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肃南,赏民族风情

2021-04-13 02:20邵岩
百科知识 2021年5期
关键词:裕固族莫拉白马

邵岩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北的咽喉之地,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多民族聚居,闻名遐迩的古丝绸之路就是经此通达西域并远涉西方的。这片广袤、狭长的土地见证了张骞出使西域、苏武牧羊等历史传奇,流传着窦宪“燕然刻石”的丰功伟绩。历经时代变迁,甘肃地区已成为沟通关中平原和西北腹地的重要交通要道,它像一块民族瑰宝,镶嵌在祖国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草原之间,这里生活着回、藏、蒙古、东乡、保安、裕固等多个少数民族。尤其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是肃南一带所独有的少数民族。那么,这里所形成的独具意蕴的多民族文化又呈现出哪些特色呢?

裕固族神话故事—《莫拉》

根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裕固族总人口约为1.4万,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部分居住在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和祁连山北麓的狭长地带,境内群峰屹立,地势险要。值得一提的是,此地虽名为肃南县,但从省内地图来看却接近北端。裕固族的先民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栖息于北方草原的丁零、铁勒和居住在色椤格河及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等游牧民族。8世纪中叶,回纥人建立了回纥汗国。9世纪中叶,回纥汗国被黠戛斯所破,各部四处迁徙,其中一支迁到了河西走廊,并与早先在此定居的回纥部落通婚,从而形成了后来的裕固族。

缘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特性,裕固族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在生产劳动中孕育出了神话故事—《莫拉》。这一神话故事展现了裕固族抵御风雪灾害,并与严酷的自然環境相抗争的民族精神。相传,裕固先民来到祁连山下过着美好生活 ,可是山下常有雪妖兴风作乱,给草原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莫拉是一位英勇的裕固族少年,为了能够降服雪妖,他向爷爷请教,得知只有太阳神才能降服雪妖,于是他自告奋勇去拜见太阳神学法讨宝。在民众和百灵鸟的帮助下,莫拉克服重重艰险 ,到东海拜见了太阳神,讨到了神火宝葫芦 ,并向其守门侍女学习使用宝物的方法。在苦学本领后不久,因担心乡亲们的安危,莫拉只学会了收回方法就匆匆赶回家乡。在乡亲们的助威下,莫拉口中念着“放宝咒”,大喝一声“起”,把神火宝葫芦向空中一抛。只见红光一闪,宝葫芦像一个火球直向雪妖居住的冰洞飞去。顿时,一座大冰洞燃起了熊熊烈火,那个为害千百年的凶恶雪妖被活活烧死在洞中。

雪妖被烧死后,洞里的火光仍燃烧不息。大火一直烧了三天三夜,还是不灭,莫拉十分着急,他怕大火漫开烧毁了森林草原,给家乡人民带来灾难。于是,他下定决心,奋身跳进火光中想用“收宝咒”收回神火宝葫芦,但突然忘记了收纳方法,他只好扑到宝葫芦上压住了喷火口,周围的火渐渐熄了,可是勇敢的莫拉却被大火炼成了一座红石山,屹立在草原边上。这座石山永远热烘烘的,不生树木不长草,把方圆几里地面的冰雪全都融化了。冰消雪化,白杨河的流水增多了,草原的牧草长得更茂盛。牛羊肥壮,人畜两旺,裕固族人民从此过上了平安的日子。每当进山狩猎、出圈放牧,远远望见那座挺拔矗立着的红石山峰的时候,人们都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向英雄的草原儿子—降除雪妖的莫拉致敬。

悲壮凄惨的爱情故事—《黄黛琛》

在裕固族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不仅有历史传说、民间故事,还包括叙事长诗、民歌等多种类型,尤以《黄黛琛》和《萨娜玛》等裕固族家喻户晓的口头文学作品为代表。《黄黛琛》是裕固族最有名的叙事长诗,采取散韵结合的展现形式,其边说边唱的方法一直延传至今。

