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物资核算、核销和限额发料策略

2021-04-12 02:58
智能城市 2021年8期
关键词:单项工程核销限额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80)

工程项目物资数量控制的核心是物资核算、核销与限额发料,这三项工作是实现物资成本管控的主要内容,提升这项工作的质量需要技术、物资、商务和试验等部门协调配合。物资限额发料、年度采购计划编制、物资需求总计划、物资节超分析是物资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做好物资核算、核销和限额发料是控制物资消耗、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途径。

1 工程物资需求总量核算

1.1 物资需求总量的核算

物资需求总量的核算主要通过逐级汇总的方式进行,如分项工程至分部工程,分部工程至单位工程,再由单位工程至单项工程,最后由单项工程至整体项目。采用逐级核算汇总的方式有效控制了施工过程的限额发料,该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为最终和阶段性物资消耗的结算分析提供了数据参考[1]。

以桥梁物资消耗的核算为例。可将该桥梁划分为桥墩(桥台)、桩基(扩大基础)和承台等,可在施工中对不同部分的施工单位进行限额发料、供料和节超分析,可进一步细化每个桥墩、桩基和承台,是编制物资总需求计划核算的重要步骤。物资管理人员需要明确工程的工程量和物资总需求,从而保证物资需求核算工作的精准。

1.2 物资需求总量的核算具体步骤

工程项目一般由多部分组成,设计图纸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分期发放到施工单位,图纸下发到施工单位后,应立即对物资需求量进行核算[2]。在计算图纸中涉及的物资用量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工程总需求量预测物资的需求量,将其作为前期物资准备工作的参考,随着图纸陆续发放,再对工程物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1)及时调整变更量。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工程量的变化,技术、物资部门应根据工程量的变化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调整。

(2)施工需用量与设计需用量的差量。工程项目中施工需用量与设计量存在差量,施工单位应将设计的理论需用量作为参考,将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需用量作为编制物资需求计划的依据。

(3)核对物资需用量。应对核算的具体过程进行备案,物资人员、技术人员应签字确认,以便后续查核。对于特殊质量要求的材料应重点标注并编制质量指标表,采购部门以此作为材料质量的依据。

(4)编制物资需求总计划。应依设计部门提供的工程图纸材料用量,如材料的损耗系数、材料的特性等。损耗系数的设置应科学合理,且在需求计划中明确注明系数的确定过程。

由上级公司根据工程所属类型发布物资额定损耗系数,并作为物资核算的依据。如某企业规定水工项目钢筋损耗系数K0值<2%,市政项目钢筋损耗系数K0′值<1.5%等。

在核算过程中,核算人员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对数据进行比对核算,整理资料,落实主体责任制。分析材料节超原因,制定应对措施,指导下步核算工作,以确保项目部物资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合规使用。

核算人员应保证核算结果的有效性,在核算结束后对资料进行妥善保存,如果出现问题可将其作为查证依据。若相关单位对其结果存在异议,核算部门可将核算资料提交到材料使用单位,通过清晰数据消除异议,便于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源,保证了后期为编制材料使用说明提供依据。

2 工程物资采购计划编制

物资供应部门应根据工程项目规模,编制详细的年度、季度、月度物资采购计划。在编制采购计划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核销工作。在编制采购计划前,需要技术部门提供工程物资需用量、施工计划,技术部门和物资部门在对施工计划中涉及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详细核对的同时,应对其进行阶段性汇总[3]。

(1)项目的实际情况,如仓储转运费用、资金成本和存储情况等。

(2)保证施工的正常供给。

(3)调研物资市场的情况,预测物资价格的走势,并将其作为采购资金使用计划的参考。

(4)物资采购计划数量的确定,需要控制在物资需求总量之内,可调整数量,应编制质量标准清单,标明采购方式和供应商等。

3 限额控制发料

3.1 限额发料的实施步骤

物资部门应清楚发料过程中控制发料中的具体内容;明确限额中的“额”。

明确上述定义后,方可顺利开展限额控制发料工作,以确保工程项目的物资消耗的合理,最终实现工程项目成本管控工作的提升。

(1)物资部门运用的物资管理软件中包含“单项工程”的设置,在提交的发料单中标有单项工程的单据,管理软件将分别纳入对应的报表中,形成单项工程物资消耗报表、月消耗报表(工程)和消耗汇总表(工程)等。上述报表是对项目中的单项工程控制的重要体现,软件能够将工程中的单项工程进行详细分解,主要参考施工现场的情况和工程项目规模来进行(以物资管理软件的单项工程示例)。

