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创新素养培养探究

2021-04-13 22:20张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0期
关键词:创新素养互联网培养

张丽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通常对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准确地把握住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通过互联网具备的优势促进数学教学模式创新,以激发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丰富性与趣味性,从而为小学生后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数学  创新素养  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0-0055-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教师需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与资源,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促进互联网相关资源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若教师仍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导致教学氛围的枯燥乏味,而且还会使学生出现相应的逆反心理以及排斥心理,这就会影响到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构建。基于此,数学教师需注重互联网的运用,突破传统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各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的同时,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一、互联网下小学数学创新素养的培养意义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界定版本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其通常能归纳成:保证小学生可以明白数学的价值,促进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观察事物、推测事物、尝试事物、思考事物、计划事物的兴趣生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以促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形成相应的情感体验,并形成通过数学知识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素养培养,还能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进行交流,运用数学思想,如变量思想、对应思想、假设思想等[1]。同时,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实现,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进入理想状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相关数学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素质与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为小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需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二、互联网下小学数学创新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数学情境

互联网下,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突破传统化教学模式,运用互联网创设相应的数学情境,以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深化知识体验,体会到数学知识具备的奥妙[2]。除此之外,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能通过信息技术使抽象化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时畏难情绪的降低,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例如,在“圆”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通过课件呈现实际生活中的“圆”,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遇到的现象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奇妙,以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同。当学生融入到课堂后,数学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呈现“圆”折叠的动画,以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同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观看动画当中的人物是怎样通过圆规进行畫圆的,并引导学生依据动画情节实施分析讨论,最后让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通过圆规进行画圆的方法。在学生对于圆心、直径、半径进行认识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也能通过动态图指导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都能保持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增强学习体验

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学生形成数学素养逐渐成了数学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目标。此时,数学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进行培养,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学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美好,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提高,从而为高效化数学课堂的构建奠定夯实的基础[3]。例如,在对“多边形的面积”开展教学时,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面积、平四边形面积、梯形面积以及组合图面积。学生在对相关面积公式进行学习时,一般需通过动手实践进行推导,其操作活动通常是教学的关键。因此,数学教师应做好相应的引导,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转变传统化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参与中进行合作交流以及深度操作。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习为例,数学教师可通过微机室创建智慧课堂,每个学生所用的计算机是其与教师进行直面交流的有效工具。数学课堂的具体教学中,数学教师可将拼摆、割补的任务发至学生端,而学生接到任务后,则在“画画”的工具栏,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进行操作,学生的操作结果及整个过程都会在学生保存之后发送至教师终端。最后,数学教师可抽查几个出错的学生开展讲解与纠正,这不仅能够使学生自身的参与感得到切实提高,而且还能通过新颖的互动,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从而使学生形成创新素养。

(三)增加课堂容量

小学数学的课堂时间通常是40分钟,数学教材的一个单元的内容通常需分成多个课时开展讲解,想要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许多教师会对相同的题目反复地书写板书,这就使课堂的容量变得较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也无法学到更多实质性的内容。而互联网背景下,数学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技术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以高效率的信息技术促进课堂的趣味性提升,从而使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学习与掌握更多的知识[4]。例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图形和几何,教师在讲解时需在黑板上画图形,这不仅会造成课堂的时间浪费,而且还可能有许多不标准图形,这就会影响到授课效率。此时,数学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时,数学教师可在教学课件上不断切换这三种图形,促使学生精确地分析三种图形的特殊关系。数学课堂的随堂练习中,数学教师可将试卷例题直接扫描至多媒体上,当学生进行自主检测时,可登录自己的账号,进行问题回答,并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回顾。通过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实现了课堂时间的节省,促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四)加快资源流通

互联网下,资源共享已成了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与信息化教学的结合,促`使学生能够在课上与课下可以随时地进行思维分享,以达到共享学习的效果。例如,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于钉钉平台上注册属于自己的账号,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进行分组,以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学习水平都尽量相同。然后,数学教师可将小组的成员都放到钉钉群,让学生进行课上课下的沟通交流,而不明白的问题则由成员代表反馈给教师,以促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的同时,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创新素养[5]。例如,对“圆柱与圆锥”的相关内容开展教学时,数学教师可在钉钉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将课堂的教学目标发到群里,并附加相应的例题与习题。如课前预习的时候,小组长可分配预习的任务,并开展细致的交流与分析,在该过程中,组长可鼓励成员将其搜集到的趣味性知识发送至群里,此时,学生就会产生思维碰撞,并明确其后期的学习主线。当学生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学习后,教师可将教学的重点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发送至钉钉群,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复习,从而使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沟通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相应指导,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合作意识得以增强的同时,促使学生实现高效化学习。

(五)优化家校合作

家庭作为学生接受到综合教育的主阵地,这就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家长在学生实际成长中具备的正向作用。想要使学生形成综合能力,教师就需将学生的生活点滴作为出发点,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提供给家校合作良好的渠道,此时,数学教师可通过科技手段,创建家校之间的联合机制,以家校合作促使学生实现综合成长,并实现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数学教师可向学校的领导申请小班制的家长跟踪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创建家長群,以促使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到子女在校的情况。例如,在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开展教学时,数学教师可通过校园平台构建微信家长群,以此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到子女自身的知识容量,并在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后,数学教师可在家长群中发送家庭作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实施总结反馈,并将教学进度展示给家长,从而使家长更好地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另外,家长还可以在家长群将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告诉教师,将学生近期的进步分享给教师,这不仅能够实现校内外的互相了解,而且还能使学生位于良好学习氛围,实现高效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重点课程,数学教师不仅需认识到互联网具备的教育价值,而且还需在具体教学中,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与认知特点以及数学学科的教学规律,并通过互联网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资源的查漏补缺,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的同时,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沁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2]厉军飞.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创新[J].读与写:上旬, 2019(7):2.

[3]常秀琴.信息化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创新素养的研究[J].明日, 2019(4):1.

[4]李鲜明.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电脑乐园, 2019(12):1.

[5]周义用.关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讨[J].收藏界:名师探索, 2019(2):1.

猜你喜欢
创新素养互联网培养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路径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巧用“应答评价” 发展创新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