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德育教育模式探讨

2021-04-14 20:04
卷宗 2021年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传统活动

张 羽

(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孤儿学校,辽宁 沈阳 110169)

1 前言

我们在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接触,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最直白的能接触到的就是语文课程了。语文课作为基础的学科类,让传统文化渗透进来,在德育教育上,不仅仅只是宣传和灌输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推进德育教育,让学生有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让人们知道,如何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味的簇拥或者撇弃传统文化,同时提高自身素养。

2 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内涵是公认的,所有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都是有着很大的意义的。因此,在初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教师能有效地扩大教科书中的文本和传统文化逐渐渗透。这样能让学生知道什么事对的,什么是错的,或者说知道好与坏的概念,有着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三观。一旦传统文化渗透进语文教学中,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方便的交通,不同地区的文化对当地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学生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和想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传统文化的认知是非常有必要的。

2.2 有利提高于课堂的教学质量

近年来,很多家长都说,由于应试教育教学理念的严重影响,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在实际上,国家在大方向是想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古至今,我国道德教育和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上都有一个清晰的记录,如修身、治国、平世界思想反映在道德教育思想,像百家姓、弟子规等,都不难看到其中包含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也在当今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与道德教育相关的材料。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德育管理中,不仅可以丰富德育内容,还可以使学生回忆古人,对古人的优秀思想有新的认识。比如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参与,在课上有许多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对联、灯谜、击鼓传花等等[1]。

3 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存在的问题

3.1 老师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够

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多种不同类型的资源,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一些中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单一类型的优秀传统文化,范围有限,通常限于古诗和古文。为了在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特别是老师可以运用其他多种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如直接展示、建筑活动、情境创设等,保持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但是实际上的语文课程就只是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简单的课堂展示本身并不是很有趣,就会导致学生的兴趣会明显下降,从而制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

3.2 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够

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理念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有言行举止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思想观念不成熟的时候,影响是巨大的[3]。

3.3 学生对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着百花齐放的方式,有溺爱的,也有精英式的,等等。父母不能陪孩子,会给孩子很多的钱作为补偿,依着孩子,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就让孩子妄自尊大,过度自我,不能接受批评或者其他的挫折。这个就是学生德育教育没有教育好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学生除了在家学习之外什么都不负责,这使得他们要依赖父母。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总是习惯向别人寻求建议。这样的学生极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有些学生喜欢暗地里拉帮结派,喜欢欺负弱者和弱者,严重缺乏集体意识。总而言之,这些现象都在表明学生需要加强德育教育,需要学生自己有着这方面的认识[4]。

4 如何在传统文化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4.1 转变教学模式,在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在教育中,是非常容易就能将学生以场景或者理解的方式传达给学生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植入传统文化,营造特定的学习环境。例如,学校和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文物,比如去参观著名的长城,以实践考察加上室外活动,欣赏历史的壮阔和波澜。老师在这些活动中,以引导者的角色,去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带有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有着可实践的完美落幕。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艺术活动,如书法、舞蹈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培养更多的爱好兴趣,培养更多技能,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校园里有很多展示墙和公告板,我们可以制作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海报和报纸粘贴在上面,丰富和提升校园的传统文化氛围。其次,学校可以每年举办一次传统文化的节日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最后,我们还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4.2 运用实践课程,将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

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以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创造,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说到春节,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对联进行深入讨论,尝试独立写对联。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学生可以对春联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解和把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描述的故事,进行讲故事或者重写故事,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初中德育管理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例如,选择一些经典的历史文本,最好是与儒家书籍,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也能让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在阅读,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率,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5 结束语

传统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对我们国家的公民来说,既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又可以对外展示我们的优秀文化。教师将文化传承给学生,一代代相传,这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类精神薪火的接替。传统文化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进行的,而是所有的人们、老师一起努力,共同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并且张扬的向外展示。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传统活动
“六小”活动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