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021-04-14 20:04翁建强
卷宗 2021年1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信息化信息技术

翁建强

(东莞市洪梅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 东莞 523000)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开始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且多数环节应用信息技术、工程文档、数据报表、工程制图等。尽管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但是在重要环节,例如工程组织与监控中,则没有应用信息化技术,也没有充分挖掘出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尽管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然而实际操作中,多采用纸媒传播,没有发挥出信息化的作用和价值,从而导致重要信息工程管理的局限性强,加剧信息孤立性。企业并非在内部使用信息,且多部门之间无法共享信息,且数据关联、整合难度大,此时就会出现“信息孤岛”,信息阻碍明显,降低工程效率。此时必须高度关注信息技术、工程业务的融合,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信息化应用,可以加快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的流通性。联合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全面加强工程管理水平,积极预防和抵御工程风险,以此加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智能决策与动态化管理。

1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1 加强施工质量与安全

在建筑施工建设中,通过信息技术管理施工建设,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维护工程建造质量,处理好施工常见问题,实现数字化施工,对施工管理进行优化。在施工建设期间,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对施工进度进行优化调整,同时监督和管理施工各环节,及时共享信息,以此增加施工失误率。采用资源优化整合措施,能够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1.2 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优化创新施工管理,完善施工管理技术。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指导性作用,能够全面落实施工管理,提升可控性与可变性。注重优化传统管理模式,处理好管理滞后性问题。文件资料整理时,借助信息化技术,有助于提升信息整理全面性,系统性,加强施工管理实效性。

1.3 加强风险规避能力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全面发挥出现代化技术作用,以此加强管理体系的应用价值。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能够加强风险规避能力,及时预警运行风险问题,加强风险的预防效率及管控效率,还可以加强管理模式的优化性能。企业运行期间,采用信息技术,可以降低风险系数,确保经济效益判断的准确性,提升管理模式优化性能。企业运行期间,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成本控制效率,避免发生经济损失。

2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 信息技术理解浅薄

因信息技术的发展起步晚,且技术普及度较低,建筑单位不太了解信息技术,因此深入性不足,认为信息化管理技术,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收发邮件,通过交流和传递信息,就可以加强管理工作。在信息技术管理中,对于管理中的开展规定比较严格,必须全面监控信息技术内容与开展过程,正确认知施工流程与规范,避免出现认知错误问题。当出现上述问题后,都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造成影响。在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显著,当认知错误,将会对信息技术普及造成极大影响。

2.2 信息技术认可度高

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单位竞争手段,主要是提升工作管理水平。建筑单位必须合理引入信息技术,企业能够正确认知信息技术,将其作为产业推动力,建设独立局域网,以此传递和共享内部资源。部分企业联合科技企业,开发建筑工程管理软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2.3 建筑工程信息化认识偏差

对于东部经济发展发达地区,互联网起步早,且信息来源丰富,建筑单位必须认识信息化管理工作。然而内陆地区建筑单位,由于受到地理环境限制,会加大信息接受的滞后性,对于信息化认知也比较复杂。如果地区存在明显失衡问题时,将会影响建筑企业整体水平,差距逐渐加大,必须向内陆地区做好信息普及。

2.4 管理软件技术水平低

相比于国外软件,国产软件技术水平不足,且状态不良,无法向建筑单位提供服务,单位运营期间也会发生较多问题。只是将国外软件汉化,所以缺乏专业团队维护升级,极大影响建筑单位管理工作。

3 工程管理信息化对策与建议

3.1 转变传统信息管理理念

在电子技术、网络化技术发展中,相应促进了信息管理的发展,工程项目信息必须注重观念与技术的改革。在发展进程中,应当摒除传统思想理念,加大信息技术革新力度,同时转变传统信息管理思想,全面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价值。

3.2 完善规章立法

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涉及各方商业信息,因此必须关注商业信息安全与利益,维护经济效益。政府应当发展和执行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标准化规章制度、监督制度,优化完善信息化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以此促进信息化建设发展。

3.3 注重组织领导与协调工作

信息化建设和企业各部门相关,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部门必须做好规划与管理。注重提升信息化水平,展示出组织领导作为,实现思想高度统一,对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各级主管部门,注重管理制度、运行机制问题的研究,全面负责信息化建设,做好协调与促进工作,全面处理好信息化建设问题。

