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2021-04-14 03:34佟新远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马克思

佟新远

[摘要]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即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准备时期、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初步建立时期以及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阶级基础,而且思想内涵丰富,其明确了实践的科学内涵,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确立了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是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哲学思维进行批判,以及抛弃和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中各自存在的片面性,同时吸收了历史进程中关于实践内容的合理思想,将实践的概念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新的创造和飞跃。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完善与丰富,适应着各个国家、各个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在每个时代都蕴含着深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因此,充分认识和研究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对于真正理解马克思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深刻变革,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是在马克思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中得以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准备时期、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初步建立时期以及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准备时期。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初步建立之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思想理论准备,具体体现在马克思的学生时期,以及在《莱茵报》工作时期和创办《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学生时期的主要思想和观点能够集中体现在他的毕业论文中。具体来看,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发生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①,在有能力改变社会关系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关系已经存在的客观因素,这里表明了马克思已经出现了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思想;在博士论文《论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中,马克思借用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打破命运的束缚来肯定人的自由意志的作用,表明马克思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这种能动性能够改变现实条件来创造更好的满意的环境,可以说马克思此时开始思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尽管此时还存在唯心主义的痕迹,但却是对此后实践观的形成奠定基础。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期接触到了现实中的政治经济问题和物质利益上的难题,在这一时期完成的系列文章中,马克思开始实现哲学和政治上的转变。在1842年7月发表的与反动报刊《科伦日报》论战的《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中,马克思明确“反对德国哲学脱离现实的晦涩难懂的思辨特征,要求哲学发挥指导现实的作用”②,这样的思想发展也使得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的同时希望新哲学能够指导人类的现实生活,让哲学不仅仅具有理论上的作用,还要发挥它的实践功能。马克思在创办《德法年鉴》时期,批判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并在哲学立场上完成了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政治立场上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在这一时期公开发表的著作《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从具体历史事实出发,去看待德国犹太人争取政治解放斗争,马克思指出“宗教已经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表现。因此,我们用自由公民的世俗桎梏来说明他们的宗教桎梏。我们并不认为:公民要消灭他们的世俗桎梏,必须首先克服他们的宗教狭隘性”③。可以看到,马克思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是建立在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是实践活动的层面上而不仅仅是固有思想与观念的表象。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其对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一时期,他深刻批判了“理论派”和“實践派”哲学家把实践和理论看成是两个孤立体系的错误做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成为马克思坚定维护的立场与观点。

可以说,马克思从《莱茵报》工作时期的政治活动到创办《德法年鉴》时期的理论探索,一方面完成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为农民利益到为无产阶级利益的辩护,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成为马克思初步建立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初步建立时期。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初步建立能够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对于实践的阐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其基本表现之一“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中,马克思指出工人们付出大量的劳动力,但辛勤工作却并没有换来更多的工资,反而是资本家对他们无尽的剥削与压迫,这种劳动与人的类本质即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相异化。而人类本质的主体性的复归“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④。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规定性是实践的思想,也为人们找寻通往现实的、具体的人的道路指明了方向,要“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自然界创造物质产品而得到确证”⑤,这种思想为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矛盾的解决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著作《神圣家族》中则进一步向科学的实践观接近。他们将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视作“历史的发源地”,强调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此外,在这部著作中他们对青年黑格尔派作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不仅夸大了自我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论,还把人民群众作为精神的对立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作了深入地分析和批判,他们剖析了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并鲜明地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与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的决裂,成为制定科学实践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实现了“由早期的理论批判到如今的革命实践的转变”⑥,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转变的过渡中所蕴含的与实践有关的阐述,初步构建出了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框架。

(三)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是在批判唯心主义、批判并超越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缺陷所形成的科学的、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在初步阐明实践内容后,马克思所完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则将实践作为核心概念贯穿始终。提纲共有十一条,从不同角度能够将其概括为不同的思想观点,以马克思所论述的主要层面为根本,可以“从本体论、真理观、历史观、哲学终结观四个层面来全面展开马克思实践观的丰富内涵”⑦。首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体是“现实的自然”,它是建立在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基础上;其次,思维的真理性与现实性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得到确证;再次,决定着人所处以及现有环境的改变是实践活动;最后,马克思的新哲学是对以往旧哲学的终结,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注重的是“改变世界”的实践。此后马克思实践观的思想进一步深化形成了唯物史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生产进一步描述为“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⑧,马克思对人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作出了更详细的说明,人们的实践活动伴随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同时也有着社会关系的产生。对于无产阶级的目标,马克思也作出了进一步的论述,“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⑨无产阶级所要实现的共产主义,是要付出实际行动的现实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改造现存社会状况的实践,马克思在此也真正将哲学运用于生活,指导于人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马克思在著作中将自己制定的新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实现完全区别。这种新哲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总体来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偏重于主体性、活动及其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分,是新唯物主义暨实践唯物主义或实践观的正面阐释,《德意志意识形态》则偏重于结构、历史叙述及其对德国观念论传统的批判,是唯物史观的正面表达”。⑩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在十一条纲要中形成,也在马克思之后人类与社会的探索中而不断发展和深化形成实践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正如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也在不同时代不同形势下结合着社会实际,发展成为指导人类和社会进步的科学实践观。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思想内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具体涵盖以下几点内容: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科学内涵是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一)实践的科学内涵。实践的概念在不同哲学流派、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涵义,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开创者,但却是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相统一的基础上,制定了实践的科学内涵,进而形成了自己科学的实践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实践解释为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反对唯心主义理解中的抽象性与思辨性,认为这种抽象与思辨忽视了人的客观物质性和现实性,此外,马克思也反对旧唯物主义解释中的直观性与机械性,认为它们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同时,马克思还保留继承了其中的积极合理部分,他坚持旧唯物主义中认为的人是具有客观性、物质性的,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又继承黑格尔辩证法中强调的人的能动创造性,并把人的“劳动”看作是人类历史的动力。马克思强调了科学的实践内涵应当包含两个部分,是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将客观性与主体性、物质性与能动性相统一,让实践成为“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改变世界的现实的、具体的、物质性力量”?。

