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2021-04-13 00:44李彦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绘图证书职业院校

【摘要】当前我国职业院校颁布了教育改革新方案,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方向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从而明确出相应的教育途径,基于此我国提出了1+X证书制度,对此项要求进行完善,给予高职学生更高的支持。通过此证书制度,相关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不断对结构的进行调整,在不断转型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创设自身的竞争形式,以此提高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基于此本文对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土建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同时以1+X证书制度为背景,不断地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设定,结合教学方式阐述此证书制度下教学工作的改革思路,以此为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1+X证书  建筑  CAD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TU2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117-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土建工程数量逐渐增多,对于此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上升,基于此多个职业院校创设了土建类专业,以此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且伴随高等教育的转变,高校持续性扩招,让其土建专业人员数量逐渐上升,因此也备受社会关注,但如何能够提升土建工程人才的质量也成为了当前我國职业院校重点研究内容。对于土建工程而言,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缺,让其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规避教学结构的缺失,高职院校人员需要不断调整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去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形式。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土建工程中,教育的难点在于怎样提高人才的质量。

二、“1+X”证书制度的背景、内涵与意义

(一)背景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关职业院校不断开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并且逐步推进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日益深化的形势下,社会经济体系在不断进行调整,其中教育改革纲要的颁布,让职业教育发生了改变,同时是在教育形式上也进行重构。国家教育改革方案颁布后,职业院校启动了1+X证书制度,并且设定了试点工作地点,以此推行我国教育部门相关规定,并且规避了人社部门相关体系的弊端,所以我国对于职业院校的教育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产教融合问题,其次还需结合当地产业的实际需求不断对接专业岗位,通过新兴技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素质的需求。

(二)内涵

我国教育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了新的1+X证书制度,而其中“1”表示的是学历证书的意思,它与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最终专业内容有直接关联,因此我们需要将“1”成为深入学习掌握相应技能的基础,所以整体地位较高;而其中的“X”主要指的是职业技能的等级证书,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对专业内容进行学习,并且结合自身爱好,充分调整自身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从而提升自身考证技能,使其等级逐步提升,具体等级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同时也暗示了学生从1到X的过程,通过此过程为学生自身技能标准打下基础,以此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或者社会需求。

(三)意义

对于土建行业而言,为了让其能与社会标准相接轨,必须不断改变自身体系,以此与时俱进,并且带动教育改革,站在科学的角度逐步满足复合型人才自身对各项技能的需求,提升人才就业概率,降低人才错位现象的发生。为了了解土建工程的岗位需求,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掌握岗位的技能和需求,并且提升自身团队精神,完善协作能力,让学生提升自身能力,达到公开凭证和认定的标准,以此适应社会对土建工程人员的需求,缓解社会土建工作的矛盾。此时出现的1+X证书制度可以带动土建工程发展,并且将其制定成为目标,最终实现产教融合,以德技并修为方向,让人才与职业深度融合,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分析出内在规律,以此确保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让职业人才提升被需求的价值。同时此过程还需建立相应的机制,以此为职业人才探索证书体系奠定基础[1]。

三、《建筑CAD》课程教学现状

(一)国内《建筑CAD》课程教学现状

CAD课程是建筑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属于专业知识的入门基础。此类课程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内容:二维绘图、几何建模、三维建模、施工图纸绘制等。此类课程对于学生后期技能提升具有帮助意义,同时还为后续的土建工程奠定了实操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具体如下:

(1)教学目标方面:即使CAD课程中包含了很多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出现了各类局限性因素,比如说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很难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并且也很难与实际教学环境相结合。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与教学目标不明确存在一定联系,教师相对注重理论教学,而对实践以及新知识与新技术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此类课程在实施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突破局限性,以此培养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基于此职业院校的CAD课程需要进行改革。(2)教学内容方面:当前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灵活应用菜单和工具的能力,以此掌握建筑类绘图的基本知识,并且熟悉软件内部的各类字体和线型应用的需求,掌握每一项内容,熟悉建筑的平面图和立体图,后续再对剖面图和详细图进行了解。但是,缺少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在未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3)教学评价方面:当前,国内已经有部分学校推进了“产学合一”以及“校企合作”的举措,但是并未普及。上述情况,会导致教学评价的结果过于依赖于学校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社会的检验。