3.4 加强员工信息化意识

信息化属于人机结合系统,信息化程度与人才的关系密切,只有提升人才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够强化信息化意识,确保部门人员和信息化相适应,将其应用到信息化建设中,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3.5 确定企业信息化目标

企业信息化发展速度加快,确保企业信息化目标的同步发展。针对建筑工程自身来说,为了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应当实现信息系统化、决策信息化、流程标准化、信息数字化。不仅要实现以上目标,还必须遵循业务发展需求,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

3.6 制定信息化标准

现阶段,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都已经成为标准依据,以此提升产业劳动生产率,确保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具备统一化技术规范与标准,然而信息化管理无统一规范与标准。企业为了实现信息化目标,完善标准化体系。所以,部门人员必须针对信息化管理,制定统一化标准,以促进信息技术发展。

3.7 建设网络信息平台与系统

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涉及较多信息平台,比如信息共享系统、实时监控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等多个平台。注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通过网络信息,建设信息系统与平台。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的持续扩大,上述系统能够作为工作项目管理工具。

3.8 注重信息安全管理,维护信息交流安全

在建设项目中,信息安全会直接影响项目管理。在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安全性要求非常高。项目信息化管理时,应当高度关注信息安全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信息传输保密问题、信息存储与传输完整性,减少破坏性。

4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某地区水务局、国土城建建设智慧工程综合平台。该平台通过科技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分账制管理、实名制管理、跨平台监控、线上统计显示功能,均应用到移动终端、电脑网页端中,确保建筑人员可以融入到信息化建筑产业中,全面提升人员责任感、强化安全意识、自我意识与科技意识。

4.1 项目建设目标

注重建设智慧工地系统,应用数字化工地平台实施效果,对行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合理应用综合教育系统,以此做好岗前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等。简化整个审核流程,提升审核效率与质量,同时制定规范化接口,优化整合现有平台,建设友好型建筑生态。

4.2 项目主要功能

第一,第三方接入预览: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接入第三方食品平台数据。第三方平台中,摄像头借助摄像机端口,可以接入到网络视频录像机中实现解码,向后端传输解码数据,确保存储与管理的集中化。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可以实现集中预览、管控、存储功能,实时监控施工现场视频。

连接第三方监控平台,涉及噪音扬尘监控预览、塔机升降监控预览、安全监督预览、车辆出入预览等。

第二,实名制管理:可以实时管理项目信息、实名制、劳务身份、通知、通报等。

第三,工资分账制管理。工程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和工人工资、其他款项采用分户管理模式。将工人工资支付账户,用作工资支付。工资支付资金只能包含工人工资,不能随意挪用,也不能采用网络银行电子支付方式。实时管理内容涉及工资发放、银行流水、系统设置等。

第四,跨平台应用系统:由于建筑行业复杂,且不确定性因素多。为了实时监督施工现场,在指挥平台内,应当设置手机应用系统,通过该应用,可以提供指挥平台的车辆出入管理、视频、升降机运行、起重机,人员实名制等。此外,平台能够查阅数据信息,具备监察功能,以此实现高效化的监督管理。此外,结合安全监督执法、手机客户端,在客户端上,就可开展监督执法。

第五,手机客户端,采用通用接口连接第三方子系统,例如升降机、塔机、噪声扬尘、车辆识别等多个子系统。

第六,制定接口规范,与第三方平台连接。利用相关接口规范,能够针对现有区域施工,下发系统、质安监系统,有效传输和对接信息。制定和形成接口规范,可以帮助政府部门管理信息资产。

第七,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建设智慧工地系统,表示区域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可以带动建筑生态环境发展。建筑工地产业的智慧化与数字化,可以处理重大危险源施工安全问题,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净化。利用信息化改革方式,可以完善劳资关系。

智慧工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能够提升信息化水平,减少行政资源、人力资源人投入。在行政审核阶段,由于涉及手续非常多,并且会加剧时间成本流失。建筑安全隐患所致经济损失,会因为劳资双方对立所致不良影响,全面促进建筑行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应用科学信息技术,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全面提升工程效率,以此创新施工管理,全面发挥出现代化技术作用,增加管理体系应用价值。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发展中,信息化管理将会成为建筑行业管理趋势。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