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岩溶隧道斜井段涌水应急处置

2021-04-10 18:20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左洞斜井涌水量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21

1 工程概况

G7611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守望(滇黔界)至红山(滇川界)段A4标段翠屏隧道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属于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左右洞长度分别为10133m和10046m,纵面采用-1.98%的单向字坡,进出洞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隧道进出口及洞身段左右线距离为40m,按分离式隧道设计,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翠屏隧道运营通风采用斜井分段通风,设置1#、2#和3#斜井,其中1#、2#斜井分别长1703m和1455m,辅助主洞施工;3#斜井长1395m,断面较小(6.5m×5.9m),不辅助正洞施工。

截至2020年9月6日,1#斜井已施工完成并进入正洞施工,左洞小里程施工至ZK46+464,大里程ZK48+966;右洞小里程YK46+958,大里程YK48+483。左洞小里程掌子面围岩为Ⅳ(SF4C),采用全断面法,左大里程Ⅲ级(S3JT),全断面。涌水时,左洞累计开挖2502m,右洞累计开挖1505m。

1#斜井正洞段反坡排说明:采用多级接力反坡排水装置,及时将掌子面的积水梳理、收集至临时集水池,并用管道输送到斜井与主洞交叉口泵站位置,采用185kW大功率泵站集中将水引排到洞外,通过四级沉淀池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指定位置,特别是要对翠屏隧道涌水量进行计算分析,预留备用管道应急排水,确保隧道应急排水顺畅。

2 涌水情况

2020年9月7日,翠屏隧道1#斜井左洞小里程掌子面ZK46+464处在掌子面爆破完成后突发涌水,涌水量极大,左右洞施工人员立即乘坐通勤车撤离,项目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立即采取紧急排水措施,全力抽水,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截至9月8日,左洞大里程段共计530m被淹;截至9月12日,左洞大里程段共计910m被淹。在加强了水泵、水管投入使用后,应急抽水配备满足涌水量需要,左洞下游水位开始下降。

9月15日晚,由于施工所在地连续强降雨,现场值班发现上游涌水开始变浑浊,经巡查发现,距离掌子面涌水点(里程为ZK46+464)52m处(ZK46+516)左侧预留洞室拱脚部位有一处浑浊水系涌水,涌水处水质浑浊。

9月16日凌晨,左洞大里程涌水淹水位置已到达ZK47+840,距离斜井交叉口一级泵站(ZK47+590)仅为250m,会随时危及抽水人员、抽水设备及临电设施安全。在与上级领导汇报后,各方决定立即将现场人员撤离,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撤出泵站抽水水泵、变压器等设备。

3 涌水后应急措施

3.1 第一次涌水后的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施工,撤离左右洞各个掌子面、二衬施工及电缆沟作业人员;由现场安全员、技术员负责排查左右洞人员,不得遗漏,在10min以内使所有人员乘坐通勤车辆撤离(除了现场电工、值班人员)。

(2)1#斜井与交叉口位置安排值班人员,指派电工将左右洞大里程方向照明及动力线分段断电。

(3)启动3台185kW应急水泵,并将进洞的风管(200mm)、水管(100mm)立即改成抽水管,接入75kW、185kW水泵,加强抽排水。

(4)待涌水量稳定后,将左右洞大里程的机械设备撤离。

(5)项目部编制值班表,由项目领导24h轮流值班,每班安排安全员1名、技术员2名,每小时巡查一次,观察水位上涨情况,并进行详细记录,推算水位上涨速度。

(6)从其他工区紧急调用电焊工加焊200mm、300mm管道,从1#斜井洞口至一级泵站位置开始布设3条200mm、1条300mm管道;增加10个一级泵站水泵平台和1台变压器,设置10台185kW水泵,立即安排电工布设变压器至泵站的电缆线,水泵运抵现场后立即安装就位。9月12日,水泵抽水能力已超过涌水量,左洞大里程水位开始下降。

(7)外部调运9台185kW水泵、4台75kW水泵和10台22kW水泵抵达现场,作为应急水泵。

(8)加强洞口门禁系统管理,车辆、人员必须经值班领导同意方可进洞。

3.2 应急抢险的相关措施

9月16日,由于鲁甸县发生连续强降雨,在左洞已开挖段多处发生涌水,涌水量已大大超过抽水量,凌晨时左洞大里程方面水位迅速上涨。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和安全总监现场查勘后,预计在现有抽水能力下,左洞下游水位11h内上涨至一级泵站位置。经现场研究一致决定同时向上级报告,后开始撤离用电设施和泵站设备。经过9h抢险,完成了抢险任务,此时水位已上涨至一级泵站位置。由此可得,在应急抢险的同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指派一人手持对讲机和扩音器观察大里程水位上涨情况,每半小时上报水位情况。

