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语境下的东方设计美学探讨

2021-04-14 01:55刘一鸣
大众文艺 2021年5期
关键词:纹样本土化形式

刘一鸣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岳阳 414006)

一般来说本土文化发展中必然体现出其地方性的特点,外在的形式并非其追求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与地方文化体系的结合与演绎重构。设计本土化如何塑造出具备本土特色与意匠理念的设计作品显得尤为不易。主要的难点在于了解地方文化、生活日常,追溯其本质内涵,改变设计形式以及表现手法的呈现。根据我国的设计行业现状, 设计理论结构的不同形式, 以及实际应用到的不同设计手法,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设计出不同地域特色的设计风格。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商业空间设计中的中国本土化元素的应用。

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无疑是独树一帜的一支,神秘的文化色彩、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造物哲学无不体现着它独特的“地域性”特色。关于中国设计本土化的研究也应当从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上开始,建筑的生命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在以安缦酒店为例的商业空间设计上对中国设计本土化进行探索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

一、东方设计的形式起源与发展

东方设计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在传统设计中,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在自然界寻找普遍规律,而人应当遵循这种规律并且,正因为如此精神性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东方设计在思维上同西方艺术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文化上提倡天地人和,实际是设计的内容是指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在作品上呈现出朴素恬淡,形神之间,写意神韵。在当代,东方设计需要中国传统符号与西方设计语言相结合。推陈出新将中国元素,文化,思维等经过现代设计的提炼创作,表达传统文化的气韵和精神,使东方设计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可能。

二、东方设计的美学价值

(一)东方元素之美

设计领域中的东方元素按照特征可分为纹样符号、艺术技法以及美学习惯三类。纹样符号包括吉祥纹样、动植物纹样、传统年画等。这些纹样元素从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中提取出来经过抽象的处理再通过想象加以组合、嫁接和复制等方式大量地被运用在建筑、器物、的外形和装饰上,艺术技法包括中国书法、绘画的疏朗和留白手法等通过黑白、浓淡、疏密、虚实等关系表现出来构成独有的东方设计的“意境美”。美学习惯包括设计空间上选择偏好中庸、布局图形喜好对称,在色彩运用上主要以单色为基调,增加局部色彩作为点缀和装饰,偏好中国古典颜色。东方元素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为东方设计在形式的变化和发展上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二)东方设计的境界之美

1.天人合一的环境哲学理论

东方传统文化中将的“天人合一”的环境观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在《易经》中把天、地、人称为三才,通过这三者之间的合作为宇宙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古人成事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在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下衍生出来的”。在对象、人以及环境三者的关系的把握上为东方设计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东方设计在形式的构建上设计的原则讲求因地制宜、因势造景和因材施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共同构成和谐自然的意境形态。在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使设计的外形、纹样、色彩、风格等要素与周围环境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令设计的产品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韵味。这是东方设计在艺术形式的表现上独一无二的生态美。

2.取象、拟物的造物观念

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到人在心灵上与自然的统一,都是东方传统文化富有境界和诗意的表现。用形象化的“寓意”和“故事”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形象的譬喻特征来表达主观认识和思想,在器具、壁画、建筑、服饰的设计上其外形和纹样特征大多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动植物、故事传说等加以自身想象而形成的,这种虚实结合的设计方式不但可以通过意象思维表达出礼仪、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在当时社会的深刻内涵,也通过取象的方法把一个时代的文化元素提炼、浓缩于设计之上,使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承下来。东方哲学在造物方面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长于拟物,东方设计中的拟物观念由来已久,建筑物的设计通过对环境氛围的整体把握,塑造出想要表现具象事物的抽象整体或局部。如日本的光之教堂中的光十字和苏州博物馆外的假山石墙。器物用具的设计把仿生的形态和抽象化的纹样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取象和拟物在东方设计中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是东方设计物我合一的优良传统。

