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同文志》中民汉语合璧地名研究*

2021-04-14 23:13陈世明
西部蒙古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合璧蒙古语维吾尔语

靳 焱 陈世明

(1.新疆大学 新疆文献研究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新疆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西域同文志》是一部以满文起头、以汉文、蒙古文、藏文、托忒蒙古文、维吾尔文等五种文字对译的人文学与地理学辞典,是研究西南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地理、民族关系、地方沿革和人物世袭的重要工具书。

《西域同文志》共两函二十四卷,包括新疆、青海和西藏地区的地名、山名、水名及各部统治者人名。其中,关于新疆的部分有十三卷,它们是:卷一《天山北路地名》,卷二、三《天山南路地名》,卷四《天山南北路山名》,卷五《天山北路水名》,卷六《天山南路水名》,卷七、八、九、十《天山北路准格尔部人名》,卷十一、十二、十三《天山南路回部人名》。卷十四至卷十七为青海地区的内容,余则为西藏地区的内容。全书地名、山名、水名以区域编排,人名以官属编排,每个名称都用满、汉、蒙古、藏、托忒蒙古、维吾尔等六种文字标明,并注明“三合切音”,用汉文注释语源、含义、地方沿革、人物世袭简历等,“同条共贯、和会诸方,一展卷而异俗殊音,皆如面语,”①清乾隆朝官纂,吴丰培整理,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西域同文志》,中央民族学院印刷厂,1984年,卷首语。“而凡识汉字者莫不通其文解其义,了若列眉、易若指掌。”②同上。

《西域同文志》中有许多汉语地名,如卷之二《辟展属》的“勒木丕”(察合台语lämpä的音转,原为汉语“凉棚”,在今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境内)、雅木什(察合台语yamxi的音转,原为汉语“盐池”,在今吐鲁番市雅木什村)、鲁克察克(察合台语lukčaq 的汉语音转,原为汉语“柳中”,在今鄯善县鲁克沁镇),以及罕道(察合台语hindu的音转,原为汉语“横道”,在今乌什县伊玛目乡罕都村)等。《西域同文志》中有许多民汉语合璧地名,这些民汉语合璧地名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且经过了各族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共同使用和认可,它们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折射出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历史概貌,折射出新疆民汉语言和民汉文化的发展过程,折射出新疆山川地貌的特征,也折射出新疆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和社会变迁与发展,是研究新疆民族迁徙史、民族语言发展史、民族关系史以及新疆社会发展史非常重要的史料依据。下面,我们以《西域同文志》的排列顺序,对该辞典中汉语与维吾尔语、汉语与蒙古语合璧的地名、山名和水名进行分析和研究,供广大读者参考。

一、汉语与维吾尔语合璧地名

1.阿克赛③同上,卷一,第33页。

回语(即维吾尔语):阿克,白色;赛,沙石也。其地有之,故名。④词条下行文字是原文中的内容,其下为作者的论述。

“阿克”为突厥语族语言aq 的汉语音转,义为“白、白色”;“赛”,是“汉语沙字之借词,”⑤刘义棠:《钦定西域同文志校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1页。转成维吾尔语为say,再音转成汉语时写成“赛”。阿克赛,义即白沙滩、白沙地。《西域图志·天山北路三》记载:“阿克赛在图斯库勒南岸称为“通”的地方以西二十里,“即图旺水西二十里。”

2.哈喇都伯⑥同①,卷二,第3页。

回语:哈喇,黑色;都伯,谓土阜。地有土阜,土色深黑,故名。

“哈喇”为维吾尔语qara的音转(今写作喀喇),义为“黑”,“高大”,“神圣”;“都伯”根据原文诠释即为汉语词“土阜”的音转。据《词源》释义,土阜为“土丘”、“土丘陵”之意。⑦辞源修订组:《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257页。土阜的维吾尔语对音词是tufu,“由于汉语词语中的f进入维吾尔语后往往用p代替,而词首的t往往又与d交替,”⑧陈宗振《关于维吾尔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的探讨》,《民族语文》编辑部编:《民族语文研究文集》,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166页。故qara tufu进入维吾尔语后便演变成qara dupu。后来,dupu末尾的元音u脱落后,整个词成为qara dup。《西域图志》卷九《安西北路一》记载:“哈喇都伯在拉布楚喀西二十里,东距哈密城一百六十里,拉布楚喀即今之五堡乡。”①刘统勋、何国宗:《西域图志》,光绪十九年杭州便益书局石印本,第180页。据此推断,哈喇都伯当在今哈密市五堡乡境内。

