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策略探索

2021-04-14 20:04万照丽
卷宗 2021年1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商业银行消费

万照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北京 100029)

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表示,要健全推动消费的机制与体制,强化消费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基础性效用,同时要以中端、高端消费方面培养新的增长点,以此创新新动能。商业银行是我国在金融体系方面的中流砥柱,因此一定要坚持落实好相关政策,并积极主动地掌握人民美好生活在消费方面的升级动向,以此创新推动消费金融方面的服务,助力我国在消费方面的新动能培养。

1 我国的消费升级趋势特征

1.1 消费支出的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状态

目前我国在经济方面处于转型、优化、变更增长动力的关键阶段,但目前全球经济由于复苏乏力,因此在外需方面持续性疲软,在这样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很难再依赖出口与投资拉动的方式强化经济增长。为了应对这种全球经济现状,我国就要积极推出有关鼓励消费的政策,以此推动消费升级,培养与强化经济消费的增长点。在2015年11月,我国推出了《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表示了我国在消费升级方面的六个主攻方向:服务消费、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与品质消费,力求我国能在新消费方向的引导下,革新供给力。到2016年的时候,我国在最终消费方面达到了40.02万亿元的经济支出,这个和2014年相比,消费增长为10.5%,这个和2013年相比,消费增长达到了33.24%,占总经济增长方面的65.6%,完全超越了通过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率,因此消费成功取代了投资,变成了我国在经济增长方面三驾马车里面的第一动力。

1.2 群众的消费理念发生转变

这种转变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一是消费决策对价格考量转变为对品质的考量。由于可支配性收入的稳定增长,使得居民们都不会再将价格放在消费核心决策的部分,而是逐渐重视在消费后生活品质的升级。自2017年4月,阿里给出的《品质消费指数报告》,就能够看出我国社会在消费品方面的零售总额和阿里品质方面的消费指数为“X”型变化,也就是说社会在消费品方面的零售总额的提速降低,且在阿里品质方面的消费指数良好上升,也就是说,“品质”已然成为我国人民在消费购买中的核心决策。二是消费动机由满足基础性生活需要,转为对享受性和发展性的追求,通过我国统计局给出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人民在食品烟酒和衣着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同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相比,降低了1个百分点,也就是表明了人民对享受性消费的追求逐渐提升。

1.3 群众的消费模式发生改变

其一,消费渠道由实体商店变为了移动端设备,并依靠移动互联创新技术,扩大了消费规模,并且网络平台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满足消费者的一切生活所需,甚至是精神、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所以现今网络平台,已然成为我国消费的主要渠道。其二,支付方式由多数使用的纸质货币交易,转变为了扫码简化性交易,这种支付手段的创新,有效地扩展了网络应用市场,并有效地解决了社会在消费交易方面的成本,良好地挖掘了消费市场中的潜力。

1.4 消费主体发生改变

依据我国现今的年龄结构来看,我国的消费主力已然逐步转变为80后、90后以及00年年轻群体,这类年轻群体在消费观念方面与成熟消费群体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不仅热衷对个性化商品和服务产生购买行为,他们还有着很强的品质观念以及品牌意识,且在信息网络、数字服务等方面的推动下,这类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也比较高。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而老年人在消费习惯方面趋于稳定,且有着明显的高质量需求,因此老年人群体在市场中的潜在消费潜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从我国地域经济方面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和城市居民在消费支出方面有着较大差异,且农村局面在边际消费方面达到了78%,远超过城市居民,随着我国扶贫、创新政策的良好落实,有效地带动了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在经济收入提速的推动下,农民在消费支出方面也在稳步提升,并不断缩小同城市居民的消费差距。

2 消费升级带来服务方面的需求

2.1 多元化的信贷需求

消费信贷可以说是消费金融中十分重要的业务,且消费信贷多按即期消费以及远期支付等方式,有效地帮助人民跨过了大规模的消费支出需求,并且降低了人民在一次性付款方面的消费压力。随着我国在住房方面的制度改革,使得房改房和福利房都逐渐转变为了市场性的商品房,因此按揭贷款的消费信贷方面逐渐呈现多元化,且信贷需求也在不断上涨。

2.2 场景化的支付结算需求

近些年来,我国在网络技术与智能移动设备的良性发展中,衍生出了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推出了灵活性支付结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方面的传统方式,在这样的支付背景下,支付结算方式有效的同线上和线下生活消费场景相结合,良好地契合了消费者在支付方面的服务喜好与消费习惯。

