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路径探析

2021-04-10 16:14
电视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时效性大众背景

柴 琪

(甘肃省天水广播电视台,甘肃 天水 741000)

0 引 言

在现代传媒领域,越来越多的普通受众拥有了自由的参与权和表达权,一方面加强了自身与媒体的互动关系,对媒体发展、信息结构及传播形式等产生了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导致信息的生产和传输更加快速,这些都是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所需要注意的情况。

1 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大主题报道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严谨与真实的问题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令越来越多的大众参与其中,而高自由度与高互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众的参与度,因此网络媒体越来越重视大众的喜好和需求,这容易导致主题报道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出现问题。《人民日报》曾经在对“新媒体”的调查研究中提出,越来越多的新媒体逐渐开始向标题性、营销性发展,导致报道的内容存在虚假和改编的情况[1]。因此,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重大主题报道,无论是在信息和素材的采集方面,还是内容的制作和编辑方面,都要保障自身严肃、严谨、真实,应避免出现为提高短期流量而降低品质的情况,应对大众和社会舆论产生正面的引导。

1.2 对媒体融合的认知不足

部分传媒领域的工作人员对媒体融合的理解有所不足,对于新技术、新理论或新方法的出现与应用往往只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无法符合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趋势,这是重大主题报道创新面临的一个难题。网络新媒体的一般内容审核较简单便捷,工作人员只需对目前最热门、最受关注的主题进行编辑、策划和报道,但重大主题报道一方面要注重时效性,一方面又要保障真实性,因此在审核方面需要考虑较多问题。对媒体融合的认知不足,很容易令重大主题报道变为单方面的信息传输,无法引起大众的关注[2]。

1.3 传播机制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新闻编辑和报道过程一般需要新闻记者进行实地采访,以获取第一手素材,再进行整理、研究及编辑,最后由播报人员报道。在这种新闻报道模式下,内容上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得到保障,其中包含的各种数据也更加准确,却对新闻的时效性产生了负面影响,难以满足媒体融合背景下大众的需求。对于重大主题报道,时效性与准确性同样重要,这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创新的难点。

1.4 自媒体对创新的影响

媒体融合时代下,信息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大众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也越来越多,从而对传统媒体的关注度越来越低。很多自媒体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关注度和流量,简化了信息的采集和新闻的制作流程,在重大主题的报道上也同样如此,但传统媒体不能完全仿照此种模式进行创新。同时,媒体融合环境下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数量快速增长,工作理念和方法技巧也更加多样化,对创新的理解不同,也会导致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产生[3]。

2 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方式

2.1 合理调控时效性与互动性

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与报道的高时效性和高互动性是一大特色,因此,创新就要求调整过于复杂的流程,在确保报道内容全面而真实的同时,把信息传达放在第一位,使大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浏览内容并与之产生互动关系。在搜集与整理同报道内容相关的素材时,应以其核心思想为中心建立联系,实现时效性与全面性共存。在重大主题报道之后还要时刻关注大众的信息反馈,了解大众对新闻的评价,并与之建立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关系,一方面可增加对大众需求和喜好的了解;另一方面,良好的互动关系也可增加重大主题报道的长久 影响力。

信息一体化的社会环境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信息的传播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更加频繁,这令很多大众成为重大主题报道的参与者。可见,一则报道在人与人之间快速地交流和分享,最大程度地打破了以往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因此,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可以将事件与不同区域和时代进行对比,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大众的互动增强报道的影响力。运用对比的形式,一方面可以丰富报道的内容,令其更加贴合实际;另一方面也可突出主题,增强对大众的吸引力。在与大众的互动过程中,大众也可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展开探讨,进而丰富报道的全面性,令内容更加实际,更加具有凝聚力。

媒体融合意味着地方媒体信息垄断的情况再难出现,这为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创新需要综合素养较强的人才实施,需要其积极地参与到与大众互动中,让普通大众可以成为重大主题报道的参与者。通过引导系列的思考和讨论,发挥报道内容的长期价值,突出自身的舆论引导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重大主题报道与其他报道有所不同,重大主题报道的内容可选择性较低,特别是关于国内的信息,因此需要针对报道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为大众呈现内容蕴含的思想文化,提高大众的精神文明水平。

2.2 挖掘重大主题报道的长期价值

以往的重大主题报道,一般只是阐述事件的发生的过程,陈述相关人员的表述,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当事人陈述不当而产生误导大众的情况。特别是在媒体融合环境下,重大主题报道会涉及多个领域的多种信息,这就需要较强的分辨能力来辨别当事人的表述是否存在误导性的内容,以此保障重大主题报道的长期价值,避免错误的舆论引导。应发掘可以让大众产生共鸣的观点,开展持续性的跟踪报道,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增强大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创新还需要分析研究报道本身的未来发展趋势,发现并充分利用其潜在的影响力。

媒体融合环境下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不是指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内容的报道,而是把长期存在的、重要的“旧”问题,融入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方法进行报道,这就需要敏锐的新闻话题和热点捕捉能力。比如国际新闻,很多受众对于国际新闻报道的理解比较表面化,认为与自己的关系较浅,针对这一点,可以结合实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受众认识到报道内容与自己的关系,以此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讨论和互动中,通过频繁的互动关系加深大众对重大主题报道的印象和关注度。同时,媒体方也需要保障新闻的可参与性,要善于发现日常小事与重大主题报道之间的联系,从大众的角度考虑问题。

2.3 优化人才培养

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在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技术的更新与进步也更加快速,这意味着创新性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媒体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不断了解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掌握传媒领域的发展趋势。在媒体融合时代,从业人员不能只是被动地跟随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而应形成积极的自主提升意识,提前做好创新的准备。另外,在了解和学习新技术的同时,还要不断总结和研究以往的工作经验,充分利用业余的、碎片式的时间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改变以往单一性的工作模式,全面提高学习能力,以此保障媒体融合环境下创新性人才的培 养效果。

3 结 语

媒体融合是未来社会传媒领域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的更新也影响了重大主题报道的形式和内容,而创新不单要考虑新技术引入,还需要结合媒体自身的需求来制定具体的应用方式,从而使创新具有实际价值。

猜你喜欢
时效性大众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