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深度教学探究

2021-04-14 20:04
卷宗 2021年1期
关键词:山脉深度区域

盛 蓉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青海 西宁 810000)

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理能力的学科。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深度学习,需要关注核心素养,从“深度”处激发兴趣;整合教学内容,从“深度”处引发思考;运用背景资料,从“深度”处综合理解;丰富课外实践,从“深度”处进行研究,培养学生地理技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1 关注核心素养,从“深度”处激发兴趣

高中地理的人文素养首先是人地协调。就是能够准确认识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知晓当下的人类生活影响了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地理环境;其次是综合思维。就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能够全面认知其中所包含的变化规律,辩证的讨论地理问题;再之是区域认知。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够从区域的视野关注地理现象,认知区域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区域开发的观念;最后是地理实践。能够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在社会实践当中运用地理工具进行地理探究。

2 整合教学内容,从“深度”处引发思考

理想的高中地理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力与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习惯。教师应当在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对于学生需要了解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整体思维。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当中,当碎片化的知识经过学生的自主建构,就形成了从“点”到“面”的知识网络,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整体的思维。在本课当中,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学生需要学会通过读图,了解我国的地形主要特点。通过认识地形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走向、名称、分布;从过程与方法角度来看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图形的认知与分析能力;通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来看,就是通过对我国地形的认知,感受祖国的壮丽多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运用地理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围绕这样的三维目标,教师就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不断的渗透地理思想,帮助学生走向深度思维。

如在教学“地形骨架”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环节:

师:同学们,我国的地形呈现阶梯分布,这样的分布是以山脉为骨架。其实,我国地貌复杂,山脉众多,这就构成了祖国基本的地形结构。老师带来了祖国的山脉分布图,请同学们先自主的读图,接着小组讨论,找出不同走向的山脉。

学生自主读图、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的声音渐渐的小了,看来同学们对于我国的基本山脉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分小组汇报一下。

小组一:我们小组讨论的东西走向。从东西走向来看,我国的主要山脉集中在天山山脉到阴山山脉一带。

小组二:我们小组讨论的是南北走向。从南北走向来看,则是从贺兰山开始,到六盘山结束。

小组三:我们小组讨论的是从东北到东南的走向。这个走向的山脉显得特别的长,它从东北的大兴安岭开始,先后途径千里太行,一直到西南部的山水武夷。

小组四:我们小组主要讨论了青藏高原的山脉走向,这样的山脉呈现了一个弧形,与其他的山脉走向都不相同。

师:同学们,这些山脉组成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让我们感受到了地形地貌的丰富多彩。自古以来,人们就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请你们从地形图上找一找,“五岳”分别在地形图的什么位置,又分别位于哪个区域板块,离我们的位置如何。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者就有意识的将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有读图、交流、汇报;有能力的生长,也有情感的熏陶,学生在具体的运用当中发展了核心素养。

3 运用背景资料,从“深度”处综合理解

地理学科的课程属性决定了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有着不同的人文风貌、社会经济、资源分布。借助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将陌生化的地理知识转化为熟悉的生活语言,让原本与学生有距离感的地理区域,拉近到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学生对不同地理区域的认知。

如在“中国的地形区”学习当中,中国的地形呈现西高东低的天然走向。西高东低,具有哪些地理优越性?学生由于所处的区域位置较小,很难从全国的视野来分析与探究这个问题。如果教师实时的引入背景资料,就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这个问题。

如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

出示关于中国的母亲河长江与黄河发源与流向的文字资料,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依据:根据“西高东低”的地势,据此可以推测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猜想假设:猜想一:可能是自西向东;猜想二:可能是自南向北;猜想三:可能是没有规律。

讨论交流:根据中国地形图的三级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海拔高度不相同。从第一级的四千米以上,到第三级的500米以下,中间存在着极大的落差。

背景验证:在黑板上通过直观展示祖国地形西高东低的走向,用粉笔根据海拔的走势,画出河流的情境图。

背景补充:这样的背景材料还无法说明河流“自南向北”的流经区域,教师还需要继续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继续出示《黄河流域途径区域及历史变化写实》一书片段,以及地理学家尤联元的“在母亲河长江与黄河从事流域调查”的文字摘录。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诗句来进行验证。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补充谚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等。

这样的探究过程,关注的是学生在背景资料运用当中综合理解学习材料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学生在通过对地理知识的自主探究中,获得了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感知,丰富了学生的地理活动与地理知识的获得。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深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经历地理知识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认识;重视学生从地理学科的书本知识走向地理学科的知识运用的发展;重视学生在地理知识识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内化;注重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高中地理教学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已然成为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任务,这也是发展高中学生地理能力的主要路径,更是是指向地理学科高考的主要过程。因此,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教师还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学生地理能力持续、长久的 发展。

猜你喜欢
山脉深度区域
它,就在那里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人,山脉和海洋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