(二)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马克思在看待人的本质的问题上,强调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并将实践看作是理解人类存在的关键。第一,在人的实践活动方面。人类的存在与社会的持续发展都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资料,而这些生产资料便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生产而获得的,人类在实践中构成了人的基本属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形成人类存在的基础。第二,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它“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是在人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形成的。人类在社会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们在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同时,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一定的社會关系与生产关系,而这种实践中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成为人类存在的根本保障。第三,实践过程中使人类自身也发生改变,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人自身的改变也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因为人类在不断改造与变革现有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塑造环境与自身,复归、占有和丰富人的本质,并在最终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实践体现人类的本质,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

(三)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看待人类社会的本质也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的,提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论断。首先,社会是由人类所组成的,而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发展,创造社会历史。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时间使然的自然历史过程,而另一方面又是由于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去创造的历史过程,因此实践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其次,人类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人类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另外,人们在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对矛盾的作用也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总之,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把社会看作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对象,并从实践的角度解释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研究社会历史的变革。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马克思认为思维是否具有真理的客观性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主观认识从实践中得来,但是无法辨别其正确性或错误性,因此这种主观认识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只有当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比较才能判断认识的真理性问题。人们按照主观认识去实践,在获得其结果时进行现实比较来断定是真理还是谬误。如果是真理,那么就是人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从而丰富人的认知;如果是谬误,也将在实践中去纠正和重新认知。这种相比较的过程就是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实践作为动力推动认识的发展,从而不断获取新的认知。马克思通过实践去检验真理的客观性,克服了唯心主义靠主观意志检验与不可知论的弊端,同时马克思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到认识的过程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认知论,使实践观与认识论相互补充和作用。

三、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发展与思想内涵对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强调真理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人的认识也要在实践中进行发展和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说也是如此,马克思科学实践观不仅仅是马克思的自我哲学成果,同时它也不断地得到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和时代的变化中,在与各国具体国情的结合中不断发展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例如,列宁在俄国国内民族矛盾尖锐和国外东方落后国家和民族强烈反抗的氛围下,捍卫马克思哲学基础的同时,也针对国内国外形势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理,即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家学说,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新原理及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的学者便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怎样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毛泽东在著作《实践论》中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命题;邓小平适应中国的发展要求,针对中国当时国内出现的问题,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江泽民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在总结中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如今,不论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仍在不断的发展,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一方面在指导人类与社会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在指导其自身的发展,不断赋予马克思科学实践观以丰富的内容。

(二)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自由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人类的解放,也是马克思一生不懈的追求。首先,马克思将实践作为一种能够改变世界的现实的、具体的物质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带给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支撑,相比较于“环境决定论”与“教育万能论”中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这种实践的力量更能带给人改变世界与创新发展的源动力,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次,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充分肯定了人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创造社会历史。因此,人们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重视实践活动与积极参与实践生活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不断丰富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实践也在改变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条件下,生产力得到提高,人际社会关系得以和谐发展,人自身各方面素质也在实践中改善,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智慧,用于指导以后的实践活动。“人通过实践,既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人类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证明和接近人的本质,并发挥本质力量,有利于人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将具体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指导相结合。在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中国从实践出发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国家发展的理论,再以这些理论指导具体实践,从而改造客观世界,使国家不断发展与进步。正是因為在正确把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下,中国先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成功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目标。如今,中国正在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实现过程,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攻坚时期,在2035年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050年实现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中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来理解把握和践行‘中国梦,将导致我们能够形成和巩固对于它的本质内涵、依靠力量及实现途径等的新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中国梦的践行主体即每一位人民将付诸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而助力,此外能够更好地把握好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政治与经济等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处理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要求中所存在的问题,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坚信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目标定会实现。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为人类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并且其思想内涵仍具有研究和探索价值,能够在不同历史时期挖掘有助于时代发展的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水平,发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5-460.

②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4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4.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4.

⑤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48.

⑥李刚.《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7):01.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

⑨邹诗鹏.“实践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相通性——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探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04):22.

⑩黄耀霞.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05):18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谭乔红.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8:32.

?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时代发展[J].红旗文稿,2007(08):3.

?熊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中的“中国梦”[J].理论月刊,2013(08):10.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05-04(01)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