3.布干②清乾隆朝官纂,吴丰培整理,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西域同文志》,中央民族学院印刷厂,1984年,卷二,第8页。

回语:布,指此地而言;干,官牧厂也。其地有之,故名。

“布”为维吾尔语指近代词bu的音转,意为“这”、“此”;“干”应是汉语“官”的音转。汉语“官”读作guän,但古代维吾尔语中没有复元音音节,guän(官)只能读作gän(干),如xängän(县官)。《西域同文志》记载:“干,官牧厂(场)也。”③同上。这也说明了“干”是汉语“官”的音转。bugän(布干)为汉语与维吾尔语合璧地名,意为“这是官家的(牧场)”,地在今拜城东北。吐鲁番市西部喀拉喀什村一带也有一个地名叫布干。

4.济木萨④同上,卷二,第10页。

回语:土软渗水之谓。

济木萨为jimisar的汉语音转。其中,jimi是汉语词“金满城”(元、明时的名称)中“金满”的维吾尔语音转,“萨”是维吾尔语sar(城)的汉语音转,合璧为jimisar(即金满城)。后来sar词末辅音r脱落,成为jimisa,汉语音转为“济木萨”,现写作“吉木萨尔”。济木萨,即为汉语与维吾尔语合璧地名,在今吉木萨尔县。

5.连木齐木⑤同②。卷二,第10页。

回语:连木,外燥内泞之地;齐木,有草之泥。其地土软,有草,故名。汉车师后城长国地。

“齐木”为维吾尔语čim的汉语音转,意为“草皮,青草”;“连木”,《西域同文志》诠释为“外燥内泞之地”。由此推测,“连木”似为汉语“泞”的音转。“泞”读作ning,根据“汉语词末的ng音在突厥语族语言中常发不出音”⑥陈宗振:《关于维吾尔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的探讨》,《民族语文》编辑部编:《民族语文研究文集》,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517页。这一特点,ning(泞)进入维吾尔语后便为ni。再由于“在南部土语中l常与n音发生交替,”⑦[苏]卡依达洛夫著,陈世明、廖泽余译:《现代维吾尔语》,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7页。ketini-ketili(我们走吧)、qilini-qilili(我们干吧)中n变成了l音。又“由于维吾尔人在音转的以元音结尾的单音节词后往往有缀加辅音的习惯,如luw(龙)、tuq(秃)、luğ(炉)、mäk(墨)、häy(鞋)、šor(硝)、bağ(把、捆)、tuğ(纛)等。”⑧陈宗振:《关于维吾尔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的探讨》,《民族语文》编辑部编,《民族语文研究文集》,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511~512页。所以,li最终成了lim。čim(齐木)是一种在湿地生长的草,lim(泞)意为“泥泞,烂泥”,《西域同文志》对“连木齐木”(limčim)的释义又是“其地土软有草”,所以“连木”(lim)应是汉语“泞”的音转。连木齐木(limčim)为汉语与维吾尔语合璧地名,在今鄯善县连木沁乡境内。

6.堪齐塔木⑨清乾隆朝官纂,吴丰培整理,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西域同文志》,中央民族学院印刷厂,1984年,卷二,第25页。

回语:堪齐,铜铁匠也;塔木,匠所居也。地多冶匠,故名。

堪齐塔木为kanči tam的汉语音转。其中,kan即为汉语词“矿”的维吾尔语音转;či为维吾尔语词缀,缀加在名词后表示从事矿业生产的人;tam义为“墙”,喻指房屋。堪齐塔木即为“矿工的住房、矿工的房屋”,应为汉语与维吾尔语合璧地名,在今拜城县托克逊乡以北之坎其铁米。

