用于多发伤患者,利于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减少并发症。赵单和张进军[8]研究结果显示,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能够缩短多发伤患者急救反应时间,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多发伤患者常累及多个器官,涉及多个科室,需要不同科室医生会诊,既往救治过程中常常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影响患者信息采集和抢救水平。基于微信平台信息化管理模式,调动院前和院内资源,急诊救治工作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呈现,由院长协调团队,以确保各科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紧密合作,救治过程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指导,避免信息交换不畅、权责不清情况,使救治效果显著提高。微信信息管理平台的运用,使团队有效完成院前急救过程中的交流互动,微信传输患者伤情,使急诊科医务人员主动远程参与到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急救中,促使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无缝衔接。院内急救通过电子挂号和电子处方等环节减少分诊护士工作量,使急诊医生尽早了解患者伤情,使危重症患者获得优先诊治,缩短患者急诊室滞留时间、检查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院内预检分诊和绿色通道是院内急救的重要环节,准确的分诊和高效率的绿色通道能够使患者尽快获得救治。本院院长和医务科牵头带领各科参与患者抢救,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通过不断模拟总结持续改进多发伤患者救治流程,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信息化管理可有效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室滞留时间、检查时间、就诊至到达手术室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为多发伤救治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急诊室反应时间急诊科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对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老年危重患者急诊室留院观察时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打的
利用脱硫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