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潜在的教育环境

2021-04-13 00:32成银丝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园区创设幼儿园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前的幼儿园教育是时下最热门的教育热潮,整个社会对学前教育阶段的幼教机构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提出了明确要求,使幼儿园在硬件建设和教育环境的设计上汲取了国内外优秀园区的营造特点和具体布置。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应以幼儿为本,体现出认识上的科学性,彰显出一种现代意识以及最大程度上的传统文化延续特点。本文分别从整体设计、自然材料、环保材料的特点、传统文化教育四个方面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地域环境  原生态材料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141-03

人类的教育活动在古时候就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重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环境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教育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发展,而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产生着巨大的心理暗示,引导着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方向,健康安全的教育环境是环境创设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幼儿园空间环境的创设涉及建筑特点、绿化情况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威曾经指出,建筑有三个要素:实用、坚固、美观。幼儿园的建筑要适合幼儿生活的特点这是不容置疑的,良好的保教环境也是幼儿园必备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保障。幼儿园的园区建筑设计特点和建造构成了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是凸显园区特色的必备条件,是幼儿园的整体环境规划和宏观设计。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主要针对幼儿园的内部空间环境进行设计与布置,它属于幼儿园的软环境,不仅能搭建幼儿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幼儿度过家园之间的合理过渡期,满足幼儿生活和游戏的需求,还能给幼儿提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审美意识养成的潜移默化的活动场所。教育环境的创设目的是使幼儿在园区中能够适时休息、尽情娱乐、寓教于乐,得到舒适的空间环境享受,帮助幼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完成预定的目标。

幼儿园的教育属于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从家庭教育走向学校集体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幼儿逐步融入集体环境的开始。因此,家长希望幼儿园环境优美,希望幼儿园教育资源雄厚。而幼儿园则以鲜明的教学特色和独特的园区布置来吸引生源,在教育环境的创设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投入,致力于追求特色教育。幼儿园内部环境的明显改观,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

一、现状

然而,目前一些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整体园区的设计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室内空间的过度堆砌和整体意识上的杂乱

当前,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和人们重视学龄前教育意识的提高,出现了众多的幼教机构和私立幼儿园,它们打着各种各样的教育特色招牌,形成了鱼龙混杂的复杂局面。

有的幼儿园没有整体规划意识,在办园方向上过分追求园区的装饰种类,不分析考虑自身的优势特点,而是盲目投资,造成园区室内空间环境过多地摆放装饰品、艺术品,教师和幼儿的作品过度堆砌,品种繁多,就如同进入了艺术品展示现场,形成视觉上的杂乱无章,体现不出简洁大方的基本设计理念,人为地造成了繁琐和炫目的感觉,容易使幼儿产生喧闹和过于紧张兴奋的心理,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环保型自然材料的缺乏和对大自然知识理解的匮乏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投资方在投资理念上愈加盲目追求,过度依赖于优秀幼儿园的成熟设计,照搬成品,使一些幼儿园过度追求标准化精深加工的艺术装饰品和玩教具,而忽视应用周围环境所能提供的大量的自然环保材料,脱离了生活中自然材料在园区的布置、设计和应用。地域性环境的特殊物品、传统的手工艺加工物品,都有点少之又少,使幼儿无法体会到生活中周围环境的特点及变化,忽视本地域周围环境中的生活常识,无法欣赏到自然材质在生活中实用、朴实、美观的独特风格,无法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无法欣赏到各种动物、植物的成长特点和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使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错过了无法复制的许多风景。

(三)对废旧材料的过度利用形成的环保知识缺乏

我们提倡对材料的再利用,但废旧材料的成分和污染性、有无气味、对孩子是否构成安全隐患等等知识,在一些园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开拓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废旧材料在幼儿园的教学游戏活动中经常会利用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区域中经常会摆放许多再利用的旧材料制作的教学用具和玩具,有的虽然颜色十分艳丽,但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出气味,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形成危害;有的造型优美,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废旧材料是否安全,是否适合室内环境的摆放,幼儿活动的环境有哪些注意事项,在实际的幼儿园环境创设需要有哪些禁忌等等,都是不够重视的。

(四)传统文化在园区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质在日渐飞速发展的经济大潮中有所缺失,优秀的傳统文化和具有民间特色的艺术作品有所缺失,而社会中不健康的习俗对幼儿的影响较大。如何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如何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培养练好的行为习惯?如何继承文化遗产?对于具有民族精神的历史如何了解?都是在幼儿的启蒙教育阶段要考虑的。

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要引起幼教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教育环境的设计和投资不是体现在建筑外观上的设计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和适应性上。因为教育特别讲究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

环境的影响决定了幼儿的基本性格形成,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国流传了上千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就留下了利用环境的改变来教育后代的实例,“孟母三迁”讲述了战国时期鲁国人孟轲的故事:因为父亲早丧,母亲扶养幼子。母亲为了不让孟轲因为受到环境影响而三次搬迁,以便孟轲受到良好品行的人的影响,最终使孟轲成为一代大儒。“孟母三迁”体现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现代文明发展的今天,良好的教育环境更是有效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提高师生互动效果的理想场所。

二、策略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是如此重要,对幼儿启蒙教育的影响如此之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幼儿园教育空间环境的创设,遵从幼儿利益最大化的特点,在幼儿园环境教育创设方面,在现阶段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设计与期望:

(一)生活化场景的适当再现,有利于幼儿尽快融入到幼儿园新的活动环境中,给幼儿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适感,适应家庭环境与幼儿园环境的对接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空间创设目的和要求,在于符合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观察幼儿是否具有舒适的感觉和兴趣,帮助幼儿度过进入幼儿园的适应期,使幼儿感受到园区活动带来的好奇性和趣味性,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情感发展”[1]的交流,使幼儿能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的游戏和活动中去。

