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论”视角下《荷塘月色》中叠词的英译赏析

2021-04-12 11:25温家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三美论叠词荷塘月色

温家红

内容摘要:《荷塘月色》是散文家朱自清的佳作,该散文的一大特点是叠词的广泛使用。叠词的使用让《荷塘月色》的意象更加鲜活,加深了语言的意境,增添音韵与形式之美。本文旨在许渊冲提出的“三美论”指导下,以朱纯深和杨宪益夫妇英译本为例,赏析叠词的英译,探究其意境之美、音韵之美与形式之美。

关键词:“三美论” 《荷塘月色》 叠词 英译

1.引言

“真”“情”“美”乃散文之本色。(仲伟合、李明, 2010:103)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其美在于散文的“真”,流露作者的真情实感;也在于散文的“情”,散文或抒情或说理,皆表达作者之感;也在于散文的形,散文的遣词造句,修辞节奏,皆展示散文的形美。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透着诗意的美,他追求散文的真与美,“真”在于描写真事实景,抒发真情实感;“美”在于文辞的富于情韵、清新自然及音乐美感。(萧乡,1981:79)《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融合了“真”与“美”,描绘了一幅恬静悠然的荷塘夜景,抒发作者对安宁和平生活的向往。该文文辞优美,萧乡(1981:84)、于颖(2014:65)和谢晓凤(2014:107)等人指出运用叠词对形成《荷塘月色》语言的“美”,功不可没。谢晓凤曾谈到, 叠词使其散文中的艺术形象更立体、鲜活, 既加强了语意,又突出了韵律美”。(谢晓凤,2014:107)换言之,叠词对塑造《荷塘月色》中的意象,加深语言的意境及形成音乐美感,极为重要。再加上叠词自身带有的形式之美,叠词与诗歌相似,具备意美、音美与形美。因此,本文从“三美论”的视角,以《荷塘月色》朱纯深和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为例,下文简称朱译和杨译,列举出典型叠词的英译,探究其意美、音美与形美。

2.对比中英文叠词

中英文中皆有叠词,叠词是重复某一字或词组成的。汉语中叠词按音节划分为双音节,如:妈妈(AA)、涓涓等;三音节,有冷冰冰(ABB)、飘飘然(BBA)等;四音节,如:利利落落(AABB),咄咄逼人(AABC)、风尘仆仆(ABCC)、土里土气(A里AB)、百依百顺(ABAC)等。英文有bye-bye这类重复同一单词形成的叠词,也有如ding-dong或boohoo改变单词的元音或辅音字母形成的叠词。(张维友,2011:115)由此可见,中英文叠词的构成各不相同,中文叠词的构成方式远比英文多,形成的叠词也比英文多样,中文叠词的内涵也相对更为丰富。中英文叠词在涵义多样性、节奏及结构的差异对叠词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带来一定的困难。那么英译叠词时,传达其意义,以及叠词构成的意境之美是极为重要的;中文叠词,因重复某一字或词,读来有节奏感,英译时翻译出叠词的节奏感,即音乐美感,亦是非常重要的。中文叠词独特的形,英译时达到形象相同,难度较大,英译时需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进行处理,更好地传递中文叠词的形象之美。

3.三美论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译作多达六十本,获得“北极光”杰出文学奖等,并从多年的诗歌翻译实践中总结出“三美”论,为诗歌翻译的至高标准。“三美”来自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中提及的意美感心,音美悦耳,形美养目。由此,许渊冲将“三美”运用于毛泽东诗词的翻译,并提出意美为传达原诗的内容,音美为保留原诗的押韵,形美为保留原诗的形象。(许渊冲,1979:9)也就是说,译诗要传达原诗意境之美,即原诗的涵义与情感,音美即原诗的韵律节奏之美,形美即原诗歌的长度与结构之美。同时也论及“三美”之间的关系,即“意美”为首,“音美”次之和“形美”更次之,(许渊冲,1987:70)作为三美论的补充。译者应努力做到三美,若不能,则应尽量保留原诗的“意美”与“音美”。之后,三美论指导诗歌的翻译,也成为诗歌翻译的重要原则。由上述可知,《荷塘月色》中的叠词,亦具“三美”,下文将从“三美论”的视角去赏析叠词的英译。

4.三美论下叠词的英译赏析

《荷塘月色》共有27处叠词,主要是双音节与四音节叠词,如:悄悄、渐渐、曲曲折折、迷迷糊糊等。运用叠词是《荷塘月色》语言的一大特点,眼观其形式之美,耳听其音乐之美,心感其意境之美。英译时,“三美”的传达固不可失,许渊冲认为“三美论”中,意美為先,之后依次是音美与形美,下文以此为序,举出典型译例,赏析朱纯深和杨宪益夫妇对叠词的英译。

4.1意美

许渊冲提出的三美论,“意美”为第一位的,意美可分为“意义美”、“意象美”和“意境美”。(王学文,2016:146)意思美是诗歌表层意义之美,意象美是诗歌描绘的景物画面之美,意境美则是诗人情感与景物交融之美。朱自清深厚的语言功底,赋予了《荷塘月色》中叠词的“意义美”、“意象美”和“意境美” ,下面从“三美论”视角,赏析叠词英译的意美。

例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朱译: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 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

杨译:As far as eye could see, the pool with its winding margin was covered with trim leaves...

