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乡村档案管理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2021-04-14 21:46
卷宗 2021年3期
关键词:规范档案管理群众

谯 龙

(巴中市巴州区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四川 巴中 636001)

1 规范乡村档案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1.1 规范乡村档案是依法治理的重要体现

当前,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日益深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基层治理,首先是依法治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在从事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执法等行政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是依法治理的重要凭证,是基层政府“用权留档、追责有据”有效保障。因此,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档案管理,不断提高档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1.2 规范乡村档案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导入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是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档案具有显著的文化属性,对于增强一个地区群众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强大作用。乡村档案作为乡村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客观记录了乡村文明的发展进程,承载了群众对乡村的记忆,是乡村公共文化重要内容。规范乡村档案对于弘扬和传播优秀历史文化,留住“乡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规范乡村档案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载体

基层档案工作涉及面广,与群众关系也非常紧密。特别是涉及民生的户籍、婚姻、教育、医疗、保险、土地承包、房屋产权、征地拆迁等档案收集和监管,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在有效解决居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做好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方面起着很大作用。把这些乡村档案规范好、利用好,就能充分发挥档案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 当前乡村档案管理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档案、民政、农业农村等行业部门以及乡镇(街道)在推进乡、村两级档案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2.1 资料收集不全

通过调研走访,大多数村级档案材料是上级来文、党建资料、会计报表凭证和没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而涉及乡村建设、“三农”问题,以及农民个人利益方面的档案寥寥无几。同时,部分村干部档案意识淡薄,对一些重要问题记录不全,甚至没有记录;有的文件没有集中保管,分散在相关经办人员手中,导致文件无法归档;有些档案做了一定的收集和整理,但没有分类归纳,造成未经整理的无效档案材料越积越多,也不利于档案整理工作的开展。尤其在村“两委”换届、行政村建制调整等时期出现档案无人负责、随意处置、档案散失等问题,为开展基层监督检查、村务公开、民间纠纷调解等工作埋下了隐患。

2.2 档案利用率不高

当前,乡、村两级在档案管理中基本都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各种软硬件设施也在逐渐完善。但都还在普遍沿用手工记录、手工归档、手工检索等方式,没有利用现代化档案管理系统、检索工具等信息化管理方式。同时,群众对档案的利用意识不强,利用村级档案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化解村民矛盾、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的效果还不明显。

2.3 档案管理队伍不强

乡、村级档案人员以兼职为主,经常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的事,没能安排出更多的时间专心从事档案工作。一些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不稳定、职责不明确,许多没有经过专门的档案培训学习,业务能力不强,难以胜任所担负的工作,有的档案人员缺乏敬业精神,从而严重影响了档案作用的发挥,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 乡村档案服务基层治理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档案工作也必须坚持党建引领这一主线,将档案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充分重视档案资料在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基层档案三者联动融合。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抓档案管理机制,不断强化档案“档案工作姓党”意识,以系统性思维来认识档案工作,克服短期观念、近视效应,并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内容。

3.2 夯实工作基础

强化档案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做到档案收集工作全面覆盖。厘清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涉及档案基本保障需求,制定乡村两级文件材料归档的基本目录。加大档案收集范围,把反映乡村组织建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档案全部纳入其中,如农村合作社、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档案等,形成涵盖经济建设、生态环境、文化产业、民风民俗等乡村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进程,提升基层档案管理的工作质效。要切实加强乡村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政治性和专业性,档案、民政、涉农部门要深入基层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乡村档案人才队伍的工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乡村档案管理人员福利待遇,进一步激发乡村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活力。

3.3 突出群众参与

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将基层治理的目标聚焦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规范档案管理目的就是让档案文化资源服务的高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档案事业是一项全民性、基础性的事业,在乡村档案管理中,要将目光转向群众关注的各个层面,特别是涉及民生、乡村文化等方面。要鼓励群众通过参与“家庭档案”“留住乡愁”“村史馆”建设等活动,了解档案的意义及价值,同时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引导群众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建成的各种网络平台,使用现有档案资源、服务百姓生活。

3.4 建立长效机制

制度建设是有效提升工作质量的前提。按照不同区域特点研究制定一套规范可行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满足标准化发展要求。要构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工作责任机制,明确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特别是要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主体责任,从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保密机制等方面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具体要求。要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及时制定完善档案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相对成熟定型、覆盖档案收、管、用全过程的规章制度体系,增强《村级档案管理办法》落地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要形成监督检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档案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做到监督检查周期化、业务指导常态化。

猜你喜欢
规范档案管理群众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多让群众咧嘴笑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