《黄黛琛》记述的是一位年轻、貌美的裕固族姑娘黄黛琛,不愿接受家族包办婚姻,同勇敢﹑英俊的青年苏尔丹相爱的故事。当时的部落长保尔威意图霸占黄黛琛,强娶其为妾。黄黛琛坚决不从,准备与苏尔丹一同私奔。谁知事情泄露,保尔威派人抢亲。苏尔丹同抢亲者发生格斗,终因寡不敌众被保尔威的家奴打伤。两人苦命相连,哀怨不能永生守望,苏尔丹激愤之下与黄黛琛双双投湖。然而,黄黛琛未死生还,被保尔威的家奴捞了出来,苏尔丹却永远葬身湖底。黄黛琛被劫到保尔威家中宁死不屈﹐受尽折磨﹐终日唱着怀念恋人的歌曲﹐最后还是投井而死。这部叙事长诗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格调深沉,黄黛琛在痛失爱人后,用凄凉婉转的歌声对凄惨命运和强权不公进行控诉,悲剧下闪烁着爱情和忠贞不屈的光辉。

白马人的来历

在甘肃的最南部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称呼如同本族风格一样纯净,谓之白马藏族,亦称白马人或白马族,主要居住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以及陕西省、四川省等地。他们主要信仰为自然崇拜、苯教及佛教等。白马人历史悠久,最早在西汉《史记·西南夷列传第五六》就有记载,“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提及“白马”,人们总是会想起白马王子,或是骑着白马的游牧民族;但白马人之所以称为“白马”,则另有秘辛。

一说白马是汉语叫法,准确说应该是“贝玛”。“贝”是白马藏族的自称,“玛”是兵或军之意,“贝玛”指的是藏兵或藏军。二说白马源于古藏语,汉语意思为“藏族的兵”。传说在初唐时期,一日吐蕃的东征大军与唐朝的军队在九寨沟一带相遇,一场兵刃激战就此展开。最后,这场战役以吐蕃的胜利而告终。奇怪的是,这支打了胜仗的队伍并没有跟随大部队继续前进,而是就地留守。整个东征结束了,大部分的士兵都相继被召回,唯独这支队伍没有收到返乡的号令,被永远遗忘在这片异乡土地之上。1000多年过去后,故乡的绰绰身影在思乡的泪水中浸润模糊。白马人躲在高山深处,过着半农半牧的隐蔽生活。时光荏苒,为了能够永远记住“藏兵”这个特殊的身份,他们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白马”。三说他们是炎帝后裔氐人的一支,这支古老部落历史悠久,但相关记载较为鲜见。

能歌善舞的白马儿女

白马人衣着鲜丽,女子穿着彩色条布拼接的衣裙,裙子上绣着“图腾”花样。小伙子们穿着黑色马甲,镶着一圈五彩的花纹。无论男女,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头顶上的帽子—宽檐帽上插着两根鸡毛。白马人的帽子有一个传说,据说先祖曾被贼寇追击,困顿交加而眠,一只浑身雪白的公鸡鸣叫提醒先祖贼寇埋伏,先祖因而获救,从此公鸡被奉为神物,为表尊重人们在帽子上插以鸡毛。

白马人的祭祀活动很多,农历二月初一杀羊敬神,祈求神灵允许破土播种;三月十五集体设灵祭祖,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平安;四月二十四敬神山,祈求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月十五杀牛祭神,祈求六畜兴旺;七月十五杀牲祭白马土祖,全寨宴饮欢乐;十月十五杀牛祭神,酬神还愿,庆祝丰收。在白马人为数众多的祭祀活动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除夕之夜,欢闹通宵;大年初一,舉行敬火神和作“贡水”的仪式;初三、初四祭架杆,求年内不倒;初五晚上请巫师念经;初六“跳曹盖”,驱灾纳吉。此外,白马人的祭祀活动深受其他兄弟民族习俗的影响。如三月十五设灵台以祭祖,便来源于汉族的清明节。

在众多的民俗中,尤以“跳曹盖”最具特色。“跳曹盖”是白马人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蹈,它与傩文化具有相似特征,表演者往往要佩戴面具。白马人敬奉黑熊神,认为它是鬼怪们最惧怕的神灵,故将面具做成熊头形象,相信这样便能驱鬼逐疫。这些面具一般都雕刻得凶猛异常,龇牙咧嘴,狰狞可怕。有的面具额头上有双蛇盘绕着,或并列几个人头,或配有一对羊角,或插有一条牛尾,奇异古朴。据白马人说,面具的形象做得越凶狠、越让人害怕,就越好。

