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服务
——以山东省图书馆为例

2021-04-14 20:04
卷宗 2021年1期
关键词:分馆书院山东省

李 江

(山东省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000)

1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基因,源源不断的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精神输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提到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2]。《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阐释了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公共图书馆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入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中,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和使命所在。

2 公共图书馆传承与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利条件

1)客体条件。文化需要载体传承,图书馆是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并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源借阅的专门机构,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传承教化等职能,其中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任务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山东省图书馆作为中国十大图书馆之一,三个馆舍(总馆、国学分馆、少儿分馆)为不同需求层次的读者提供了稳定安静的阅读场所和内容丰富的馆藏书籍。馆舍之一的国学分馆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的传统文化服务模式,设有奎虚射圃、明伦堂、国学讲堂、数字国学体验室等,不仅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必要场所,而且深入探索开发图书馆自身承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资源。2)文献信息资源丰富。从广义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形成的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各类非物质文化和以各种物质表现形式体现的人文精神内涵的总和,其中一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在图书馆以文献信息的形式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规定了公共图书馆在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资源和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相关服务,以及对馆内古籍的整理、保护、宣传、开发,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山东省图书馆作为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和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不仅免费为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提供馆内文献信息资源的查询、借阅服务,同时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信息资源服务平台。3)受众群体基数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在于传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仅为特殊和弱势人群在内的社会各类群体,也为社会机构、组织免费提供公益性服务。山东省图书馆探索的“机关分馆”、“企业分馆”、“社区分馆”等分馆建设模式和城市书房建设,“光明之家”盲人数字图书馆、监狱图书流动站以及由图书馆和社区分管组成的“泉城图书馆联盟”活动,有效扩大了图书馆外服务范围,广泛分布的公共图书馆和大量的流通人次,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广服务提供了强大的受众群体基数,这不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会无形中影响更多群体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4)数字网络新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般通过纸质文献资料记载的形式传承发展,古籍就是其重要载体之一,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创新,文献资料的存储介质突破了传统的纸质书籍,通过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和传播。这不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保护和保存,而且读者能更方便的从网络上在线提取资源和学习。2019年11月,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等全国二十家单位联合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7200余部(件),总量已超过7.2万部(件)古籍,免费服务大众网上阅览和学术研究。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开展的传统文化网上展厅、网上国学讲堂,使图书馆在提供传统公共文化产品上探索出新模式,让书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3 公共图书馆传承与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1)整理收集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和传播,即使同一类文化呈现给大众的方式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收集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关键性的基础工作,公共图书馆可以在收集整理优秀传统文化馆藏资源时,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书架,使读者更方便地查询和借阅。同时,新媒体技术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宣传传统文化的新方式,微信平台、抖音视频、官方微博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展现平台。山东省图书馆微信小程序上的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诗词大赛,以新途径和方式呈现了传统文化不同的表达形式,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服务方式发展中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2)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探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交点,创新性的以一种广大读者能认知或能亲身体验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一过程不仅让公共图书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人,更以宣传推广者的身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赋予生命力和活力,公共图书馆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形态[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方面依靠纸质文献资料的留存记载,另一方面需要活态传承,这就使公共图书馆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的同时,可以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图书馆内亲身讲解和展演,读者在参与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成为文化传播者。3)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需要通过外在形式体现出来,而传统节日就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外在载体,读者可以通过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庆祝传统节日的各种活动,感知节日所表达的传统文化内涵和魅力。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在整合历史与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创新“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以二十四节气时令为主题开展节气体验活动,不仅使参与者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群众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感染力。4)“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在我国古代,书院是特有的集藏书、教学与研究活动于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具有对文献资源整理、收藏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4],而今,图书馆的职能由“藏”更进一步扩展为“传”,传播各类馆藏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馆与书院两者有相容相通之处。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推出的“尼山公开课”、“国乐杏坛”演奏、新六艺体验等品牌化系列活动,运用虚拟现实和多媒体技术建设数字国学体验室,开展经典诵读、国学讲座、礼乐教化,书院被赋予新技术和新时代因子,同时拓展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和功能,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4 结语

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文献资源的保存单位,更肩负着发挥传承和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的社会职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到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大众讲坛、文化展览等服务之中,多元化开发馆藏的文献资源及其文化内涵,吸引广大读者进行阅读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猜你喜欢
分馆书院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朵云书院黄岩店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白鹿洞书院记
山东省即墨市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书院讲习一例
向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