(2)由项目副经理现场指挥,统一调度车辆、人员拆除水泵和变压器等设备,配备扩音器1台、强光手电筒1部。

(3)指派2名电工负责断电,拆除电力设备,4人辅助。

(4)指派现场负责人巡查左右洞小里程方向的设备,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可拆除的设备设施和小型机具移至洞外。

4 现场安全注意事项

4.1 人员安排

(1)进洞人员必须做好登记,穿戴救生衣、雨鞋,佩戴安全帽,携带照明设备。

(2)加强门禁管理,对于进出洞人员应详细记录其出入洞时间、工种,对于车辆应记录其车牌号、司机姓名、出入洞时间,进洞人员和车辆应服从现场值班领导统一指挥调度。

(3)设置专职值班人员,每小时观察左右洞大里程水位上涨情况;待涌水量稳定后,巡查左洞小里程的掌子面出水情况,并做好记录。

(4)现场4名电工轮班,负责洞内临电设施维护和拆除、洞内照明分段断电、左右洞除水泵及照明用电以及从变压器处全部断电,确保用电安全。

4.2 突发事件安排

(1)突发涌水应对措施。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如突发涌水,且涌水量严重超过了排水系统的工作能力,值班人员应立即发出预警,撤离人员,直接报告项目副经理。

(2)设置救生衣和救生圈。掌子面80m范围内每15m悬挂1件救生衣和1个救生圈,掌子面和防水板台车处悬挂15件救生衣和15个救生圈,在成洞段墙身1m以下每隔20m设置应急逃生指示灯,箭头指向斜井出口方向。

(3)经常组织作业人员的应急培训和逃生演练,使其熟悉逃生路线、逃生方法,了解涌水后自救和互救方法;制作涌水应急处置卡,组织人员学习领会。其中,隧道涌水应急处置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预警。班组长、值班人员发现掌子面有涌水先兆后,发出预警信号,立即启动声光报警,组织人员有序撤离。②洞内人员自救与互救。第一,听到撤离信号,应立即按照逃生路线撤离;第二,应尽力使用预设的台架、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逃生至安全地带;第三,发出求救信号,尽可能与救援人员联系,报告有关情况;第四,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帮助他人脱险。③项目管理人员及作业班组关注设备设施。第一,在斜井与正洞交叉口设置一级泵站,设置集水池,水泵、电箱与地面保持50cm的高度距离;第二,按照最高涌水量1.2倍配备抽水设备和用电设施,配备应急水泵和水管;第三,将进洞水管和风管改成排水管使用;第四,配备移动式抽水设备,保证随时投入使用。④根据涌水量的情况,组织洞内人员的救援。第一,涌水量减小时,利用工程机械撤离人员;第二,水量较大,待水情基本稳定时,可使用皮划艇进行救援;第三,当发生小规模的突泥或伴有大量淤泥或沙石时,可通过搭设脚手架、铺设木板等方法进行救援;第四,救援人员应佩戴专业救援设备。⑤送医。救援人员询问出洞人员身体情况,将身体不适的或者受伤的人员立即送至医院进行检查救治。

5 处置1#斜井左洞涌水的应急措施

(1)安装声光报警装置。根据工点的施工组织,采用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手动报警装置;在各掌子面、施工作业点等危险地段设置报警联动装置。

(2)在富水区域施工的人员穿戴腰带式救生衣,便于涌水后的应急逃生。

(3)增加备用逃生设备。每个掌子面应配备逃生车辆,以加快逃生速度;在洞内掌子面附近或防水板台车处设置皮筏艇、救生圈、救生衣和救生绳。

(4)配备掌子面安全员。安全员由有隧道施工经验的班组长、值班人员担任,负责观察掌子面及初支段的安全情况,遇到异常或突发情况时,及时发出撤离信号,组织人员有序撤离,并及时上报。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溶隧道发生涌水时,应根据隧道现场涌水量、涌水位置及抽排水能力,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置措施。面对突发涌水情况,现场人员应沉着冷静,立即组织自救与互救,并及时上报,便于项目负责人及时做出决策,部署应急抢险工作,确保人员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猜你喜欢
左洞斜井涌水量
南寨隧道进口端左洞偏压支护技术应用
隆德煤矿下组煤开拓延深工程涌水量预测
国外斜井TBM项目数据统计
基于流固耦合作用的偏压连拱隧道稳定性分析
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力学效应分析
超长隧洞贯通测量技术探讨
小浪底引黄工程干线1#隧洞涌水量预测
斜井防跑车装置优化设计及应用
后卸式斜井箕斗多点卸载的设计与应用
复杂地段副斜井井筒施工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