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材料、色彩的协奏

2021-04-13 13:03王玲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美术材料生活

王玲燕

【摘要】儿童的内心就是一颗蕴含美的种子,只待合适的养分、环境,就要发芽。生活、材料、色彩均是促成儿童体验美、创造美的重要的催化剂,使幼儿美术活动丰富多彩。在孩子们的手中,这些元素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产生哪些新的艺术突破?在自由的氛围里、开放的空间里,我们将寻找到答案。

【关键词】生活  材料  材料  美术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2-0161-02

幼儿美术课程涵盖绘画、手工、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幼儿感知生活、表达感悟提供了有趣、有益的途径。在孩子们的眼里,生活是一场持续的艺术探索,生活中的景物有着无数种语言,每一种材料都会说话,它们的话在孩子们的手中变为生动的、可爱的艺术生命。

一、采集生活创意促进幼儿大胆想象

(一)生活中的创意源泉

生活给了幼儿观察的眼睛,也赋予他们想象的心灵,我们应当及时觉察并支持幼儿的艺术思考、表现愿望,给予鼓励和帮助。幼儿灵灵看见花店里高高的大花篮,惊讶于它的高度、形式和花朵的美丽,也在纸上画了一个高大的花篮,并得意地向大家展示“我种的花朵”。教师以此为契机鼓励幼儿思考:花朵还喜欢开在什么样的花篮里?你想设计什么样的花篮?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希望,设计描绘了圆形、方形、单只、双联等各种形态的花篮,并注意色彩的搭配,美术活动“花篮花花”及衍生了纸工花篮、泥塑花篮、金属花篮等创意活动,“系列作品”就此产生,孩子们从平面的花篮发展到立体可拎在手中的花篮,体会到来自生活的、创造的美。

(二)创意来自独特思考

在进行美术活动时,幼儿可能模仿同伴,也会积极创造自己的作品。当灵感来临,他们会采取自己感兴趣的、别出心裁的材料进行创造。例如用颜料绘画,有的孩子画在砂纸上,有的画在木板上,有的画在彩纸上,有的画在深色背景纸上,创造出独特的画质效果,增强了视觉感受,也使材料、活动能够适合不同年龄、经验的幼儿,同时因为材料的使用开放、可变,促进了幼儿自主选择和思考决策能力的发展。以“花篮花花”为例,幼儿继续利用水粉、水彩、油画材料创作出具有丰富质地的作品,使“花篮”的视觉效果更多元化,幼儿体会到一种物体可以用多红形式来表达、表现,尝试创作较为复杂的作品外形、色彩、装饰,有效提升幼儿的自主创想和艺术实践能力。

二、在美术创造中共同成长收获启迪

(一)师幼共成长

1.关于对美术教育的新的认识

美是儿童生活永恒的主题,教育需要美的生活、需要审美能力。我们常说:“绘画是儿童的语言。”在幼儿不能流畅运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们就已开始感知世界中的美,他们通过各种形、线、色等造型要素表现各种感情和想象,最能真实体现童趣童心。

美术学习中,色彩、形态等艺术元素对人的视觉影响很大,刺激人的视觉感受,给人以某种精神作用,其对幼儿的心理、情感的影响来说尤为显著。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婴幼儿一般比较喜欢黄色、橙色、浅蓝、浅绿等较为明快的颜色。在这种色彩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创造力、自信心等方面均较好。因此,引导幼儿感知丰富色彩、大胆尝试色彩的调配使用,能够帮助幼儿发展愉悦、积极的情绪,使幼儿具有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对塑造健全人格有着积极影响。即我们不但要满足孩子追求美感的需要,更应重视审美情趣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

2.幼儿兴趣与能力获得发展

(1)自主自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需要观察、思考,更重要的是想象。如活动“毛笔流淌画”中,由于幼儿手部的控制力差,协调性低,对创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幼儿的色彩感受性在快速发展,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对色彩的感觉、运用,这个过程必然是快乐的,对美的体验是深刻的,有助于保护和持续幼儿的创作兴趣。幼儿媛媛喜欢流淌画,在探索颜料流淌方向的过程中,不断观察流出的色条、色块像什么,并添加辅助部分,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灵动的流淌画色彩丰富、变化多样,能够满足了包括媛媛在内的幼儿的摆弄、操作材料的满足感,并呈现绚丽、朦胧、渐变等多种色彩效果和形象效果,使幼儿对活动充满好奇,乐于探索色彩的丰富变化,享受于美术活动带来的愉快和自信。

(2)丰富的色彩层次有力增强幼儿对色彩的感受能力

幼儿对色彩的感受性在迅速发展,随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认识十几种甚至几十种颜色,由于色彩的交叠融合,变化出更多的颜色如各种明度、深浅不一的颜色,橙色、咖、紫、各种灰等幼儿见过但不熟悉也说不清的颜色,通过美术游戏活动、教学活动、自由探索活动使幼儿和更多的色彩亲密接觸,不但拓展了幼儿的认知,还使幼儿在创作中感受自我的能力,增强信心。幼儿对色彩的感受、把握和运用,增添了美术活动的乐趣,幼儿作品中的用色、画面设计更加大胆、更具创意。

