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联锁系统服役状态趋势分析

2021-04-14 05:13韩安平阚佳玉徐德龙
铁道通信信号 2021年2期
关键词:制式故障率部件

韩安平 阚佳玉 徐德龙 刘 鹏

我国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从1989 年开始在铁路线上道应用,经过30 多年的技术改进和不断完善,得到了普遍认同,尤其从上世纪末以来,推广数量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已进入成熟运用阶段。

我国铁路计算机联锁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出现了3种制式,分别为双机热备、三取二和二乘二取二,其中上道推广的主要制式为双机热备和二乘二取二计算机联锁系统。本文主要将这2种计算机联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自的服役状态趋势。

1 计算机联锁服役状态趋势

1.1 双机热备制式联锁设备20 年应用故障趋势

选取2000~2001 年开通的双机热备制式计算机联锁系统百余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该种设备在近20 年服役中的故障数曲线、一段时间内的故障发生趋势分别见图1 中的实线和虚线。

图1 双机热备制式计算机联锁设备20 年内应用故障分布及趋势

图1 中,横坐标为设备使用年限,纵坐标为故障发生数量的权重数。由于设备使用的第19、第20 年的故障统计数据为非最终数据,因此这两年的故障趋势只做参考。曲线显示,后10 年比前10 年故障发生数量低,实际情况是后10 年逐渐有部分设备更新改造,选取的研究对象数量逐年减少,因此每年的故障绝对数量也有所下降,但对设备的服役趋势研究影响不大。

从图1 中可以看出,在设备20 年的使用周期中,故障趋势有3 个峰点,分别在第1 年、第10 年和第15 年。将设备使用周期以这3 个峰值点划分为3 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故障趋势就分别形成了一条典型的浴盆曲线。

第1 个峰值点出现在设备使用一年内,即设备开通1 年内故障发生的几率较高。在开通运营初期(1~2 年左右),所有设备处于协同工作磨合期,也是典型的电子器件早期失效期,另外,维护人员对新上道设备也有一定的适应期,因此故障发生较多。在随后的2~3 年,故障发生数量大幅下降并趋于平稳,到第5 年,故障又逐步增加,到第8~10 年达到高峰阶段,形成了第2 个峰值点。

设备运营从第10 年开始,故障发生率开始大幅下降,到第11 年趋于平稳,从第13~14 年又开始逐步上升,第15 年再次达到阶段性峰值点,第16 年又逐步趋于平稳。

1.2 二乘二取二计算机联锁设备10 年应用故障趋势

选取2010 年开通的二乘二取二制式计算机联锁系统,且目前也还在使用的百余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图2 为二乘二取二制式计算机联锁设备近10 年的故障分布及趋势图。其中实线为逐年故障数曲线,虚线为一段时间内的故障趋势曲线。

图2 二乘二取二制式计算机联锁设备10 年内应用故障分布及趋势

横坐标为设备使用年限,纵坐标为故障发生数量的权重数。从图2 中可以看出,在设备10 年的使用周期中,故障趋势有2 个峰点,分别在第1 年和第6 年,但第6 年的峰值要远低于第1 年,可以理解为设备平稳使用阶段的一个波动峰值,不会对总体趋势产生影响。因此,10 年的设备故障趋势也形成了一条典型浴盆曲线。

1.3 2 种制式计算机联锁设备10 年总体应用故障趋势

从图1 和图2 对比分析中看出,设备开通10 年内,2 种制式的计算机联锁设备故障发生趋势相似,峰值点出现的年限基本一致,这说明了计算机联锁系统不论采用哪种制式,其服役期内的故障规律具有类似性。2 种制式只是在单系内采取的安全处理措施有差异,而这部分功能在系统工程化后出现问题的概率很低。除核心安全处理方式有差异外,2 种制式系统其他组成部分及结构也具有相似性,尤其在电源、工控机、接口电路等方面几乎一致,而这些部分也是故障频发的地方。