幼儿在入园前体会了家长全方位的关爱,熟悉和习惯了家庭的环境和氛围,为避免幼儿心理方面的巨大反差,教学园区和活动园区要有适当的家庭陈设布置和生活用品的陈列摆放,做到设计上的简洁和舒适,贴近家庭环境的布置和色调,做好幼儿心理上的适应和过渡工作,“适当的柔和明净的纱幔遮挡能够给幼儿带来安全、隐秘的安静空间”[2],使幼儿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这样能够使幼儿之间的交流活动有序进行,适应新的环境和教学要求。

活动园区的布置应以文化气息为主,可以把精致、有趣、具有审美意识的画作和温馨、淡雅的舒适色调的工艺品,作为主要手段,把周期性地更换幼儿作品和教师作品作为辅助手段,在园区环境的设计上更好地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活动、休息和学习的合理环境。

(二)自然型与原生态材料在游戏与活动中的有效利用,园区的布置尽量多采用自然的、原生态的材料和造型,多采用直观的形象和粗加工的物品

自然材料的认识和接触,能够使幼儿欣赏到大自然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美感和享受,是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的途径。欣赏并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具有生命活动的物体能满足和引起幼儿的好奇和兴趣,对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地域辽阔,南北的季节差异较大,物产和资源各具特色,形成了具明显特征的地域性文化的衍生品。引导幼儿了解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和历史,欣赏具有地方特点的自然材料和加工品,使幼儿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生活中的色彩美、材质美,体验熟悉环境中的艺术,增强幼儿对当地文化传统的认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树立幼儿心中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生活中,大自然给了人们大量的吃的、穿的、用的,包括具有生命活动能力的植物、动物、矿物以及经过各种加工的农业产品、日用产品、工业产品,生活中各色产品眼花缭乱,新的产品层出不穷。但原生态的、自然型的事物是幼儿观察大自然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载体,是最能体现出环保意识的一种方式。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布置以自然的造型,季节变化的独特材料展示给幼儿色彩、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的熏陶,给幼儿认识环境特点多一个渠道。

图片资料和多媒体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幼儿了解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渠道,室内环境的布置和幼教活动过程中的玩教具的材料使用,应遵循自然,原生态的材料制作,使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能感受到大自然赐予的礼物和季节的变化。

适当的时机下,你可以带领幼儿走出教室,深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树叶四季的变化、木材自然的纹理、昆虫的生命特征、蔬果的季节特点、动物的独特生活、矿石的绚丽色彩,这些都能够使幼儿体会到一段美丽、好奇、探究的心理历程,激发孩子们观察生活的积极态度。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科学合理使用自然材料,也是严格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避免幼儿健康受到伤害,安全是前提。

(三)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掌握必要的环保知识,在环境布置中让幼儿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提高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我们应该选择适合教学中幼儿活动的旧材料,剔除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废材料,杜绝影响幼儿健康的废旧材料,把环保和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材料使用到幼儿的教学、生活和游戏的环境中去,做到既环保又不浪费的最终目的。

幼儿园教育环境中选材方面应该杜绝污染材料的使用,让孩子远离污染和危险。积极健康的成长是社会和家长首要注意的问题;要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认识和掌握必要的环保知识,正确区分废旧材料的范围和特点,树立真正的环保意识。

“利用空间环境的创设能够培养幼儿基本的审美情趣,有目的的教育是幼儿园空间环境创设利用最大的特点和作用”[3]。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作品的有序陈设,幼儿园教育空间环境的设计既要符合幼儿的活动特点,又要具有整洁大方的设计要素,使幼儿在不断的游戏和活动中通过体会到舒适的空间环境带给其视觉上的舒适感受。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既要有幼儿园空间整体大环境的设计和局部小环境的调整,又要有适当的地域特点,这样既体现了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和适时的活动要求,进行具有当地特点的艺术陈设展示,也体现出幼兒园教育环境创设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常换常新的,是使幼儿充满新鲜感的活动场所。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体现出幼儿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目的就是全身心地为幼儿着想,体会幼儿的感受和情绪,了解幼儿的喜怒哀乐,从而针对幼儿的特点来制订适合幼儿发展的合理规则,使幼儿能积极健康走上启蒙教育的道路。

(四)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欣赏,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幼儿的基本认知和归属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在中华民族统一文化的背景下,各个少数民族又各具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历史延续性。弘扬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当代的优秀典型人物,歌颂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历史,树立正确的民族自信心,发扬民族精神中的真、善、美,确立爱国的思想意识,都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启蒙时期的重要任务。

民族的强大是靠经济建设和教育强国来完成的,人才是国家的希望所在,在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设计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是涓涓细流,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思想意识,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是空话,而是要踏踏实实从实际做起,从幼教开始,从最基本的教育初期入手。

在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设计上,传统文化应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是需要鉴别的,不能过于迷信和盲目,文化的传承需要代代相传,我们应当时刻记住:越是民族的文化越具有世界性的竞争力。在园区空间环境的布置上,应适当选择历史上的名人和优秀的科学家,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等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建立起传统文化的实时教育。

总之,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利用潜在的优秀资源和所处的地域环境特点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影响熏陶,培养幼儿积极健康向上的身心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所具有的最主要的特点,它能够更好地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也是对幼教工作者提出的更高的工作要求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华爱华.新《纲要》与幼儿发展——幼儿园教与学中的儿童发展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56-73.

[2]杨彦.幼儿园环境创设[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杨枫.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成银丝,硕士,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园区创设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爱“上”幼儿园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