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震:为每一尊兵马俑拍照建档

2021-04-12 03:19陈皓
新青年 2021年2期
关键词:陶俑兵马俑指纹

陈皓

少年立志,缘定最棒的工作

赵震出生于1976年,是陕西西安人,父亲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工作。小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兵马俑的故事。

赵震1997年参加工作,紧跟父辈的脚步,成为一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队队员,终于有机会来到日思夜想的兵马俑坑,用摄影的方式记录秦兵马俑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的精彩瞬间。他白天在秦陵工作,晚上常常带着妻子绕着秦陵遛弯,哪怕是刮大风下大雨,他也要到秦陵走一圈,哪怕只是来跟“爷爷”打声招呼,心里感觉才踏实。他非常自豪地跟妻子说:“我很庆幸,拥有了全世界最棒的工作。”

大展秦风,为秦兵马俑办理身份证

赵震从小与兵马俑缘分深厚,在他眼里,兵马俑不是普普通通的陶俑,而是有感情、有血脉延续的2200年前的祖先爷爷。第一次给兵马俑拍照时,他感觉自己就是来拜谒祖先的,透过镜头看着他们的眼睛,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他心怀敬畏,小心谨慎地按照工作流程要求去拍摄,没有太紧张,顺利完成了任务。

兵马俑是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金字名片。为了再现我赳赳大秦风貌的国宝,赵震正在干一件大事:给秦始皇陵兵马俑拍摄高清身份证件照片,建立电子档案。兵马俑千俑千面,每一尊陶俑都需要有一份独一无二的文物档案,所有文物档案的总和叫文物总账。它像一个户口本,家里人口变动就要进行更新。每一尊俑的现状及其变化,都要有详细记录。如果有出馆巡展任务,也要记录在册。年代久远的黑白胶片、像素不高的图片,需要进行信息更新。赵震说:“这项工作,就跟国家人口普查差不多,就是为每一个秦俑办理身份证。”兵马俑的身份证跟居民身份证是一样的,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住址和公民身份证号等几项内容。

赵震注重工作神圣感和仪式感。每次下俑坑前一小时就停止进食,沐浴更衣,穿上最软的鞋、最贴身的衣服,戴着护具,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后,才小心翼翼地下俑坑工作。秉着保护为先的原则,赵震进俑坑时不带相机包,贴身保管电池。冬天再冷,他也只穿单薄的衣服,然后在腰上贴一圈暖宝宝取暖。夏天,俑坑里温度达到40摄氏度,温差又大,汗多得像洗澡,脸上一抹都有盐粒。一个夏天下来,瘦掉十几斤,轻松不稀奇,大家称其“减肥训练营”。

不能摸、不能碰兵马俑,赵震在兵马俑身边站着、蹲着、跪着,或者趴着,不断变换着姿势,根据俑的站位,俑与俑之间的距离,不同时段的采光等因素,找寻每一尊俑最合适的拍摄时间和角度。有的俑隔墙只有10公分,人进不去,连相机也无法进入,只能用高像素的手机,利用语音识别功能拍摄。一天要喊几千声:拍照!拍照!赵震每次进俑坑工作4-6个小时后出来,灰头土脸的,口罩成了黑色的,手机运动软件显示的步数早已过万,回到家倒头便睡,累瘫如泥。

秦始皇陵博物馆开馆40年来,没有闭过馆,为了不影响观众参观,赵震拍摄的时间不固定,大多是零零碎碎的。因为疫情,2020年闭馆一个多月,赵震抓紧拍摄,完成了一号坑的862尊陶俑的拍摄任务。有了这些照片,專家们只要调阅电子档案,就能查到相应兵马俑的各项信息,进行相关的研究。我们一般观众,也能从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等各个方面,了解到秦人的风貌,秦时的文化。

穿越千年,借助工匠指纹与历史对话

秦朝时,冬至是岁首,在新年的开始,拍摄到壮观的景象,意义非凡。赵震选择吉日蹲坑,从下午两点到太阳西落,只为得到满意的“复活”照片。

因为无限热爱,所以执着专注。有一次,赵震花40天的时间,用镜头记录专家们清理俑头的过程。文保专家们用手术刀,每天1毫米1毫米地清理着包裹在兵马俑身上的泥土。当最后的泥土被慢慢拂去,下面的俑头渐渐露出来,脸是白里透红的粉色。第一次亲眼目睹彩绘俑头的清理过程,他的心激动得怦怦跳,请求专家们给他两分钟,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下来。兵马俑英俊硬朗的五官,配上鲜活的颜色,赵震说这是最中国的20岁男人的脸。他将拍到的3000张最美的照片,合成一段短视频,把祖先们化着泥土,穿越时空,告诉我们这里发生过的历史故事,分享给大家。

赵震在拍摄文物秦俑时,像侦探那样洞幽烛微,努力搜寻着兵马俑千百年前遗留下来的痕迹。一次,他在拍照时发现一尊俑的下眼睑上画有睫毛,他惊叹秦人工匠高超的技艺,也感受到工匠在制作这尊俑时所倾注的情和爱,这位工匠雕刻的也许是自己、是亲友,或者是某个恩人,借助兵马俑得到永恒。赵震愿意用自己的镜头将这份情和爱传达出去,希望更多人了解秦文化,了解大中华。

赵震说:“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奇就奇在它总在不经意间给我们震撼和感动。”一天,他给一尊兵马俑拍完照,抬头时目光触及俑的脸部,无意间发现兵马俑的嘴唇上有一枚指纹,瞬间惊呆了。这枚指纹无疑是2200年前,工匠制作兵马俑时留下来的。

工匠指纹打开了时空传输门,历史与现实在此交融,赵震仿佛看到制作兵马俑的大秦工匠一寸一寸地雕刻完成这尊俑,心满意足地端详着自己的作品,就像看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抚着俑的脸蛋,不经意间,在兵马俑的唇上留下爱的印记,然后恋恋不舍地转身离开。而自己刚巧来到同一位置,踩在工匠还留有温度的脚印上,以相同的目光凝视着同一尊陶俑。他好想亲手去触摸一下工匠指纹,但理智告诉他不可以,赵震和制作兵马俑的工匠,通过俑唇边的指纹实现了一场跨越两千多年的心灵对话。

在《国家宝藏》第3季节目中,他讲述了跪射武士俑的故事,他说:“两千年前的秦人已经消失,他们变成了泥土,成为支撑我们站立的大地。他们从未远离过我们,他们那个时代造就的血脉,依旧在你我的身体里奔流着。”赵震把兵马俑坑当作自己的神殿和精神世界,志愿守护跪式武士俑,守护历史,守护赳赳秦风。

猜你喜欢
陶俑兵马俑指纹
像侦探一样提取指纹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出土器物
兵马俑
关于汉阳陵着衣式陶俑制作工艺的探讨
你知道兵马俑的历史吗
西汉彩绘守门陶俑
基于自适应稀疏变换的指纹图像压缩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为何没有女俑?
晋阳开化陶俑 来自地下的北齐人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