图3 为2 种制式设备各自应用10 年内逐年的故障发生总体分布及趋势图。实线为逐年故障数曲线,虚线为一段时间内的故障趋势曲线。从图3 中看出,在设备10 年的使用周期中,第1 年仍然为峰值点,第6 年的峰值仍然是设备平稳使用阶段的一个波动峰值,可以把它理解为是设备平稳使用阶段的一个波动峰值。

图3 2 种制式计算机联锁设备10 年总体应用故障分布及趋势

2 影响计算机联锁设备服役状态趋势原因

从2 种制式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故障趋势图看出,开通使用一年内故障高发,为早起失效阶段。主要原因是设备间的工作磨合、元器件的早期失效、维护人员需要熟悉过程等。当设备使用到第5 年左右,不论哪种型号,故障率都有一个抬头的趋势,大约持续到第6~8 年,且故障发生的位置基本集中在各类电源、工控机、通信通道等方面,这段期间也正是这些部件的老化失效阶段。如果对达到寿命期的部件不及时更换,会使故障率进一步上升,出现类似双机热备制式设备使用到10 年时的故障峰值点。如果及时更换到达寿命周期的部件,设备的故障率会下降,再次趋于平稳,而这个平稳阶段比首次到达平稳阶段的时间要短,约5 年左右,远短于前2 个峰值点的10 年间隔。其原因:一是达到寿命期的部件类型逐年增多,二是从第5年开始逐步到达寿命期的部件在更换后,再一次逐步达到第2 个寿命期,到第15 年再次达到峰值点。

如图4 所示,第5 年到第10 年是首次到达寿命期部件更换的相对集中时期,此时若能及时把相关部件更换,并进行良好的维护,将会使第10 年的故障峰值点推后或下降,拉长设备的平稳工作阶段,即延长设备的偶然失效期。若将第10 年出现的峰值点持续延后,直到和下一个峰值点重合,如图5 所示,通过良好的保养维护,可以促使设备的平稳阶段拉长,损耗失效期出现的拐点后移,即虚线所示的设备故障率曲线转换为实线所示的设备故障率曲线。

图4 首次到寿命期部件更换阶段

图5 设备平稳工作期的延长

3 降低计算机联锁设备故障建议

为了降低计算机联锁设备服役期故障率:一是缩短早期失效时间;二是延长处于平稳工作状态的偶然失效期,使故障率上升拐点尽量后移;三是尽可能降低故障率峰值点。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1) 加强产品源头质量和出厂前的老化测试。通过加强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控,提高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质量,并做好出厂前的常温老化试验,降低设备投入初期阶段的故障率,使设备早期失效阶段缩短。

2)对达到或接近寿命期的部件及时更换。对于寿命期低于整套系统寿命期的部件,根据其自身健康状态和使用年限,尽可能在故障出现前及时更换,降低设备偶然失效期的故障率峰值,延长设备平稳工作期。尤其在新设备或新部件投入使用5 年左右,对于类似电源之类的通用部件,要尽早根据其接近寿命期的情况,及时补足备品并更换,避免故障发生。

3)维护人员在设备开通前提早介入。尤其在设备调试阶段,维护人员尽早参与,提前熟悉,当设备投入使用后可及时掌握运行状态,减少故障的发生。

4 总结

不同制式计算机联锁系统设备故障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共性。针对故障发生的时间分布规律,应在故障多发的时间段,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联锁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把握细节和时间节点,根据经验对故障重点、要点进行隐患排查。

随着更多计算机联锁设备投入使用,还应该在很多方面继续积累比较客观权威的统计数据,为了促使设备运用的平稳阶段延长、损耗失效期出现的拐点后移,还需要多方机构相关人员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制式故障率部件
汉字部件的避让变形
通过控制策略的改进降低广五直线电机的故障率
基于运行信息的断路器故障率预测研究
奥迪e-tron纯电动汽车的高电压部件(下)
滁州至南京城际铁路交直流制式比选研究
一种陀飞轮表的双秒轮结构
某平台生活楼配电系统接地制式改造试验
现代汉字的两种分析法与国家文字规范(四)
浅析如何提高TEG发电机运行效率以降低设备故障率
Q&A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