赏析:朱译和杨译皆把“曲曲折折”译为“winding”,牛津词典中释意为“having a curving and twisting shape”,可生动形象地向译文读者描绘出作者一眼望去,弯弯曲曲参差不齐的荷塘景象,传递出意象美。“田田的”朱译为“silken”牛津词典中释意为“smooth and gentle”,杨译为“trim” 释意为“neat and well cared for”,句中的“田田的”是形容荷叶鲜碧的样子,朱译更准确地传达其意义。朱纯深与杨宪益夫妇的译文皆是上乘之作,对比而言,朱译更准确传递叠词的含义,向译文读者描绘出荷塘全景的风貌,传递原文的意思与意象之美。

例2:……阴森森的……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朱译:...frighteningly dark...although the moonlight is not more than a thin, grayish veil.

杨译:...terrifyingly dark...although the moonlight was pale.

賞析:原文中“阴森森的”运用通感,实则体现作者内心的感受,朱译与扬译的翻译方法相同,皆保留通感的修辞手法,将作者的情感融于景物之中。对“谈谈的”的英译,朱将月光描绘为薄薄的,浅浅的灰色面纱的样子,给予译文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仿佛身临其境,并且与前面“阴森森的”形成对应,也衬托出作者此时开朗的心境,可谓是展现出原文的意境之美。杨处理得较为简单,译为“pale”,牛津词典中释意为“light in color; containing a lot of white”,译文简洁明了,译出月光浅浅谈谈的特征,但略显直白,略失原文的意境之美。

例3:……脉脉的流水……

朱译:...the exquisite water...

杨译:...the softly running water...

赏析:此处“脉脉的流水”,课文注释,“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吴辽,1992:17)朱自清笔下的流水是静静地流淌着的,又用拟人手法,表现这流水对作者表达着情意。再看朱译为“exquisite”,牛津词典解释为“delicate and sensitive”,拟人化地描绘出流水的雅致与细腻,体现出作者对流水的喜爱,但没有译出流水安静的特点;杨译中的“softly”描写出轻柔地流淌的水,突出流水安静柔和的特点,没有译出流水的脉脉含情。可见杨译表现出原文的意义与意象之美,朱译则融入作者对流水的喜爱之情,融情于景,展现出叠词英译的意境之美。

4.2音美

“三美论” 中,许渊冲将音美置于第二位,翻译诗歌须在保留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匹及原诗的音美。总所周知,汉语诗歌的音美在于押韵;英文诗歌的音美在于节奏与押韵。英文诗歌的节奏是建立在语音之上的,由音步形成的,音步是至少2至3个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组合而成,如杨抑格、杨抑格等(孙燕兰,1997:30);英语诗歌的押韵, 常见有头韵、尾韵、辅韵和谐音韵等。叠词,重复某一字或词组成的,不管是双音节叠词还是四音节叠词,读来具有节奏感。朱纯深和杨宪益夫妇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再现文中叠词的音美,下面从“三美论”视角赏析叠词英译的音美。

例1:……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

朱译:...was patting the son, Runer, sleepily humming...

杨译:...patting Runer and humming a lullaby to him...

赏析:首先来说,杨译的“patting”和 “humming”皆以“ing”结尾,有相同的发音,中间用“and”连接,前后结构对仗,读来也有音韵之美,但省译“迷迷糊糊地”,译文与原文描绘的画面感有一定的出入。朱译则未保留原文的音美,将“迷迷糊糊地”直译为“sleepily”,准确传达原文所表达的意,构成与原文相同的意象,给译文读者带来相似的阅读想象。“三美论”认为“意美”是第一位的,从这个角度看朱译虽未传达原文的音美,但准确描绘出原文的画面,保留其“意美”。从“三美论”角度观之,杨译虽更具音韵美感,但朱译更贴近原文所表之意。

例2:……蓊蓊郁郁的。

朱译:...in a lush, shady ambience of trees...

杨译:Trees grow thick and bosky...

