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1-04-13 23:20阿斯卡尔江·司迪克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本文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进行具体阐述,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细致分析,目的是优化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课程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044-02

一、引言

站在一带一路的方针视角下,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院校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还是国家对外沟通与交流的本质需求,如今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英语是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逐步凸显着英语学科在国际交流中占据的地位。结合语言多元化发展倾向,英语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的持续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每一所院校都要积极的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而达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目的,具体如下: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全面的文化教学观

长期以来,不管是非英语专业的等级考试,还是英语专业的等级考试,围绕考试题型内容可以明确,英语题目倾向于对学生词汇量和语法掌握程度的考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之下,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相对单一化,仅仅是为了通过相关考试而学习[1]。纵观高校英语教学效果,英语专业的学生可掌握较多词汇量,能够灵活地运用语法知识完成写作以及翻译,然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佳,具备的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并且即便英语专业的学生拥有口语交际机会,可是口语沟通的对象以相同水平的学生为主,无法保障学生和外国文化进行接触,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

教师应该作为高校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拥有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联着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效果,还影响着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提升。处于新的环境成长背景,高校教师普遍存在一个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的问题,我国诸多英语教师缺少海外留学经验,掌握的跨文化知识往往停留在书本层面[2]。对于实际的教学过程,教师更加关注语言教学,淡化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尚未树立学生跨文化素质培养的意识,所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接触跨文化交际知识,可是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效果不够显著。

(三)教材内容选取不当

现阶段因为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拥有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以适应这些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目的,大多数教材的主题选取都和家庭与日常生活相关,没有全方位地进行文化内容延伸和风俗习惯延伸。我国的英语教材编制往往是通过中国学者创作的,和英语母语的编制人员进行对比,中国学者的语言知识相对匮乏,掌握的语言内容比较死板[3],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能被全方位激发。诸多高校运用大学英语教材,分册英语的内容比较广泛,尤其是听力内容、阅读内容和泛读教材内容,更多的倾向于增加学生词汇知识掌握,淡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一)增强自身跨文化意识

新时代自主学习是高校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法宝,可帮助学生夯实原有的英语知识结构,得到全新的英语知识技能。社团作为大学生活动的组成分支,还是学生知识与经验不断积累的途径。大学生要积极的加入英语类型社团,包含英语角活动、英语辩论赛活动,在此期间保证每一个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促进与成长,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4]。我国诸多高校和国外高校都创设留学合作项目,如果条件允许,学生要申请走到国外进行交流,真切地感知当地文化魅力和韵味,一方面可拓展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强化学生跨文化认知,便于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提升。

其一,教师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在网络和多种传媒的日益普及一下,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若就是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挖掘大学生学习潜能[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引导者的工作,组织学生在多种文化中感知和体会,学生发现文化与赏析文化,启迪学生深层次掌握文化背景的思想价值。在课程教学中,应体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彰显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思考学生情绪变化,时刻呈现教师的教学魅力,教师通过对生活的热情和活泼的性格特点,深刻的影响学生学习态度,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感。其二,教师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者。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及时发挥监督职能,教师寻找恰当的时机点拨学生,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学习内容,明确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一方面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另一方面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动态掌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6]。由此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教师充分的监督和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创新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换言之英语教师要和学生交朋友,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掌握学生生理变化特征,尊重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鼓励和赞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行时效性指导,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的学习成绩,由此师生之间可以在课堂学习中畅所欲言,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对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是匮乏的,造成学生和外国人们沟通时产生錯误认知,所以高校英语教师要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把基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传递进行互相结合,教师转变以往的主体身份,作为文化知识,传承者与推广者,诚然这一个目标对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出严格要求[7]。所以高校英语教师要增加自身文化知识储备量,完善自身教学能力,给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与学习的资料,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做好英语课程的开发工作,给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加大力度进行文化知识传递,提高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C890A7D-2E26-4871-8320-2CD606D218A7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高校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围绕教学实际内容,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保证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各自魅力[8]。教师还应积极地给学生推荐英语电影和脱口秀,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热点话题,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和沟通,在文化的熏染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教师应引用实践性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院校开设的一门同时性选修课程,面对的是多个年级与多个专业的学生。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在教师的不断指引下,组织学生加入自主写作学习活动,彰显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密切关联文化知识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拓展学生知识面。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因为选修课程的人员数量比较多,教师要结合学生各自的专业进行小组分配,学生针对感兴趣的话题查找对应的资料,比较我国文化和其他國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给学生创设生动的音频和视频内容,制作信息技术课见,把和文化相关的知识充分呈现在课堂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保证主题演示的质量,不要出现主题学习倾向于形式化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深入的引导和监督,给学生自主选择权利,鼓励学生积极表述自己观点,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英语学习体验。首先是进行主题申报,高校学生围绕自身的兴趣爱好自觉分组,收集英语资料验证主题思想,全部的探究性学习活动都要以教学主线为出发点,保证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着主次分明和结构完整的特征。其次是激发学生队伍合作精神,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积极的帮助学生走出文化误区,不相同的人际交流均属于文化交际的范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完成团队合作精神的培育。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学习过程,在课堂上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要求学生运用英语清晰表达自我思想,适当配合肢体语言,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取得英语教学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引导学生收集我国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内容,感知文化精髓,保证学生自主和积极地领悟文化魅力。鼓励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大学生学习潜能,通过良好的文化语境,强化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肯定感,进而凸显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吕明.英语智慧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潍坊学院学报,2020,v.20;No.113(3):109-113.

[2]蒋敬.结合时事热点,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以抗击新冠疫情时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20(10):209-210.

[3]夏巧华.艺术专业大学生课外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调查和分析[J].知识文库,2019(14):42-43.

[4]徐亮亮.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4):738-739.

[5]王曦,吴青,王珊珊.中医英语跨文化交际课嵌入PBL的教学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7):809-812.

[6]武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立体培养[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9(4):55-58.

[7]林晨健.浅谈外籍教师在培养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作用[J]. 教育研究, 2020, 3(10):97-98.

[8]李文君,吴文英, 赵梦琳.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为例[J].创新教育研究,2019,7(5):7

作者简介:

阿斯卡尔江·司迪克(1983年-),维吾尔族,男,新疆克拉玛依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思政讲师),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C890A7D-2E26-4871-8320-2CD606D218A7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