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理念下,通识课程中PBL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04-13 19:56张艳杨倩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问题设计以生为本

张艳 杨倩

摘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此理念体现在课堂实践中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利用PBL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向方式,如何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多元化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以生为本”。

关键词:“以生为本”  PBL教学模式   问题设计

一、“以生为本”理念的目标及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以生为本”的观点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这需要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很多教师都在尝试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小组讨论、翻转课堂、情景教学等等,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所以如何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成为各高校教师共同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PBL教学模式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时代,PBL教学模式借助智慧课堂等信息化手段更加高效,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是一种人文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的理念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通识教育注重“人”的培养,这也契合了“以生为本”的理念,PBL教学模式是实现此理念的有效方式。现在高校很多课程以传统的教授为主,大部分教师以讲授为主,虽然课程内容逻辑清晰,课程导入有趣有效,案例选取恰当,但是学生的总体参与度并不高,课堂互动性不足。这说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呈现出很多的弊端,无法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三、PBL教学模式在通识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PBL教学模式是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学习,这个问题被称为驱动问题。所以,如何设计问题是PBL教学模式的核心,如果问题设计不好,教学模式基本流于形式。我们学院的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明智识、关键能力。通识教育课程的知识是载体,我们如何将知识翻转为问题,问题翻转为思考,思考翻转为方案,方案翻转为实践。此过程既是PBL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也是我们“以生为本”制定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过程。

(一)PBL教学模式的问题设计原则

首先,问题的设计要具备渐进性和“三度”。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要把握好度。一是有深度。设计的问题不是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这种不用思考或稍加思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造成学生懒惰和不屑的心理。所以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既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相符,又要高于现有的水平,需要查阅资料思考、讨论才能回答,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有宽度。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以生为本”的理念,都是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跨学科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让学生多角度、多学科的思考,比如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去赏析一部电影,从伦理学的角度思考生命中的现象等等。三是多维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知识储备、专业等的不同,设计的问题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领域去回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维度的答案和思考。

(二)PBL教学模式与学习通app的融合运用

信息化时代,无法杜绝学生上课玩手机,所以,可以利用手机传递部分教学信息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课前将每节课的相关资料传到学习通等手机App软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问题,让学生提前准备。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课前了解并预习教学内容及需要准备讨论的问题,并通过软件进行分组,参与课堂讨论。这样可以弥补课堂时间不足,讨论不充分的弊端,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或建议在学习通上展示,大家可以互看、互评、互学。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和资源支持学习,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强调“自主+协作学习”。

(三)PBL教学模式在通识心理学类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PBL教学模式符合通识教育的育人目的。以移通学院通识心理学类课程——《幸福课》和《弗洛伊德、荣格与阿德勒》为例,不斷尝试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提出“设置问题——小组讨论——课堂陈述——师生评析”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环节设计体系,通过课程不同专题的的反复锻炼,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螺旋式上升的激励作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表达、团队协作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符合民办高校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模式,达到通识教育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辰、王思茗.“互联网+”视域下PBL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2.赵文燕、田传进.“互联网+”时代下PBL教学模式及问题设计的原则[J]大学教育,2018(2)

重庆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猜你喜欢
PBL教学模式问题设计以生为本
精设计,巧提问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PBL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与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