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2021-04-14 05:44鞠静冯亚琴陈伦音陈玉梅贺珊珊钟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8期
关键词:肺水肿乌司毛细血管

鞠静,冯亚琴,陈伦音,陈玉梅,贺珊珊,钟勇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重庆 402160)

0 引言

急性肺水肿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超常的液体积蓄于肺间质和或肺泡内,形成间质性和或肺泡性肺水肿的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咯出粉红色泡沫样痰液,病情凶险,常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必须紧急实施抢救和治疗。在临床中为危急重症,其发病机制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或肺毛细血管内压力超过血浆渗透压,导致的以通透性肺水肿为特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伴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病人烦躁不安,口唇紫绀,大汗淋漓,心率增快,两肺布满湿罗音及哮鸣音。大部分急性肺水肿患者经初始治疗,症状可迅速缓解,仍有部分患者呈进行性恶化,因严重低氧血症导致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急性肺水肿患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存在多次住院风险,流行病调查研究发现[1],该类患者再入院率在六个月内达到30%,年死亡率约为30%,尤其是老年人、存在多系统疾病患者。目前有些研究[2-4]采用有创或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病人氧合,但增加病人费用或延长住院时间。所以依据急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本课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对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患者呼吸机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10 月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 例急性肺水肿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各50 例。其中观察组女25 例,男25 例,年龄31-94 岁,平均年龄(72.66±15.339)岁;对照组女 26 例,男24 例,年龄31-93 岁,平均年龄(72.42±14.01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5],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例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肺水肿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年龄<14 或>95 岁;②各种原因放弃治疗;③入院后很快死亡而未能完成实验室检查。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如按照指南采用利尿、强心、扩管及病因治疗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天普洛安,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0505)治疗,乌司他丁10 万U 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mL 中,缓慢静脉注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输注与观察组输注乌司他丁组液体相同量的氯化钠注射液。同时要求对照组、观察组输注的液体的总量及种类相同。单盲法:采用单盲方法,保证观察组与对照组所使用注射用药品在外观上、气味、形状等保持一致。药品处理:对试验中使用的乌司他丁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编码与外包装处理,保证外观、形状一致。

表3 两组呼吸机的使用率、死亡率对比[n(%)]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呼吸机的使用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 住院时间、死亡率和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及心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肺部超声B 线消失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及心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肺部超声B 线消失时间

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及心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肺部超声B 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呼吸及心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B 线消失时间对比(±s)

表1 呼吸及心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B 线消失时间对比(±s)

B 线消失时间(h)观察组 50 20.78±2.013 20.56±2.589 28.38±2.440对照组 50 31.62±2.828 31.56±3.252 39.20±1.938 t - -22.083 -18.712 -24.553 P -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呼吸频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min)心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min)

2.2 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 住院时间

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 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 住院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 住院时间对比(±s)

组别 例数 呼吸机使用时间(h) ICU 住院时间(h)观察组 50 102.96±90.550 155.84±107.978对照组 50 145.28±54.326 205.54±66.686 t - -2.834 -2.769 P - 0.006 0.007

2.3 两组呼吸机使用率、死亡率

观察组呼吸机使用率(82%)明显低于对照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2%)低于对照组(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肺水肿是肺间质内液体积聚过量和/或溢入肺泡腔内。发展初期为间质性肺水肿,严重的会发展为肺泡水肿。肺水肿按照病因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肺水肿。前者主要见于急性左心衰竭,属于流体静压性肺水肿,是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所引起的,故又称血液动力性肺水肿。而非心源性肺水肿病因多为细菌病毒感染、过敏、中毒、高原反应等,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毛细血管内皮和/或肺泡上皮通透性增高,以及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的。总结起来,肺水肿发病机制为全身血流动力状态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失衡。急性肺水肿具有发病快、病情发展迅速、病情严重等特点,治疗不及时常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急性肺水肿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肺水肿多以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肺血管静水压,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为原则,具体以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抗炎平喘、控制液体量等。本研究对急性肺水肿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效果尤为显著。乌司他丁最早是从人尿液中分离纯化后得到的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多种水解酶活性,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释放、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性介质过度释放、改善人体微循环及组织灌注等多种作用[6-7]。杨俊等[8]研究发现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NF-kB 的活化,下调 IL-6、TNF-α 的生成,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减少肺部充血及肺泡纤维蛋白渗出,从而减轻肺部的损伤;在炎症过程中,激肽原酶产生激肽,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激肽量与炎症程度正相关,Qing-Feng Y等[9]研究发现乌司他丁可抑制激肽形成,解除血管平滑肌异常扩张,从而改善微循环障碍与组织再灌注。王晓峰等[10]临床研究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观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PCBF)、肺泡通气量(MValv)、氧合指数(PaO2/FiO2)、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结果发现乌司他丁治疗可以减少PCBF、降低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提高MValv、PaO2/FiO2,得出结论乌司他丁治疗可以改善ARDS 患者肺毛细血管稳定性,减轻毛细血管渗漏,提高肺顺应性,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肺的氧合能力。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水解酶活性、改善微循环与组织灌注、降低肺毛细血管内皮和/或肺泡上皮通透性等途径达到减轻肺水肿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呼吸机使用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 住院时间和肺部超声B 线消失时间、呼吸频率及心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充分说明对急性肺水肿患者联合采用乌司他丁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呼吸、心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有效减轻肺水肿症状,减少患者呼吸机使用。关于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患者多为老年,且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有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对急性肺水肿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联合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减少呼吸机使用,显著改善肺水肿症状,促进心肺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肺水肿乌司毛细血管
乌司他丁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扩张型毛细血管的发生率、眼底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的价值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例输注乌司奴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病人的护理
肺水肿是怎么引起的
乌司奴单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专家指导建议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