7.赛阿里克①同上,第5页。

回语:赛,沙石也。地有水渠,中多沙石,故名。

阿里克为维吾尔语ariq 的汉语音转(今为eriq),意为“水渠”;“赛”台湾学者刘义棠在《〈西域同文志〉校注》中说,是“汉语沙字之借词,再有突回语音译为say。”②刘义棠:《钦定西域同文志校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1页。“地有水渠,中多沙石,故名。”Say ariq 当为汉语与维吾尔语合璧地名。《西域图志·天山南路图三》标示,赛阿里克在库木巴什的西南地区。今阿克苏市有库木巴什乡,西南有阿依库勒乡,阿依库勒乡有萨伊艾日克村,赛阿里克当在此地。

8.洋赫③同①,卷三,第10页。

回语:洋,即英额,谓新也;赫,谓巷也。其地新成衢巷,故名。

洋赫为yeŋi ha 的音转,其中“洋”为维吾尔语yeŋi 的汉语音转,原文中有诠释。赫(ha)为汉语词“巷”进入维吾尔语后的演变结果,原文中也有诠释。“巷,在新疆汉语方言中读作hang,进入维吾尔语后根据维吾尔语中汉语词音变规律,hang中的ng脱落,即成为ha。”④刘义棠:《维吾尔研究》,台北正中书局,1977年,第87页。洋赫在今乌什县阿合雅乡,今鄯善县洋海村古时也叫洋赫。

9.斋都伯⑤同①,卷三,第12页。

回语:都伯,谓土阜。旧有派噶木巴尔居此,因累土以表其地焉。

斋都伯为jay dub的汉语音转。其中,jay义为“地方、地点、地区”,dub为汉语“土阜”(tufu)的维吾尔语音转。tufu进入维吾尔语后发生了音变,成为dub(见“哈喇都伯”条)。《西域图志·天山南路图四》标示,斋都伯在素衮的东边,当在今阿图什市哈拉峻乡境内。

10.巴尔昌⑥同上,卷三,第12页。

回语:巴尔,谓有也;昌,地起浮尘之谓。

“巴尔”为维吾尔语bar的汉语音转,义为“有”、“存在”;“昌”(čaŋ)原文释义为“浮尘”。陈宗振说:“čaŋ为汉语词‘尘’进入维吾尔语后的音转,现代维吾尔语中演变为čaŋ-tuzaŋ。bar čaŋ 的排列顺序也附会于汉语,特殊形容词bar排在了中心词的前面,中心词čaŋ排在了后面。”⑦陈宗振:《关于维吾尔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的探讨》,《民族语文》编辑部编:《民族语文研究文集》,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511~512页。由此可以说,bar čaŋ应为维吾尔语与汉语合璧词。巴尔昌当在今阿图什市东北之西克勒巴克一带。

11.阿喇古⑧清乾隆朝官纂,吴丰培整理,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西域同文志》,中央民族学院印刷厂,1984年,卷三,第14页。

回语:两山夹溝之谓。

阿喇古为ara gu的汉语音转。其中,ara义为“中间的”,gu是汉语词“沟”、“山沟”进入维吾尔语后的音转。aragu为维吾尔语与汉语合璧词,义为“两山之间的沟”,在今阿图什市阿尔湖一带。

12.喀克沙勒鄂拉①同上,卷四,第12页。

回语:喀克,荒山也;沙勒,沙碛地也。

喀克沙勒鄂拉为haq šal ola 的汉语音转。其中,haq 为维吾尔语,义为“正好”“、恰好”,现已音变为qaq;šal为汉语“沙”的音转;o·la为蒙古语“山”。haq šal o·la为维吾尔语、汉语与蒙古语合璧词,义为“沙山”。喀克沙勒鄂拉即今阿图什市北喀拉铁热克山。

13.海都塔克②同上,卷四,第28页。

回语:海都,曲折之谓,海都河出其山麓,水流曲折,故名。

按:海都塔克,亦天山正幹之分支也。山以河名,而河水南流入博斯图淖尔,又南流入罗布淖尔,皆山南回部之地,故系山于回部云。

海都塔克为häydu tağ在汉语中的音转。其中häydu为汉语词“横道”进入维吾尔语后的音转,引申为“曲折”,也读作hindu;塔克为维吾尔语tağ,义为“山”。海都塔克即为汉语与维吾尔语合璧词,义为横道山。häydu tağ(海都塔克)在今焉耆回族自治县治西北地区。