2.3 更加专业的管理需求

针对近阶段进行的消费支出,要注重更为专业化的管理,以消费信贷行为为例:消费信贷行为虽然能够有效的缓解消费者在短期内的资金需求,但对于消费信贷行为的限期还款来看,促使用户对现有财产与未来收入进行了良好的规划,并不断创新额外收入,以此降低信贷压力。针对中期、长期消费而言,例如:子女教育、养老、社保、房产、车产等方面,用户不仅要合理规划消费信贷行为,还要重视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观念,以此强化用户在中期、长期消费方面的资金承担能力,实现高水平的消费。

2.4 更加便捷的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人手一部手机可谓是现今社会的常态化现象之一,网络已然成为人类在互动沟通、信息交换、信息搜集等方面的主要来源,也正是因为网络的便捷性、广泛性,使得人民在消费模式方面也逐渐凸显出移动化、智能化、多元化、定制化特征。针对银行服务以及居民服务方面,重点已然从银行规模与地理位置转变成了服务方式,以此提升居民在消费服务方面的上升性需求。

3 新时代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策略

3.1 提高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速度

其一,强化智能服务能力。目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都能够进行线上的消费贷款审批、收款以及放贷服务,但很多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方面,主要针对条件契合的受邀用户,针对普通大众性用户来讲,在融资需求以及智能对接方面还需要逐步提升。消费金融在目标客群方面比较庞大,因此涉及的数据信息非常多,为此银行应该逐步增强大数据的分析水平,以此准确辨别用户在信用方面的等级,以及项目风险,综合性效益,提前感知用户在资金方面的实际需求,并智能组合好最优产品套餐。其二是增强研发水平。由于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在科技方面的能力较差,且大部分银行在热点转换以及产品创新更迭方面较弱,为此,商业银行应注重创建对业务和技术有力的融合性机制体制,以此创新消费产品服务,健全纠错机制和潜在消费风险补偿措施,以此完善金融产品的功能与服务。

3.2 提升不同渠道之间协同合作的能力

其一创建“智能+020+体验”线下网点。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传统式商业银行服务模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因此银行很多网点在业务方面,已经逐渐转变为智能终端与移动端,且在网店实现交易的功能持续弱化,营销与体验方面的功能稳步上升,但网店有着网络平台没有的实际触感,也就是没有线下银行为客户进行的直观性服务,为此银行可以充分释放网店在活客、留客以及获客上面的优势,强化和客户的互动与交流,以此健全网点体验功能,充分对客户在综合方面的价值予以挖掘。其二强化线上渠道在移动端以及消费场景方面的覆盖。简单来说就是商业银行要强化线上渠道的布局,不仅要满足消费金融在手机、电脑等设备的覆盖,还要紧紧把握好用户在使用方面的偏好,以此实现对移动客户端的消费金融服务的持续性 优化。

3.3 提高数字化营销的能力

商业银行要想强化自身在数字化方面的营销能力,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为此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联动线下网点、远程客服热线以及线上交易平台,以此全面获得客户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创设全行统一的客户视图,以此站在客户属性、客户行为、客户价值、客户需求以及客户偏好等方面,实现客户的精细划分,以此实现精准营销与交叉销售。

3.4 提升智能风控的能力与水平

由于消费金融所面对的客户群较为庞大,且业务金额碎片且短小,所以纯信用没有担保的特征较为明显,因此高成本与低效率的消费金融风险防控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今消费金融领域的发展。但随着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网络技术的推出,为当前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提供了新的应用手段与发展思路,不仅能实现财产信息以及消费信息的全面数据化分析,还能够及时为商业银行做好风险预判、风控简化等方面的指引。所以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一定要在满足新时代下消费金融风控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人工经验至数据分析、单维度至全景分析、单一数据辨别至授信模型分析等方面的良好转型跨越,以此全面强化风险评估、风险监测以及事后分析整体流程的智能化管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消费环境下,人们对生活以及精神方面的消费需求都在不断提升,不仅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在消费形式、消费渠道方面都产生了变化,与此同时人们都转变了“攒老本”、“全款付”等消费思想,懂得了消费信贷,在享受消费行为的同时,降低消费压力,所以当前商业银行要想在新时代下推动金融消费的良性发展,就要结合人们当前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并以此为基础升级消费服务,以此带动经济发展和消费支出。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商业银行消费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国内消费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新消费ABC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