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

2021-04-12 16:14王少妆綦林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创业意愿人格特质比较研究

王少妆 綦林

摘 要:针对华南农业大学的本科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有效样本525个,并运用分组差异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是否存在人格特质差异,以及在哪些人格特质上存在差异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相比,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更具创新性,具有更大的控制源以及更为警觉。高等教育机构可以转变创业教育内容,通过丰富创业知识储备、注重创业能力培养等途径培养大学生人格特质,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关键词:创业意愿;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3-0136-04

引言

创业是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主要载体,为不同阶层的人提供了社会爬坡的可能性。创业在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创新和创造就业的动力。最近的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问题使决策者们的注意力转向自营和创业活动,以作为国家经济复苏和繁荣增长的催化剂。而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尽管国家有扶持创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强调以创业带动就业,但目前我国大學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还比较低。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而言,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客观需要。

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个人因素(以前的创业经历、个人特征和能力)以及背景因素(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等[1~2]。Mueller&Thomas指出,人格特质因素在创业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3]。Utsch&Rauch对企业家和非企业家这两个群体的人格特质进行调查,研究证明了人格特质是创业的先决条件[4]。Koh将这样的一种先决条件定义为是人们具备创新性、内部控制源等特征[5]。从国内现有文献看,基于创业意愿的视角分析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文献还较少,因此,通过选取人格特质因素进行研究,在人格特质上选择创新性、内部控制源以及创业警觉性,以华南农业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而解释说明具有不同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群体在人格特质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一、理论框架与假设

1.创新性。在一些关于创业研究的基础上,Carland通过研究企业家所具备的人格特质,在试图找出影响创业潜能的人格特质中发现,创新性可能是这些特质中最特殊的创业特质[6]。创新是产生创造性的想法,使新思想成为现实,从而诱发新事物产生的过程。创新便是创造新的价值。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它能够产生新的需求,最终创造财富。因此,创业成功不可能没有创新,创新是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干研究表明,创新性与创业意愿存有相关关系。Smith&Miner的研究报告指出,企业家在解决方案方面希望更具有创新性[7]。Koh在研究中发现创业意愿与创新性呈正相关关系[5]。基于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

H1:与无创业意愿的学生相比,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更具创新性。

2.内部控制源。心理控制源是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对事件的掌控能力,反映了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认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是在他们的控制之下或超过其控制范围。控制源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具有内部控制源的人相信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生活中的一切,认为其取得的成就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行动,而不是外部力量,而这种信念对创业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拥有较高内部控制源的人比内部控制源较低的人更有可能锻炼其创业行为,并对创业成就有着更高的需求。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内部控制源和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学者们的实证结果并不一致。例如,Gürol et al.对409名土耳其和英国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他们对创建一个新公司的意愿,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源和创业意愿之间没有显著关系[8]。而Ang和Hong通过对新加坡的高校学生进行研究,提出了内部控制源可以决定学生创业意愿的结论[9]。同样的,Lee和Tsang的研究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源和创业意愿之间具有较高的显着相关性[10]。基于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H2:与无创业意愿学生相比,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有更大的内部控制源。

3.创业警觉性。创业警觉性是指有特定技能或能力的企业家对获取盈利的创业机会的一种识别能力,它是一种独特的技能,能够感知和处理信息,并且敏锐地发现商机。在创业活动中,创业警觉性意味着能够通过关注创业的信息,提高处理信息和从各类资源中整合信息的能力,并从中发现商机以获得利润。在关于创业警觉性的研究中,Busenitz在其报告中指出,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意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11]。Lim et al.建立了创业警觉性对创业意愿的中介模型,且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意愿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12]。基于此,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

H3:与无创业意愿的学生相比,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更为警觉。

二、研究设计和分析

1.样本和数据来源。样本数据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525名本科学生,其中女生264名,占比50.29%;男生261名,占比49.71%,平均年龄为20.7岁。实证研究分析使用SPSS21.0软件。

2.变量的选取和衡量。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收集,第二部分是关于创业意愿、创新性、内部控制源和创业警觉性这4个变量的五点李克特量量表,从“同意”到“不同意”共五种程度的选项,依序给予1—5的评分,测量方法分别来源于Li?觡án Chen[13]、Mueller[14]以及Kaish 和 Gilad[15]。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各个变量题项的平均数均远大于标准偏差,由此可以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不高,可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3.分组差异检验。量表中衡量创业意愿的得分越高(最高分数为20分),表明个人具有较高水平的创业意愿,而得分越低(最低分数为4分)则表明个人的创业意愿程度较低。采用聚类分析将525名被调查者分为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从表2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中可看出,创新性、创业警觉性和内部控制源的p值分别为0.003、0.004、0.002,在5%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即本文所做出的假设均成立。这说明与没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相比,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创新性更强、更为警觉以及更大的内部控制源。