3.简洁含蓄、小以见大、少以见多、无亦所有的风格追求

东方哲学以“无”为万物追根溯源的前提,而东方设计的作品主要以明快简约,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的人文内涵取胜。小以见大、少以见多从古至今在东方设计,以当代以来,尤以日本的国际设计大师原研哉先生为无印良品提出的——“无、亦所有”的概念,倡导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在设计作品的情感表达上以简洁含蓄而备受人们追捧,这是一种从简单中诞生出的新的价值观与美学。原研哉先生的梅田医院标志设计简洁明快又富有人情关怀把“小以见大、少以见多”的风格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当今社会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争相涌向的大环境下,东方设计的简洁含蓄、小以见大、少以见多、无亦所有的风格追求一定可以与之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既简洁高效、更贴近生活而又赏心悦目和意味深长作品。

4.文化与民族设计元素的自我觉醒

东方设计理念下的设计在发展过程中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艺术形式和元素的发展上有极为广阔的空间,在形式的演进和变化上通过对自身的“批判”和对世界各种优秀艺术形式以及设计风格的不断吸收,必然绽放出独特的创新之美。从根本上符合当今时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艺术发展主题。随着理论家和设计者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设计作品的理解不断加深,东方设计理念下的设计作品和形式也将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东方设计的传统思想和历史文脉在被不断追溯过程中,因本身所具有的包容性将形成一种可以超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艺术形式。其形式的创新之美也将体现更多的方面和更广阔的空间。

(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包容之美

东方设计以民族的以及世界的双重身份在世界艺术形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东方元素在艺术形式上同西方文化以及艺术形式的碰撞、融合为东方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尤其是在时尚领域,东风西鉴、东西结合的设计表现形式在国际上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例如法国时装设计大师保罗·波烈在时尚领域曾一度采用中国传统纹样、元素和日本的服装款式设计出风靡一时的以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名字“孔子”命名的丝绸长袍,格式服装和香水等作品。这些设计作品在使东方元素成为时尚的同时,也为东方设计在当代东方乃至世界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东方元素在与世界交流中所表现出的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独特内涵,彰显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包容之美。

三、设计本土化对东方设计发展的启示

(一)要定位于空间、时间和功能三位一体的坐标轴

对待中国设计本土化的回归,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文化,地域,社会发展都在东方设计的内涵上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能单纯地从其“地域性”(空间)对地域文化单纯地模仿和借用,应当从时间上追溯其历史文脉的源头,这样才能从纷繁复杂的中国历史文脉中提炼出最核心的内容,从而为人们所认可。

(二)地域性根植于民族性之中

民族性蕴含在地域性之中,是地域文化的灵魂和源头。在中国设计本土化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好中华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发展脉络,再能在文化的追溯中快人一步,创造出更有生命里的、更加具有地域性的、更本土化的设计作品。

(三)新旧共生、古今结合的文化观

把握传统文化与当今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在不断追溯历史文脉源头、发掘文化价值、提炼文化符号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肯定,也不能一味地否定,要用设计语言找到使古今文化共生的方法,使它们相辅相成、相映相融。执着与传统,并且吸纳现代文化的艺术理念,将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精神进行融合。

四、结语

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无疑是独树一帜的一支,神秘的文化色彩、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造物哲学无不体现着它独特的“地域性”特色。东方设计扎根于东方哲学与东方传统文化的土壤,在东方文化的滋养,历史的温润,记忆的传承中将东方哲学和思想带到东方设计中从未绽放新的生机和力量。对于东方设计的研究应当从多角度入手,从多方面发掘东方文化的内涵。对其艺术形式的探索只是漫漫长路上的一个脚印,只有我们把它踩成四通八达的路,我们才能通往东方文化真正的彼岸。除此之外,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浮躁心态充斥大街小巷的社会,东方设计所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静”,一种静下心来对设计的思考、对生活的思考,也是真正的设计来自生活。

猜你喜欢
纹样本土化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新格义”阐释:西方文学语言学阐释的本土化问题
拯救“濒危”花纹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