赏析:从意美的角度来看,朱译与杨译皆描绘出荷塘四周树木蓬勃茂盛的样子。再从音美的角度观之,朱译运用辅韵,lush的音标[l?蘧?蘩]与 shady的音标[?蘖?蘩eIdi] 皆重复[?蘩]的发音,构成英文的音韵之美;杨译 thick的音标[θIk] 和bosky的音标[?蘖b?鬑ski],也是同样使用辅韵,只是[?蘖b?鬑ski]中的[k]在实际发音中被浊化,发[g]的音,读来音韵之美稍有欠缺。

例3:……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朱译:...merely in sketchy silhouette...

杨译:...loomed distant hills...

赏析:朱译将“隐隐约约的”译为“sketchy”描绘出远山,模模糊糊的轮廓之美;杨译为“loomed”描写出耸立于作者之前,忽隐忽现的远山景象,两位翻译家均译出原文的意象之美。再从音美的角度出发,朱译运用头韵,sketchy与 silhouette词首为相同的发音,英文读者读来有音韵之美,扬译则未考虑译文的音美,从这个角度来说,朱译更胜一筹。

4.3形美

三美论中,许渊冲把形美置于第三位,在达到“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达到形美,并指出“三美”是最高标准,做到“三美”可使读者好之。(许渊冲,1987:70)由此可见,“形美”是达到“三美”极为重要的一步。在许渊冲看来,“形美”可从诗句的排列整齐、运用重复与平行结构等方式实现。下面将主要从“形美”的角度,赏析两位翻译大家对叠词的英译。

例1:……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朱译:...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

杨译:...as the closely serried leaves bent...

赏析:原文中有“肩并肩”和“密密地”两个叠词,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荷叶茂密的景象。朱译中“standing”巧妙地将荷叶拟人化,更加鲜活了荷叶的形象,再重复“shoulder”一词,再现原文叠词的形式美,读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感,可谓是达到“三美”的佳译。杨译,将“密密地”直译为“closely”,“肩并肩” 译为“serried”,意为密排的、密集的,准确地描绘出原文中荷叶繁密的景象,“bent”拟人化地译出荷叶被微风吹得弯着腰的模样,整个译文完美再现原文的意象之美,译文未达到音美与形美,从“三美论”视角,较于朱译稍稍有些欠缺。

例2:……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朱译:Around the pond, far and near, high and low are trees.

杨译:Far and near, high and low around the pool were trees...

赏析:原文中“远远近近”与“高高低低”是四音节AABB型的叠词,眼观之,整整齐齐,具有形式之美;耳听之,节奏感强,具有音乐之美;心思之,能浮现远近高低皆是树的景象。朱译与杨译皆把这两个四字词,译为“far and near”与“high and low”,对照工整,属于英语中的平行结构,译文皆具形美。同时,far和near,high和low都是重音,重音在奇数音节上,构成杨抑格,读来节奏轻快,具备音美。再看词意,完美地译出原文的远近高低,可谓是达到“三美”的优秀译文。

5.结论

叠词是《荷塘月色》语言的一大特色,为文章增添了意境、音韵与形式的美感。朱纯深与杨宪益夫妇皆是翻译大家,译文为大家津津乐道,本文从“三美论”视角赏析两位翻译家对叠词英译的处理,可见译文翻译出意境之美则为佳译,若能同时兼备音美与形美,可谓是绝佳的译文。中英叠词结构、音韵与涵义丰富性的差异使得译者难以实现叠词的完全复制和再现,要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获得同等或类似的审美体验,就要求译者充分地再现叠词的意美、音美与形美,同时发挥译者创造性,采用多种翻译方法,让译语读者感受叠词带给散文的魅力,产生共鸣。由此,“三美论”对散文中叠词的翻译及散文的翻译,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同时促进叠词和散文的“美”和“真”在译文中再现,给译文读者带来更好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仲伟合, 李明. 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2010.

[2]箫乡.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J].文献,1981,79-85.

[3]于莹.对《荷塘月色》中语言艺术的赏析[J].语文建设,2014(11).65-66.

[4]谢晓凤.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08):107.

[5]许渊冲.“毛主席诗词”译文研究[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79:9-17.

[6]许渊冲.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深圳大学学报,1987:70-77.

[7]张维友.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2011(01):115-119.

[8]王学文.论古诗英译如何再现其“意美”——以许渊冲译李白七言绝句为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6(04):146- 150.

[9]孙燕兰.英文诗歌的节奏和韵律[J].职大学刊,1997(03):29-31.

[10]吳辽.流水亦知人意静,脉脉相近不相惊——《荷塘月色》探微[J].中学语文,1992(02):17-18.

[11]Sally Wehmeier.《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第七版.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三美论叠词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荷塘月色
“的”字叠词招聘会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让叠词走进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