三、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相比,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更具创新性,控制力更强,对创业有更高的警觉性。由此可见,创业意愿与某些人格特质是显著相关的。大学生是潜在企业家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者都强调了创业在创造社会和企业财富中的重要性,创业精神是国家竞争力和增长的推动力,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对创业活动的认知。此外,考虑到人格特质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机构可以转变创业教育内容,让创业教育创造性地扎根,以鼓励学生创业,培养企业家精神。

创业教育是教育者对学生以及学生生活的预期干预,为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做好准备,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创业技能、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活跃在商业界,迎接各种挑战。若干研究从短期和長期的角度强调了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积极影响,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额外能力,用于创立新公司,而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更有可能在毕业后立即开始创业活动。

创新性、内部控制源和创业警觉性等人格特质是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学到的个性特征,教育在创造和促进创业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可以通过提供创造和管理企业所需的知识和必要技能等支持,并创造有利于培养企业家的有利条件,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创业精神。

1.丰富学生创业知识的储备,培养创业警觉性。通过教授入门和高级创业课程(如讲座、企业家的现场视频等)来加强创业教育,传授学生关于职业和劳动力市场的知识、经济和金融文献、商业组织和经济过程的专业术语等,使学生获得创业基本知识,提高个人在创业信息方面的敏感度,以培养其在创业活动中的创业警觉性,进而提高其创业意愿。

2.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内部控制源。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写作、创业演讲、商业案例分析等活动,锻炼学生与人沟通、现场演示、目标规划、团队合作以及在实际中利用商业机会等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其内部控制源,而内部控制源经常被用作预测企业家精神,因为个人相信未来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创造的,进而他们更倾向于在取得预期成果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并坚持下去,这反过来又有助于建立一个企业并保持成功。

3.强调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培养创新性。通过建立高校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与相关企业合作,使学生能积极参与现实生活中的创业环境,并为学生提供专家的建设性反馈。现今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使经济发生变化,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创新性亦将是关键的优势技能。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将知识积累、创业能力综合应用于现实的创业环境,不断地创新创造,让学生在现实体验中培养其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范巍,王重鸣.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5):1087-1090.

[2]  李小玲,何桂美,叶平浩.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评述[J].学习与实践,2015,(6):45-51.

[3]  Thomas A.S.Culture and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A nine country study of locus of control and innovativenes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1,(1):51-75.

[4]  Utsch A.,Rauch A.Innovativeness and initiative as mediators between achievement orientation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0,(1):45-62.

[5]  Koh H.C.Testing Hypotheses of Entrepreneurial Characteristics:A Study of Hong Kong MBA Students[J].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1996,(3):12-25.

[6]  Carland J.W.,Carland J.A.C,Ensley M.D.Hunting the Heffalump: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Dimensionality of the Carland Entrepreneurship Index[J].Academy of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01,(7).

[7]  Smith N.R.,Miner J.B.Motivation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success of technologically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J].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1983:488-495.

[8]  Gürol Y.,Atsan N.Entrepreneurial characteristics amongst university students:some insight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urkey[J].Education&Training,2006,(1):25-38.

[9]  Ang S.H.,Hong D.G.P.Entrepreneurial spirit among East Asian Chinese[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0,(3):285-309.

[10]  Lee D.Y.,Tsang E.W.K.The effects of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background and network activities on venture growth[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J].2001,(4):583-602.

[11]  Busenitz L.W.Research on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sampling,measurement,and theoretical issue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6,(4):35-44.

[12]  Lim W.L.,Lee Y.L.,Ramasamy R.Personality,prior knowledge,social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 as mediator[J].Glob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Review,2015,(2):538-548.

[13]  Li?觡án F.,Chen Y.W.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Application of a Specific Instrument to Measur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0,(3):593-617.

[14]  Mueller S.L.Gender gaps in potential for entrepreneurship across countries and cultures[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2004,(3):199-220.

[15]  Kaish S,Gilad B.Characteristics of opportunities search of entrepreneurs versus executives:Sources,interests,general alertnes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1,(6):45-61.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525 effective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group difference test and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were used to study whether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trait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and what personality traits were differ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who are willing to start a business are more innovative,have greater control and are more alert than college students who do not have the will to start a business.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n transform the cont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college students by enriching the pool of entrepreneurial knowledge and cultivating entrepreneurial ability,so as to enhance their willingness to start a business.

Key words: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college student;personality traits;comparatire study

[責任编辑 百 合]

猜你喜欢
创业意愿人格特质比较研究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广州大学学生人格特质对锻炼动机的影响
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
基于ISM的成教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