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文化产业强国梦想

2021-04-13 20:07赵金东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文化产业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中国在国家硬实力上的发展已经造就了日趋成熟的体系。为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文化和理念,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成为我国发展规划中日益重要的部分。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标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目标,新时代推进文化产业强国的建设十分重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八次提出文化产业。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强国 产业建设

引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流传至今、屹立不倒的国度。青年人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当代青年人受国外意识形态输出的影响严重,看动漫、法剧、韩剧长大的青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却较为薄弱。这是因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时间短,文化产业尚未完全成型。而法日韩等国家深谙文化输出的好处,将文化产业的建设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因此,国家“两步走”计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见,为建设文化产业强国提供政策支持。

一、文化产业加强建设重要性研究

1.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最早于二十世纪初在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书——《启蒙辩证法》中提出并使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而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也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舞蹈和音乐创作等。我国于2004年出台了文化及产业分类标准(国统字【2004】24号)文件,文化产业界定。文化产业包括十多种门类。

2.历史浩瀚

文化是一个范围很广的词汇,小到说话方式大到国家形象,无一不是历史厚重的积淀。文化能形成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传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民族的魂,是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民族的精神动力。要留住根要保住魂,单靠个人的精神力量是不行的,还要靠文化产业的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样写道:“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为建设新型文化产业,应该摒弃一些跟不上时代的封建的东西,将值得保留的东西通过创意与时代结合。

3.价值浩瀚

文化产业建设的必要性在于它不可估量的价值属性。琴棋书画、相声杂谈、京剧花鼓、中医武术等等都是能在心理和身体上给予人启发和洗涤的文化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古老的历史智慧中总结出来的,来源于文化根植于文化,是文化产业建设的内在遵循,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就是文化的创造和传承者,文化产业建设不仅是对过去的继承,更是为未来夯基垒台的基本操作。

4.世界浩瀚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市场垄断成为小概率时间,使得政府对市场垄断的担忧减少,注意力逐渐转移向本国的产业竞争力方面。文化产业作为备受关注的产业之一,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扶持。

中国要坚持以和平和发展为时代主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激流勇进,坚持“美美与共”的原则。不同于西方意识形态宣传的“普世价值”,中国致力于走“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就在于此。提倡包容万象的文化产业战略,反对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西方意识形态体系,向世界宣扬非西方意识形态形式。自古以来的民族大融合所流传到今的56个民族,既包括黄种人也包括小部分的白种人,这就是我们传承已久的态度。只有对外宣传,才能让更多地方听见我们的声音。

二、文化产业体系创新发展研究

1.创意与文化的结合

文化的产业竞争力源于何,源于创意。近些年来,中国文化被外国通过包装的形式向外,乃至向中国产出。电影《花木兰》、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等都是国外对我国文化的应用,中国正式缺乏这类文化创意。为此,在国务院相关部委领导的支持和全国政协有关委员会和国家多部委的指导下,全国知名文化创意机构发起成立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意产业化协作发展联盟——中国创意产业联盟(缩写为 CCIA)。这是将文化与创意结合的未来趋势,是中国文化产业建设的试金石也是新引擎。

2.文化产业理论构建基础发展应用

毛泽东提出: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由于中国文化产业的起步晚,其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良现象,相关文化产业理论的落后无法正确引导文化产业的建设,犹如摸着石头过河。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在生产层面有新的要求,内容要更有深度,技术要更加先进。在消费层面有了新的特征,城乡差距减少,女性、年轻人和高学历人才需求旺盛。在业态层面有了新的发展,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兴起,知识付费浪潮涌动,“二次元”发展迅速。在改革层面有新的任务,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突出,强调社会效益优先原则,“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关系进一步细化、制度化,为文化产业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这就要求建立新的理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化解社会矛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3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与生态经济结合的创新发展

文化產业的创新方式有很多种,以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经济为例,革命老区与生态经济的结合就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创新手段。作为红色文化的根据地,革命老区具有生态与历史的双重经济属性,作为历史遗址,这里见证了那个年代革命人的呐喊与拼搏;作为生态经济区,这里的风景和人文也独具特色。将生态经济与历史见证地的属性相结合,发展旅游经济,定制红色纪念品,将记忆留存在小物件上,在传承和宣扬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推动经济文化产业体系研究

经济文化产业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科学严谨的规划,也需要长时间人力物力的持续支持。如何推动经济文化产业体系的建立,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主导:在文化经济效益刚刚崭露头角的现在,要想是新兴文化产业崛起,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领导。政府的政策指向性和引导性是文化产业体系建立的关键,国家的支持就是最大的支持

2、群众参与:要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通过各类宣发手段和政策补贴,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拉动文化产业的需求与供给,吸引各类人才投身到产业体系的建设中来

3、社会支持:文化产业体系的建立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政府加大融资力度,降低各类相关企业的银行贷款门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4、合理运用高新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在保持自身文化韵味的同时,满足文化品牌发展的需要

四、非物质和物质文化产业研究

1.物质文化与文化产业对接

物质文化是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这些触手可及的物质文化,是文化产业中最直接的产品,相关品牌要保持自身特色,仔细打磨出与时代接轨的产品。要勇于创新,比如历史建筑的模型和拼接积木、历史文物的仿款手办等等。让物质文化融入烟火气,不再高高在上。

2.非物质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对接与转换

(1)直播经济下老字号营销创新实践措施

当前正处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企业的发展需要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进行相应的创新。老字号作为非遗中的典型,在坚持传统优秀品牌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短视频平台,使用直播等方式加强品牌的营销工作。这样既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又能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接触,通过动作演示向消费者展示相关产品的质量与使用方式,让消费者体验产品的制作工艺与品牌文化,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网红IP中的文化宣发

李子柒是著名的视频制作人,她通过对古代农耕等技术的拍摄还原,在外网YouTube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令中国的织布技术、农耕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靡全球。之后其在网络开设的旗舰店将非遗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连接,成为一种网红带货,复苏文化产业的有效方式。李子柒所带来的流量促进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沟通,背靠的粉丝经济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后期各类非遗传人在短视频平台的入驻,在平台中发布视频讲述非遗的秘密,这样既能在网络上寻找非遗传人从而得到传承,又能扩大对自己的手艺等的宣传,在解决温饱的同时保护非遗。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的建设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通过互联网的号召力,就能做到精确保护,有效传承。

五、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为向国内人民群众宣传和保护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底蕴,把中国打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应该构建合理的文化产业理论体系做支撑,将科技与文化产业的建设融合,保护和传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新颖的创意打造文化产业斑斓的外衣。同时,要构建一个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中华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文化产业十大门类发展,能够为国家经济税收创造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长生,胡宇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论[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4):1-6+14.

[2]刘娟.直播经济下老字号的文化坚守与营销创新[J].商讯,2020(36):9-10.

[3]周万洋.生态经济视阈下百色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分析研究[J].山西农经,2020(23):79-80.

[4]唐忠会,王盈嘉,王瑶知.以李子柒短視频为例论非物质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对接与转化[J].大众文艺,2020(22):119-120.

[5]《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

中共北安市委党校  黑龙江黑河 164000

作者简介:赵金东,1962.12.男;汉族;黑龙江北安市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文化学、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法学、人力资源、应用心理学等。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017,文化产业如何挑大梁?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