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博物馆灯光设计对于展品展示的作用初探
——以河南科技大学美术馆为例

2021-04-14 21:57王君衡白雪峰
卷宗 2021年2期
关键词:黑盒子照度展厅

王君衡 白雪峰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洛阳 471000)

1 前言

艺术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人们也更加需要博物馆带来的精神文化和历史韵味。博物馆的照明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照明设计越来越趋于专业化智能化。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博物馆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之间的光线过渡容易突兀。尤其是对光适应性设计,在把握欣赏和展示的分寸方面,需要进一步商榷。我们针对这一现象依托河南科技大学美术馆的展厅进行了一些初步地分析。主要将在自然光,灯光层次和方面进行了分析,也希望能通过这种分析对展示灯光的实践作出有益的尝试。

2 艺术博物馆灯光设计与展示设计关系分析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出现的历史并不久远,一般认为博物馆空间对光线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最开始出现了所谓的“白盒子”时期。这一时期的博物馆空间表现为高大的室内空间和高大的玻璃侧窗,主要延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博物馆开始从贵族权贵的私人空间变成了公共的开放的空间。第二个时期被称为“黑盒子”时期,基于人工照明技术的发展与自然光的不稳定,大量采用人工光源成为这一时期博物馆照明的一大特点。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加,“黑盒子”照明被兼容人工光源和自然光的照明技术所取代,博物馆照明设计开始真正进入一个多元的智能的时代。出于对一些对光线敏感的展品的保护和人工光源的可控性,“黑盒子”照明在现在仍然大行其道。然而“黑盒子”照明方式不仅不环保,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当人的眼睛在明亮的环境进入一个较暗的环境的时候,会看不清周围的物体,需要多达几分钟的缓解才能逐渐看清周围的环境。这一现象被称为暗适应或暗感知,反之则被称为明适应或明感知。如何相对避免明暗适应,以及在发生明暗适应的时候主要去避免发生危险。加强过渡照明是好办法,对参观者的视觉舒适度也有改善。自然光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是舒适度最高的光源,在兼顾展品保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采用自然光。

3 基于河南科技大学美术馆以及其他国内艺术博物馆的设计分析

1)适度采用自然光。自然光作为照明设计的一种“材料”,有着它独特的优点。例如,它易于利用,环保,能在不同时间呈现不同的光影效果。当观众进入河科大美术馆之前,他们会处于自然环境之中,此时我们所适应的照度就是此时自然光的照度。所以美术馆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但是引入自然光会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建筑本身不允许,比如河科大美术馆位于教学楼二层内部,自然采光相对困难。而人工引入的灯光,整体的照度分布较为均匀,才能够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光环境。第二,展品不允许,自然光会对一些展品造成损坏。比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通过现代设计之后的老虎天窗将地上与地下展厅有机地结合。地上建筑主要照明方式为自然光,而对光线敏感的展品都在地下一层,馆内没有直射的阳光,兼顾了艺术性与实用性。对于博物馆照明设计来说,光线是我们的手段,目的是为展品创造一个保护并且展示它的光环境,宗旨是为参观者营造一个舒适的、有意味的氛围。自然光在展示对光不敏感的展品的时候,可以作为主要光源。当展示对光较为敏感的展品的时候,可以将自然光作为基础照明,用人工光源作为重点照明;展示对光敏感的展品时,应采用人工光源,防止展品遭到损坏,但要注意光的过渡。自然光在解决博物馆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之间的光线过渡突兀的问题上给出了一个较好的方法。但是自然光不是万能的,他可以很好将馆外氛围和馆内氛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观众在没有强烈视觉转折情况下适应参观环境。

2)注重光的层次。美术馆以及艺术博物馆出于展品的保护和展示主题性的塑造,不可避免会有较为暗的展示空间。那么我们要如何减少暗适应的时间呢?设置好每个区域光的层次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即让照度在不同区域的变化曲线更为平滑,流畅。我们可以对照河南科技大学美术馆与上海博物馆的做法进行光照层次的分析,上海博物馆公共区域的照明采用侧窗的自然采光和局部的人工光源。有着其鲜明的特点,陈列馆整体完全采用人工照明。展品对光的敏感度是不同的,例如纸张、布料、颜料等材料对光线比较敏感,会与光产生化学反应。而且因为人工光源的特性,很容易营造氛围和情趣效果,可以适应不同的展示主题,例如陶瓷馆就用灯光塑造了一个诗意的氛围,而青铜器馆表现的则是粗犷之美。但对于上海博物馆展厅内环境较暗,过渡空间太少,人们在进出展厅的时候会有不适感的批评也经常见诸文章。与上博相反,河科大美术馆的光照十分充裕。整个展厅都沐浴在人工光线之中,形成了一种白盒子的效果。这也是相对于博物馆黑盒子效果的展厅光效果。可以说不管是白盒子还是黑盒子,都显示出全部使用人工光源的缺点。人工光源虽然可控性好,但它很难去创造一个舒适的光环境,繁杂的人工照明会产生视觉疲劳。基于此产生的明暗变化,又会让人出现明暗适应效应。所以在人工光使用过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照明对人的影响。在设计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时候,更应该注重不同功能区域的光照层次。比如公共大厅作为沟通室内外和人群来往的重要空间,它是博物馆的第一印象,它的光环境是整个博物馆的基调,一般照度上是最为明亮的。而在公共区域与展厅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空间,一般是作为走廊或者过厅出现。它沟通了相较与明与暗的空间,这个过渡空间的照明是设计的重点。如何平衡双方并制造一个有节奏韵律的光环境是过渡空间的设计要点。展厅是博物馆的主体空间,展厅里的展品决定了照明的主题。展厅的照明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展品的光敏度,这决定了展厅照明的照度和紫外线数值。博物馆的照明设计一定要做好参观者参观流线的明暗变化,从公共区域到过渡区域,再从过渡区域到展厅,再从展厅出来。不只是照度数值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适应人的视觉感受,留足暗适应的空间。

3 结语

以人为本永远是设计的第一宗旨,设计博物馆照明的时候,应该让参观者处于一个舒适的光环境之中。本文针对明暗适应问题,分析研究了基于暗适应的博物馆照明设计方法。通过对有关光环境和明暗适应的论文的研究,以及对于各个博物馆照明的分析,我们从光源的种类、光的层次,三个方面探讨对应的设计方法。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少一些纯粹“黑屋点灯”式的照明,多一些人性化设计照明。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有关于博物馆照明设计的研究,都是基于白天的光环境而言的。很少有人对博物馆夜场的照明设计进行研究。而在快节奏现代生活中尤其是年轻人,白天是没有时间去博物馆的。并且自从国博开放夜场各个博物馆效仿以来,博物馆夜场越来越有发展前景。与之对应的夜场光环境的研究和夜场明暗适应的变化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黑盒子照度展厅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恒照度智慧教室光环境
电子投影机照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