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县:乡村振兴强举措 接续奋斗开新局

2021-04-13 16:52陈万民
老区建设 2021年23期
关键词:监测

建万亩有机蔬菜基地、打造中部名优茶产区和南部高山生态有机茶产区、建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推动实现田间到餐桌无缝对接……今年以来,铅山县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强化举措、全面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扎实,取得了良好开局。

用好“三套机制” 扛实政治责任

“铅山县按照‘三弱二多一不强’的要求,通过乡村申报、县级公示、报市级审核,层层筛选,严格把关,确定了省、市、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并按照‘全覆盖’‘无缝对接’要求,向12个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13个‘十三五’脱贫村、3个红色名村、3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派出了31名第一书记和50名驻村工作队员。”铅山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夏财福说。

铅山有“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12个,市定重点帮扶村11个,县定重点帮扶村13个,脱贫户5650户16607人,“三类”监测对象333户999人。铅山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和视察江西时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严格落实“四个不减”要求,健全完善并充分用好“责任、帮扶、考核”三项制度,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各级党政“一把手”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协调、亲自督促落实、亲自问效把关,串紧压实责任链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铅山立足县情,向没派驻第一书记的行政村选派了155个乡村振兴工作组,继续强化落实县级领导挂乡、县直单位帮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驻村、结对帮扶干部包户的“挂乡包村”制,2200余名各级干部继续跟踪帮扶脱贫户,并为333户监测户安排干部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确保了每一户监测户、脱贫户有1名干部结对帮扶,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的帮扶工作机制,推动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铅山县进一步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在重、难点工作推进时期“一周一调度、两周一排名”的工作机制,对工作进展缓慢、排名靠后的单位“约谈”。开展常态化的各行业主管部门联合下乡督导,县委办、纪委、组织部不定期下乡督查。今年以来,共开展督导督查8批次,发现并督促整改落实各类问题200余个,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迈好“两个步子” 促进质效提升

12月9日上午,铅山县湖坊镇吴家村龙里正在打造的千亩金银花基地现场,“铅山县新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琴仙带着工人们趁着晴好天气忙着锄草、整地、打垄、覆膜。“我们合作社与安兰村、中李村、吴家村等八个村建立了300亩联营金银花基地。目前,在全县种植金银花、白芨3000多亩,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增收贡献了绵薄之力。”任琴仙介绍说。近年来,铅山坚持把兴产业、促就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增强发展后劲的重点工作。

抓好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铅山注重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以“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在葛仙山大道沿线建设万亩有机蔬菜基地,打造中部名优茶产区和南部高山生态有机茶产区,在南部山区建设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推动实现田间到餐桌无缝对接。与此同时,铅山大力实施“产业提升”行动,做大做强河红茶、红芽芋、有机蔬菜、中药材特色产业集群,推动集群发展效益,构建“两红一药一菜”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年度安排产业项目60个,金额3717万元,占项目资金总量的52.09%,产业帮扶项目带动了2591户脱贫户、监测户户均年增收980余元。

抓好就业帮扶,拓宽增收门路。铅山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帮扶干部等力量,定期动态监测脱贫户和监测户就业信息,掌握就业岗位和务工收入情况,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动态管理台账。截至11月底,创建就业帮扶车间19家,吸纳脱贫户、监测户81人;合理使用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开发公益性岗位、扶贫专岗2498个。通过鼓励外出务工、本地就业,发挥公益岗位、就业帮扶车间等的作用,2021年,实现了7823名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业(其中省外务工2669人,省内县外公务517人,县内务工4637人),较上年增加6个百分点。按需分类开展就业培训,开展了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岗前培训等,共培训234人次。

守住“一条底线” 落实帮扶政策

“这是给你新办好的慢性病卡,你要收好了。”12月8日,在铅山县石塘镇彭村村边缘易致贫户廖天英的家里,驻村队员将一张慢性病卡交到了她的手中。在走访过程中,驻村干部了解到廖天英的慢性病卡未办理,主动收集好她的相关材料,立即到相关部门为其办理好了慢性病证,廖天英拿着慢性病证,不住地感谢党,感谢帮助她的人。铅山按照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要求,全面衔接做好各项帮扶政策的优化调整,做到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

铅山先后于5月、8月、10月组织开展了3次巩固脱贫成果大排查,以“村村过、户户筛”的“地毯式排查”方式,确保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等基本保障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按照“初步筛选、村级申报、部门比对、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公告标识”等程序,2021年累计新增纳入监测对象45户132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户落实了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并“一对一”安排结对帮扶干部进行跟踪监测、帮扶。

铅山在扎实做好脱贫对象、监测对象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同时,对疑似存在住房安全问题的非脱贫户、突发自然灾害家庭住房进行排查和鉴定,按照应改尽改原则,造按要求规范有序推进危改工程。2021年,全县共排查鉴定危房数量11户,投入资金18.7万元,对11户监测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困难残疾人家庭等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实施危房改造。全县共投入2444万元实施引水工程项目10个,受益人口达到5.4万人。全面落实鄉镇与学校教育资助政策双负责制,全年共资助学生4673人次,发放资助金共计376.66万元。出资1662.94万元,为24820人脱贫人口、城镇贫困人口等参加基本医保,购买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截至目前,累计报偿总人次数7210人次,报销4654.89万元。组建98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全县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数14889人。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去年的每人每月47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515元。1至11月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生活补贴3681人,发放护理补贴3907人,共发放资金484.566万元。临时救助2309人,发放救助资金298.848万元。以脱贫户、监测户和农村“非贫低收入户”为参保对象,按照每人每年50元标准为全县18000名农村人口购买了2021年度防贫保险,成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和防止返贫致贫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陈万民,铅山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曹高明

猜你喜欢
监测
国家乡村振兴局:超过60%的搬迁监测对象消除了返贫风险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卫星物联网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探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地下水动态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