14.松塔什塔克③同上,卷四,第32页。

维吾尔语:松,高矗之象。山有界石高矗,故名。

《西域同文志》谓“松”为“回语高矗”,说它是维吾尔语中soŋ的音转。但《古代维吾尔语词典》对soŋ的释义是“后面”、“末尾,”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古代维吾尔语词典》,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年,第258页。《维吾尔语详解词典》对soŋ的释义也是“后,后面;手和脚的跟部;直肠口,”⑤阿布利孜·牙库甫等:《维吾尔语详解词典》第3册(维吾尔文版),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555页。无“高矗”的意思。而汉语中却有“耸”(拼音为song),《古代汉语大词典》对它的释义是“高起;矗立,”⑥徐复等编:《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206页。语音和意义都与《西域同文志》中的“松”(song)吻合。所以,“松”为汉语词“耸”(song)的音转无疑。“塔什”是维吾尔语taš的音转,意为“石,石头”;“塔克”是维吾尔语tağ的音转,意为“山”。山有界石高矗,故名soŋ taš tağ(松塔什塔克),在今阿克奇县以西。

15.赛巴什达里雅⑦清乾隆朝官纂,吴丰培整理,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西域同文志》,中央民族学院印刷厂,1984年,卷六,第1页。

维吾尔语:赛,有砂有石之地;巴什,头也;达里雅,大河也。河源发于山下砂石之地,故名。

赛巴什达里雅为say baxi dariya的汉语音转,现为say bexi deriyasi。其中say为汉语“沙”在维吾尔语中的音转,义为“沙地、”“石滩”;baxi为维吾尔语,义为“头”、“上首”;维吾尔语dariya义为“河”,今音变为d ä riya。赛巴什达里雅当为汉语与维吾尔语合璧水名。其河发源于沙石之地,故名,在今哈密市东北地区。

16.洋赫郭勒①同上,卷六,第6页。

回语:洋赫,谓街巷也。河旁多民居,成街巷,故名。

洋赫郭勒为yeŋi ha gol的音转。其中洋为维吾尔语yeŋi的汉语音转,义为“新”;郭勒为蒙古语词gol的汉语音转,义为“河”;赫是汉语词“巷”进入维吾尔语后的演变结果。“巷”在新疆汉语方言中读作hang,进入维吾尔语后根据维吾尔语中汉语词音变规律,hang中的ng脱落,即成为ha,与原文中的释义相符。洋赫郭勒为汉语、维吾尔语与蒙古语合璧水名,即今鄯善县流经洋海村的苏巴什沟。

17.济木萨郭勒②同上,卷六,第6页。

回语:济木萨,地软渗水之谓。地有积水,下流汇而成河,故名。

济木萨为jimisar的汉语音转。其中,jimi是汉语词“金满城”(元、明时的名称)中“金满”的维吾尔语音转,“萨”是维吾尔语sar(城)的汉语音转,合璧为jimisar。后来sar词末辅音r脱落,成为jimisa,汉语音转为“济木萨”,现恢复原词写作“吉木萨尔”。济木萨郭勒应为汉语、维吾尔语与蒙古语合璧水名,源于吉木萨尔县,流入吐鲁番,今称大河沿河。

二、汉语与蒙古语合璧地名

1.阳巴勒噶逊③同上,卷一,第10页。

汉语:阳,巴勒噶逊,准语,城也。地向阳,有城基,故名。

《西域图志·安西北路二》记载,阳巴勒噶逊在绥来县治东30里,即在今玛纳斯县包家店一带。

2.青吉勒④同上,卷一,第18页。

回语:青吉勒,水葱也。其地产之,故名。

《古代维吾尔语词典》中无čiŋgil一词,《维吾尔语详解词典》中虽有čiŋgil,释义却是“未梳理的”、“散乱的。”⑤阿布利孜·牙库甫等:《维吾尔语详解词典》第3册(维吾尔文版),民族出版社,1992,第799页。《西域图志》卷之二十五《天山北路一》中又有“青吉勒郭勒”,其中的“郭勒”为蒙古语gol的音转,意为“河,河流”。但《〈西域同文志〉》中却只有“青吉勒”而无“青吉勒郭勒”,而且čiŋgil(青吉勒)现在名称又为“青河”(即今青河县)。据此,čiŋgil(青吉勒)中的gil(吉勒)应为gol(郭勒)的音变,čiŋ是汉语词“青”的音转。