“跳曹盖”者除了佩戴这种凶猛可怕的面具外,身上还要穿着五彩斑斓的长毛衣服,平添几分“兽气”。舞蹈以手上动作为主,内容主要是模仿熊等猛兽的动作,力争凶猛怪诞。跳至高潮时,还要从火堆上飞身纵过。每至此时,鼓锣齐鸣,群情振奋,甚是壮观。接下来,“跳曹盖”的队伍围着寨子挨家挨户去跳,舞者至少三人,三人以上不限,皆头戴面具,在“咚咚咚”的鼓声和“哐哐哐”的锣声伴奏下激烈地跳跃,最后跳到田边地角为止。据说,这是为了将鬼怪赶出寨外,保一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原始人借摹仿动物、旁人或自然形象,希望获得一种力量,可以驾驭它们”,“打猎的部落在跳舞中象征性地摹仿打猎和打死猎物,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对猎物投上一种魔力”。

2008年,白马人的“池歌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的“池歌昼”一年举行一次,大约在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七演出。“池歌”,白马语为“面具”的意思;“昼”是舞动、跳舞的意思,“池歌昼”指的就是跳面具舞,这是甘肃文县一带白马语的称谓。在文县“池哥昼”的现场,数百名身穿民族服饰的白马人手挽手围成一圈,随着喧天的锣鼓声边唱边跳,沿逆时针方向缓缓移动。其中,几位头戴面具、身披番衣、手持刀剑和牛尾的表演者格外抢眼。随着三眼铳发出巨大的响声,他们脱离队伍进入圈子中间,唱跳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起来。“池歌昼”表演者根据面具、装饰不同,分为“池哥”“池母”“知玛”等角色,通过独特的唱跳形式,表达白马人对原始山神和先祖神的崇拜。白马人相信,通过“池歌昼”祭祀先祖,可以驱邪纳福,保佑家宅平安。

三只眼睛的马王爷

在白马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不给你点厉害看看,就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睛!”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不给你点颜色瞧瞧,就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大意指的是,我也不是好惹的。

据说马王爷姓马,因生来左手掌一个“灵”字,右手掌一个“耀”字,所以又叫灵耀。他的三只眼,有说是如来所赐,有说是与生俱来,这三只眼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阳,是火神的象征,能洞察人心,辨识人间一切善恶。马王爷赤面肝胆,身穿红袍,这红色就代表“火”,而命中火旺,也就容易冲动暴躁,战天斗地,马王爷也就成为正义的化身、奋斗的英雄,他的血液中饱含抗争与自由的激情,寄托了人们对光明与正义的向往。

甘肃文县诸部便戴着“马王爷”的三目神面具表演“池哥昼”。“池哥昼”中所戴面具都是本部族图腾或宗教神的形象。作为白马人的保护神,四川南坪为黑熊部,戴“熊头”;四川平武是反熊部,戴熊猫头;南坪一带面具则为“十二相”,因甘肃文县诸部为白马部,故佩戴“马王爷”的三目神面具。据考证,在文县各个村寨的面具中排在首位的是三目神面具,它其实是古代氐族祖先的形象。在与文县为邻的西和县至今还盛传“立眼人”的故事。他们对“立眼人”的描述是:立眼人的眼睛和常人不一样,除了横列的两只眼睛,在前额中间还有一只纵立的眼睛,共有三只眼。下雨时,立眼人的竖眼因无眉骨睫毛遮护,雨水就会侵蚀刺激眼球,后来他们就生病绝种了。立眼人即“离年人”,西和县的发音,“眼”与“年”同音,“离年”就是天年已尽的意思。当地人还说,在仇池山附近出土的“寺洼文化”器物,就是立眼人用过的东西,特别是其中呈马鞍形的双耳侈口罐,双耳垂直,呈立眼状,就是立眼人的形象。

如今,白马人开始走出大山,探索新的世界。他们独特的民族舞蹈和习俗也跨越大洋,备受国际友人的青睐。2019年,来自甘肃陇南市白马人民俗文化艺术团的演员们,更是远赴新西兰演出,实现了白马文化首次走出国门。身着盛装、头戴面具,扮成“山神”“菩萨”“池哥”“池母”等形象的演员,跳着“池歌昼”、打墙舞和火圈舞,给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的民众带来了一场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的异域视觉盛宴,引发了新西兰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为了更好地保存白马人的民俗传统,地方政府在白马人聚居较多的乡镇已建成8个民俗文化传习所,培养民俗文化传承人近60多人,其中5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促进了白马文化的保护与延传。

猜你喜欢
裕固族莫拉白马
一匹白马驮着你(组诗)
浅谈裕固族民歌传承现状
白马少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