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2021-04-14 22:29承德市政协主席刘文勤
乡音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主监督人民政协共识

■ 承德市政协主席 刘文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就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十四届承德市政协牢牢把握新方位新使命,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自觉践行一线思维,主动强化责任担当,汇聚起共同加快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一是坚持政治领航。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政协工作的“生命线”,贯彻履职全过程,教育引导各级政协组织、参加单位和各族各界人士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第一时间及时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市委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精神,构建起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示范学,常委会专题学、重点学,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跟进学、全员学的学习体系,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建立班子成员和委办主任分专题研讨交流制度,以讲带学、以讲促学,推动学习研讨走深走实。创设“承德政协大讲堂”特色学习品牌,邀请知名专家解读、讲授相关知识,通过视频会议实现市县两级政协、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学习全覆盖,4 年来共举办了25期。三是加强党建引领。积极主动加强政协党的建设,推动政协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引领新时代政协事业新发展。报请市委批准,成立了市政协机关党组,组建8 个专委会功能性党支部和12个界别功能性党支部,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构建起上下贯通、衔接配套的党建工作体系。探索建立了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派团体、县(市、区)政协、专委会和界别的“五个一”制度,实行党组成员联系带动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带动党外委员、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带动党外干部的“三带”机制,更好地把各族各界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打造党建活动平台,在全市建立28 家“党员之家”和“委员之家”,并与“五携手”联动工作机制有机结合,组织委员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和履职活动,有效发挥“党员之家”的“重要阵地”作用。

二、深化协商凝聚共识,提高建言资政质量。牢牢把握专门协商机构的使命任务,突出主责主业,着力打好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组合拳”。一是规范协商工作体系。科学制定年度协商民主计划,形成党政出题、政协选题、党派界别荐题、委员点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制定《政协协商工作规程》,着力规范协商程序;出台《政协协商成果督办和转化落实工作办法》,着力提高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成效。搭建“智慧政协”信息化协商履职平台,推进“掌上协商、网络议政”,提高协商质效。建立“政协履职人才库”和邀请专家学者、一线委员及企业、群众代表列席旁听制度,推进协商更具专业性和广泛性。二是丰富协商议政形式。突出全体会议协商龙头作用,充分运用大会发言、联组发言、提案等方式,增强“靶向性”建言资政质效;着力提升常委会专题议政水平,聚焦党政关注重点、改革发展难点、百姓关切热点、社会发展冷点,精准选题、协商议政;探索建立“季度协商”制度,有序推进界别协商和对口协商,紧扣高质量发展和改善民生重要课题,深入调研,综合建言。4年来,先后就18 项议题进行深度协商、提出建议,助推党政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和一系列重大民生事项的有效解决。探索加强政协基层协商民主有效途径,在去年着力抓好平泉市政协“乡镇(街道)协商议政会”、双滦区政协“社区居民治理恳谈会”、滦平县政协“委员联系村(居)活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面向全市政协系统普遍推开。三是创新提案协商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了以“1 号提案”为龙头、以“20件重点提案、20 件实事提案”为主干的“1+2+2+N”提案办理协商工作体系。4 年来,相继把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居环境整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滦河潮河武烈河“三河”共治等作为“1号提案”,采取现场协商、示范带动、以点带面、重点推进等多种形式,助推了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一大批民生实事的落实。对老案积案“回头看”持续跟踪问效,开展了市政协成立以来最有影响力提案评选,有力促进了提案办理质量的提升。四是着力提升民主监督实效。协助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推动构建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的民主监督新格局。积极探索有效民主监督形式,尝试成立监督小组,采取政协统筹引导、委员领衔组织,灵活开展协商民主监督活动,推动“柔性监督”向“刚性落实”转变。先后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公正公平司法等开展了专项民主监督,提出建议。

三、增进大团结大联合,广泛汇聚智慧力量。积极搭建多方聚智平台,不断拓宽多样聚智途径,在政协履职实践中促进广泛团结、凝聚共识力量。一是加强学习研讨深化共识。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研讨制度,组织召开了全市政协系统理论学习研讨和工作经验交流会,形成150 余篇高质量理论研讨文章,把学习的过程切实转化为凝心聚力的共识成果。二是创新平台机制凝聚共识。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建立界别代表人士恳谈会(圆桌会)双向发力平台机制的暂行办法》,重点关注非公经济和商协会、新社会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和民族宗教界人士4 个重要群体,紧扣中心工作和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邀请各界代表人士参加,坦诚协商、增进共识、建言献策,推动党政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先后4 次召开恳谈会(圆桌会),形成重要协商成果,向市委报送了专题情况报告,提出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人民政协报》刊发《圆桌会上听民声》,宣传市政协凝聚各界代表共识新平台的典型做法。三是加强团结联谊扩大共识。落实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县(市、区)政协、党派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制度,把思想教育寓于谈心谈话、走访看望之中,在加强沟通、听取意见、了解呼声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共识。落实民主党派在政协发表意见建议机制,积极搭建学习培训、考察交流平台,重要课题联合调研、重点提案联动督办、重大活动通力合作。4 年来,共组织联合调研15 次,联合视察4次,联动督办7 次,有效发挥了党派团体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力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睦。加强与港澳台侨委员的联络联谊,推动“新侨工作站”建设,邀请10 名海外侨胞代表列席市政协四次全会,充分发挥其在对外联络、招商引资、助力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面向社会各界广聚共识。依托委员讲堂和重大专项工作宣讲团,广泛宣讲中央、省、市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当好党委、政府的“桥梁”,最大限度减阻力、增助力、聚合力。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为契机,举办了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 周年履职巡礼展等一系列庆祝活动,感悟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汇聚各方共识力量。举办“众志成城——战疫情”征文和书法美术专题展览,编辑《战疫情之歌》《战疫记忆》文史特辑,向社会传播抗疫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编辑完成《和合承德》,为增强承德认同感提供了鲜活教材。

猜你喜欢
民主监督人民政协共识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商量出共识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七个重要关系辨析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大数据运用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