(3)生活激发幼儿运用材料和色彩的个性化表现

幼儿将感受到的生活色彩和形象运用于美术创作中,最大程度地发挥材料的作用。幼儿年龄小,喜欢模仿生活,也创造新的生活形象,他们十分自信于活动,每个孩子都会告诉教师:看我的最棒!我们看到:幼儿利用各色茅根、纸绳、亮片等材料创造的作品效果是多变的、个性化的,作品色块的大小、线条的方向、物体排列的位置差异,以及色彩的变化,都是幼儿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创作性表现,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新方法、新发现的愿望。如“海上的船”是喜欢轮船的幼儿博博采用彩纸、废旧画笔、卷纸、硬纸板等几种不同的材质综合表现的作品,稚嫩的画面富有层次感,体现出幼儿利用多种材料组合创造的构想。

(4)色彩的游戏增强对美的感受、体验和创造能力

歌德曾说:“颜色对于人的心理有一种作用,它能够刺激感觉,唤起那些使人激动、使人痛苦或使人快乐的情绪。”幼儿在丰富、高纯度的色彩表现和色彩的碰撞变化中感受到愉悦的情绪,无形中增进了幼儿对幼儿园集体学习生活愉快的体验,从而更加乐于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激发新的创作热情。经过一周左右的努力,幼儿运用柚子皮、颜料完成了作品“大海”。纯美的蓝色和橙红太阳的对比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几条鱼儿形象和色彩在海洋里都十分出跳,整张作品色彩主体鲜明,对比强烈,极富童趣。

(二)感受与表达

1.支持幼儿的感受、创作、交流和分享

生活经验、充足的材料和大胆的色彩,支持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与同伴的欣赏、交流、分享身边美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在群体中用语言表达,利于个人创作,也十分利于幼儿的创作、交流和分享。

2.发展性地看待幼儿的思考和作品,以及评价

美術创意活动中教师的鼓励、支持非常重要。儿童对美的感受不一,表现方式、过程、结果都不一样,要尊重幼儿个体的经验,关注过程中的收获,支持幼儿创作自己的作品,针对作品提出个性化的肯定和评价,激发幼儿持续活动和创新的兴趣。

3.在生活中欣赏美、感受美,点亮发现美的眼睛

将活动深入到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中,吸引家长与幼儿一起探索美,创造美,让美育走进幼儿与家庭的生活,促进家园合作,提高活动效益。

4.在艺术中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在美术活动“甲壳虫的聚会”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草丛中、动画中甲壳虫和树叶的颜色对比带来的美感,甲壳虫的腿脚动态幼儿很是喜欢,幼儿在创作的时候用藕节表现甲壳虫的身体,并给甲壳虫涂上了心目中最美的颜色,让甲壳虫的脚向不同的方向爬,十分可爱。

教师的思考:

(1)学习来自于对活动的浓厚兴趣。美术教育能培育幼儿心里美的种子,兴趣是激发创美能力的最好老师。当幼儿对美术活动充满兴趣,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得比较轻松,并常有创造性的表现。幼儿有意注意弱,以无意注意为主,教师在设计美术活动的时候应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创造的动力,以有趣的游戏引导幼儿参与活动。(2)极具创意的活动内容、丰富的材料选择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有助于幼儿利用材料完成各种创想。开展各类美术活动,应关注生活,选取不同的材质,如自然物、废旧物、生活用品,与色彩表现相结合,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完成设想,在创作—交流—再创作的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创新能力。(3)对幼儿的个性化表现,教师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并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对幼儿不同个性的理解和接纳体现出教师是否真正尊重幼儿。幼儿的想象力丰富而表现能力发展水平不一,他们的作品往往需要配合语言解释,不能以成人的评判标准仅关注“像不像,美不美”,教师要多听听幼儿自己的声音,才能充分表达作品的意义,发现幼儿对色彩的丰富理解感受,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4)活动内容是不断探索与调整的。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能力的增强,他们需要更多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教师需要在材料的准备设置、空间的调整上更加适合本班幼儿能力与交往的需求,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艺术表现能力和与人交流的综合素质。

美术教育让笔者深感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职业,艺术的海洋是永无止境的,要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适应儿童的需要和发展。今天教师所拥有的“一杯水”,明天就可能成为了“半杯”,教师要做一个永不满足的学习者,必须要有紧迫意识和不断学习的精神动力,不断“充电”,使自己保持合格的“一杯水”状态,方能与幼儿一道徜徉在艺术的海洋,探寻更高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幼儿园美术领域教育精要》[M.]教育科学出版有限公司,2016.02

[2]张念芸.《幼儿园美术教育资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03

[3]胡立涛,胡行娜.《幼儿创意美术游戏》[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7.3

[4]陈金菊,滕忠萍,刘英.《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05

猜你喜欢
美术材料生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最美材料人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