(二)国外建筑CAD类课程教学经验

(1)教学目标方面: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一项教学成功案例显示出,我们在进行建筑专业教学工作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未结合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因此在后续学生就业方面出现了各类问题,让其所学到的知识与工作内容相脱离,甚至出现了更严重的现象。因此为了规避此类问题,各大高校开设了建筑CAD类课程让学生对建筑的建设过程进行了解。建筑CAD类课程的融入是当前教育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更能解决建筑行业人才缺失的问题。(2)教学内容方面:为了让CAD类课程更发挥出实质作用,国外还推进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内容,通过相应的改革内容对CAD类课程进行完善,以此充实建筑课程内容,让其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同时也推进了建筑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当前此项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课本教学内容,后续结合了各项模拟实验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3)教学评价方面: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校的宗旨一直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完成此目标的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都会随着改革的进度,不断深化自身教学质量和效率,以此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出有利支撑。目前国外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此项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并且也存在了一系列成功案例,其中被教育界认定的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社会学院”、澳大利亚的“行业参与”以及加拿大的“与社会融合·研究型教学”、日本的“产学合作”等等,以上各类教学制度均对学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建筑CAD》课程改革探索

(一)教学目标改革

此课程在课程改革之前教育的主要方向以系统性知识内容为主,并且教师站在自身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向学生输送此课程的知识点,以此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掌握;在绘图课程时,教师一般会应用绘图软件和相应绘图方法促使学生进行学习,同时此过程还需学生应用自身计算机能力自主完成工程图,以此也熟练了结构设计内容最终以创新意识将图纸以完整的形式表达出来,表达能力是核心教学目标[2]。但是在课程改革之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将其转变成为了职业活动导向,并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素质为基础,以此强化课程目标,再结合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练习,应用CAD软件进行建筑设计和绘图,此过程具有实践的效果。在改革之后学生需要结合教学结构对自身技能进行提升,并且改革也强调了团队沟通问题,因此也需提升学生交流能力,加强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提高教师自身服务意识。在《建筑CAD》课程之中,结合了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培养学生为重点内容,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不断提升学生自身分析能力,最终以创新思维看待土建工程。为了提高学生适应能力,需要注重创新力的培养,以此让学生适应更多的岗位工作[3]。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学校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将1+X运用到改革过程中,在改革之后,教学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自身能力为基础,在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之上还需对比例和表达方面的问题进行掌握,让其对各类图纸的需求充分掌握。在学习此项课程时,还需结合BIM技能进行的等级标准的了解,在满足实际学习的基础之上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比如说正投影、透视投影等等。课程改革工作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系统,并且加大了绘制知识的学习力度,增加了学生对于建筑详细内容的了解,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身思维建设,提高了学生日后工作的适应能力,也为岗位需求奠定了基础[4]。在进行CAD课程学习后,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通过各类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绘图功能,并且结合绘图软件对其进行充实。为了让学生达到实操水平,相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学生了解理论知识,还应该高效结合实践对其学习内容进行深化,反复实践才能提升操作能力。学完此课程后,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与专业实际需求相结合,以此绘制成完整工程图纸,工程图纸作为评分考核的基础。对于建设理论知识而言,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将专业内容与绘图特点相结合,并且站在实际角度出发,更能让学生了解土建工程内容,以此对绘图内容进行学习,同时也加强了建筑工程图的绘制能力。

(三)教学评价改革

考虑到国外的经验,在教学评价改革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通过发布证书的方式,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借助澳大利亚的“行业参与”、加拿大的“与社会融合·研究型教学”,以及日本的“产学合作”等,通过企业实践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无论是任何一个国家,高职院校面对学生的主要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日后生活中可以持证上岗,并且直接對相关项目动手操作。因此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我国应该也规定出全国较为统一的资格证书,以此证明学生自身的能力,才能让其在相应的岗位发挥出实际作用,并且持证上岗也是为了企业应用人才的趋势,所以证书在岗位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1+X”(BIM)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进行《建筑CAD》教学时,应该不断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入新型教学理念,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通过改革工作学生自身知识体系也得到了完善。

参考文献:

[1]刘静静.建筑结构课程在“1+X”(BIM)证书制度下的教学改革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21,24(1):28-32.

[2]孙义刚.1+X证书制度下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建筑识图》课程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7-8+14.

[3]孟晓涛.1+X证书制度下《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砖瓦,2020(12):249-250.

[4]鲁旭荣,邓爽,汪玉容.基于OBE教学理念的建筑CAD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安徽建筑,2021,28(5):121-122.

作者简介:

李彦艳(1981年10月-),女,云南曲靖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绘图证书职业院校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基于HTML5 Canvas绘图技术应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Surfer和ArcView结合在气象绘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