(2)限额中的“额”指单项施工工程的材料消耗量[4]。

3.2 实现限额供料

(1)项目部工程部门根据各参建单位的施工任务单安排各项工程任务,计算出每一阶段各项任务的物资消耗数量。

(2)物资部门在进行账务统计过程中,应按照核算中单项工程的应耗数量填制,经过管理软件的自动处理,实现对工程物资消耗的监控。

由于物资管理软件中可将各单位、分项工程的物资消耗的具体数值录入,并根据内部“用量分析”将每个单项工程的实际使用量、设计量和施工需用量进行对比,是实现限额发料动态管理的重要体现。

3.3 明确参建单位任务

商务部应与施工单位签订有效的劳务合同,根据项目施工设计和进展情况,定期下发施工任务单,引导各参建单位明确自身工作任务。

3.4 施工物资消耗核算与管理

物资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施工物资消耗核算,是降低工程成本、做好施工现场管控的主要手段。当前,各公司均已建立适合公司发展的物资核销制度,可根据公司项目物资管理特点,从建立物资动态台账、编制物资核销报表等方面,具体记录项目部的物资核销过程,可有效把握和掌控当前项目施工中物资的耗用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成本的关键原因为施工队伍的物资节超计划,各项目部应根据相应的要求和表格,对施工队伍物资的用量进行有效统计,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例如,搅拌站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用料数量大、集中等特点,是物资数量管控的重要场所。搅拌站承担原材料加工,以成品混凝土的形式运往各施工地点,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经验,可对搅拌站进行核算,确保实现对各参建单位物资消耗的限额控制。

通常情况下,可将搅拌站作为库,将运输到搅拌站的材料作为结存,并设定具体的时间。在该时间段内搅拌站发出的混凝土量输入物资管理软件中后,向各单位开具混凝土料单。软件通过工作人员输入的材料配比,确定目前搅拌站内的外加剂、砂和石等材料的结余量,明确搅拌站内的材料消耗和实际库存情况[5]。

4 物资消耗定额节超分析

物资核销工作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物资消耗结算分析方面,对工程项目、分项工程、参建单位的物资消耗情况进行最终或阶段性总结,可通过物资的对比分析,查找物资消耗超出计划的原因,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改进。在分部、单项工程划分的过程中,应将参建单位的任务量与物资计划进行匹配,实现二者的统一[6]。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可将桩基作为单独的分解工程,由各参建单位独立完成,参建单位和分解工程可同步进行限额工程,若由多个参建单位完成,相关部门需要将其与各参建单位对应的任务进行二次分解[7-8]。

工程项目阶段性物资节超分析通常情况下按月进行,查找超出计划物资用量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形成最终分析报告[9]。项目部完工核销后,针对每个完成施工任务的参建单位,与已完成的工程项目物资的最终对比、分析、评估。

5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物资核算、核销和限额发料是基础性工作,是实现项目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保障。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物资使用情况与成本管控相关,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物资部门应制定有效的物资核算、核销和限额发料的策略,优化物资管理水平,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推动公司精益化管理发展。

猜你喜欢
单项工程核销限额
浅析移民单项工程竣工验收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以黄河拉西瓦水电站为例
关于单项工程全过程管理的研究
森林法修改下放采伐限额审批权
用友U8V 10.1应收款管理模块中“核销”操作的探讨
国务院关于全国“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批复
用友ERP-U8单据核销处理分析
支付限额对网购毫无影响
施工企业单项工程核算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
浅谈煤矿单项工程监理工作中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
实例分析代建制项目变更授权限额值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