3.晶郭勒⑥清乾隆朝官纂,吴丰培整理,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西域同文志》,中央民族学院印刷厂,1984年,卷五,第9页。

准语(准噶尔语或蒙古语):晶,谓蒸笼也。河滨沙土,温暖如蒸,故名。

蒙古语中无jiŋ一词。jiŋ gol为汉语与蒙古语合璧词,其中jiŋ为汉语“蒸”在蒙古语中的音转,作动词用;郭勒则为蒙古语gol的汉语音转。晶郭勒今称“精河”,在今精河县境内。

4.招哈郭勒⑦同上,卷六,第7页。

准语(准噶尔语或蒙古语):招哈,灶坎也。招哈郭勒,汉时谓之交河。《汉书·西域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招哈郭勒”(joha gol)即今吐鲁番城西之“交河”,故“招哈”(joha)应为“交河”(johe)的音转。“交河”始见于《汉书·西域传》,《汉书·西域传(下)》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①班固:《汉书西域传(下)》,中华书局,1974年,第3921页。据此可以断定,交河为汉语词无疑。joha(招哈)是汉语词“交河”在蒙古语中的音译,意为“分开的河或劈开的河”,冯承钧先生在《西域地名》中称“雅尔河。”②冯承钧:《西域地名》,中华书局,1980年,第105页。“郭勒”是蒙古语gol在汉语中的音转,意为“河,河流”,作为通名附加在joha(招哈)之后,成为johagol(招哈郭勒),即交河(河)。专有名词后加意译的通名,这在阿尔泰语系语言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如“黄河”“长江”在维吾尔语中分别是huaŋhe däriyasi黄河(河)和čaŋjiaŋ däriyasi长江(江)。

5.鲁克察克郭勒③同①,卷六,第6页。

回语:鲁克察克,环抱之谓。河滨有山环抱故名,旧对音为鲁克沁。

鲁克察克为维吾尔语lukčaq的汉语音转,后来演变为lukčun,汉语音转为“鲁克沁”。《西域图志》卷十四《天山南路一》也说:“鲁克察克本汉柳中地,戊己校尉城此,因名柳城,后讹为柳陈,转为鲁城,复转为鲁古尘。”④刘统勋、何国宗:《西域图志》,光绪十九年杭州便益书局石印本,第229页。《西域图志校注》中《西域图志》卷之五辟展表还说:“鲁克察克(旧音鲁古沁)”“今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⑤钟兴麒、王豪、韩慧校注:《西域图志校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4~135页。柳中、柳陈、鲁陈、鲁古尘、鲁谷庆、鲁克沁、鲁克察克的汉语读音大致相同,可以看出鲁克察克由柳中演变而成,lukčaq当是柳中的汉语音转结果无疑。汉语与蒙古语合璧水名鲁克察克郭勒发源于鄯善县北部山区,流经鄯善县鲁克沁镇。

6.多博绰克布拉克⑥同①,卷五,第5页。

准语:多博绰克,高阜大小林立之谓。泉水之旁有此。故多。

“多博”,为蒙古语dob的音转,而dob是由汉语词“土阜”(tufu)在蒙古语中演变而成;“绰克”,即蒙古语词缀-čoq 的音转,它附加在名词后,有表示抚爱之意;布拉克,维吾尔语bulaq 的音转,意为“泉”。泉水之旁,有小土阜,故名dobčoq bulaq(多博绰克布拉克),在今奇台东南。

至于维吾尔语与蒙古语合璧地名,南北疆地区比比皆是,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bostaŋ nor(博斯腾淖尔)、哈密市的bidaliq ola(伯得里克鄂拉)、阿克苏市的qum ariq gol(虎木阿里克郭勒)、额敏县的amin gol(额敏郭勒)等,可留待以后研究。

猜你喜欢
合璧蒙古语维吾尔语
土默特地方蒙古语地名再探
大小合璧,微宏互彰
东西合璧 融古通今——邹涛艺事赏析
论蒙古语中反映心理逆境倾向的某些字的含义
论蒙古语元音[i]-基于扎赉特土语
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维吾尔语人名识别方法
俄语词“Sherti”在蒙古语中的变义(蒙古文)
维吾尔语话题的韵律表现
御製四體合璧《重修正定隆興大佛寺記》碑——章嘉國師、文本及多語體翻譯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