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的调查报道范式变革

2021-04-15 00:41刘苗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数据新闻

摘要:媒体融合与智能化发展重塑了新闻形态,也对调查报道生产机制造成了冲击。唯有对报道范式进行变革,才能适应智媒时代的需要。文章以南方都市报深度调查部近年来所做的互联网合规系列调查报道为研究样本,从选题创新、生产变革、内容建构、参与治理等四个层面切入,剖析其如何通过细分报道领域垂直深耕,延伸内容产品链条,创新舆论监督方式参与社会共治,建构起一条全新的调查报道生产路径。

关键词:调查报道;数据新闻;智库媒体;南方都市报;互联网合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2-0151-03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推动媒体智能化的同时,也在重塑新闻业的原有生态。在瞬息万变的舆论场,新闻生产与消费不断提速,不仅是传统媒体机构本身,其一度视为看家本领的调查报道也遭遇冲击。

此种语境下,南方都市报深度调查部积极谋求转型,变革传统调查报道生产机制,细分报道领域垂直深耕,以“课题制”为抓手团队协同作战,在新闻生产的同时,推出相应智库报告,延伸内容产品链条,创新舆论监督方式参与社会共治,最终推动问题领域走向合规。

一、选题出新:聚焦互联网新业态,进行建设性的舆论监督

作为一个多年来通过生产传统新闻报道获得影响力的采编部门,南方都市报深度调查部为何要谋求转型?

一方面是出于缓解生存压力。数字化环境之下,新闻形态与生产流程都被重塑。即时性传播成为决定和引导新闻实践的价值观,令需要深入挖掘以准确、全面呈现事态全貌的事件类调查报道面临平衡速度与深度的挑战。同时,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海量信息增加信源不确定性等因素,又在客观上对传统深度调查报道的采写、传播造成冲击[1]。此种语境下,南都深度调查部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变革生产机制,创新报道形态,寻求新的生机。

另一方面,也是顺应报社整体改革的需要。2018年是南方报业集团的“智慧转型年”,南方都市报换种方式再出发,从“办中国最好的报纸”转型为“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智库型媒体”[2]。作为试点带动部门,南都深度调查部也积极谋划,在进行新闻生产的同时,发挥调查记者特长,探索智库建设,推出能与调查报道相得益彰的智库产品,主动拥抱“智媒时代”。

作为新闻生产活动的起点,选题出新是南都调查报道转型的第一步。基于上述两点的考量,南都深度调查部扩大了选题范围,不限于传统的时事热点、突发事件,而是将互联网新业态作为可垂直深耕的报道领域[3];不止于揭露问题、曝光乱象,还要以问题为导向,寻求解决、改善之道。之所以聚焦这一领域,既有选题上的新颖性考虑——对互联网领域新现象的有力揭示,具备成为“爆款”的潜力,能在数字化环境下实现传播的高效抵达。同时,更深层的原因是,希望借助深度调查报道进行建设性的舆论监督,以助力相关公共政策标准制订,推動互联网行业合规,以此达到参与互联网治理的目的。

2018年2月,南方都市报成立大数据研究院,南都深度调查部承担了该架构中“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的运营,在持续推出该领域调查报道的同时,还要制作并发布相应的智库报告。这次转型看似突然,实际是水到渠成。事实上,对于新业态领域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南都深度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和持续观察,曾推出多篇调查报道,并拥有长年深耕此领域、具有专业分析研究能力的调查记者作支撑。

在日常工作中,南都深度调查部将“新业态法治研究”这一大方向拆解为多个垂直深耕的领域,包括网络黑灰产研究、互联网广告合规研究、知产保护研究、在线教育合规研究等,再从每一个细分领域中挖掘新闻选题。这种调整也意味着,每一个选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结,从线性向网状拓展;每一篇报道都不是以发布作为终结,而是不断迭代,推动产品形态、挖掘深度持续延伸。

二、生产变革:“课题制”团队协作,活用数据分析与测评

基于智媒转型的需要,南都深度调查部对传统的新闻生产机制进行了变革,强化了调查报道的科学属性与公共服务要求,并对内容生产团队进行重新梳理整合,以此打通多条内容产品生产链。

(一)生产者转型

首先,在新闻生产者层面,南都深度调查部根据报社智媒转型方针,对记者团队进行了调整和重新分工。一部分记者继续从事公共新闻报道,负责时事热点、突发事件等传统新闻选题的跟进与追踪,负责相应的快讯、特稿、调查、短视频、直播等内容产品的生产;另一部分记者则聚焦新业态领域,采取“课题制”,每人被编入一个或多个“课题组”,负责相应领域的调查报道及相应的智库报告。

与此同时,两队记者也被分配了不同的转型目标。前者需要向“全媒体记者”进化,不止于文字报道,还要具备在前方新闻现场做直播,或在后方做视频连线的出镜报道能力;后者则被要求垂直深耕一个研究领域,具备专业分析研究能力,向“专家型记者”进化,在操作重大选题时,以“课题组”为单位,通过团队协作方式进行。

(二)生产方式转变

在智媒转型过程中,南都深度调查部还重塑了传统新闻生产路径,数据分析成为重要的方法论,辅以问卷调查、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报道内容的科学性与公信力都得到了强化[4]。

以2018年南都推出的“搜索引擎医疗广告测评”为例,这组调查报道与研究报告均由南都深度调查部的“互联网广告合规研究课题组”操刀,对数据挖掘与测评分析进行了综合运用。该选题脱胎于深度调查部此前所做的“移动端医疗广告竞价排名”系列调查,该报道以百度为案例,披露在魏则西事件过去两年后,非法医疗广告改头换面、卷土重来的现象。

2018年6月,南都深度调查部“互联网广告合规研究课题组”在与专家学者、业内人士深入交流后,确定了测评方案,对百度、搜狗、360及神马搜索等国内用户最常使用的4家搜索引擎的17款产品进行了测评。

课题组在上述17款搜索产品中,对101个医疗类关键词展开搜索,从医疗广告出现场景、医疗广告与正常内容的区隔、页面显示的医疗广告具体表述、平台风险提示及保障机制等角度分别设置测评项,并对由此产生的1717个样本、25755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2018年7月,南都发表调查报道《搜索引擎医疗广告测评:搜狗得分最低!搜三甲医院推“高仿”广告》及测评报告,全面揭示国内搜索引擎的医疗广告合规情况,引发行业关注,更深刻地影响了垂直领域人士,获多位学者积极反馈。

随后,“互联网广告合规研究课题组”持续深耕,对4家搜索引擎7款产品上的546条医疗广告逐一展开内容分析,并于同年11月推出调查报道《搜索引擎医疗广告再测评:搜狗PC端超九成广告词中使用违规表述》及第二期测评报告,该报道除从广告数量、广告分布、广告类型、广告表述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外,还对测评中发现的六大医疗广告乱象予以披露,配有扎实的数据、清晰的图表和鲜活的案例,一天之内,仅在南都APP上阅读量就超过176万,并吸引其他媒体报道、引用报道内容。

这是南都深度调查部转型后的一次成功实践,不仅通过统筹策划,达到一次新闻采集、多种产品产出的效果,也为建构新的调查报道生产路径奠定了基础——不同于以往传统新闻调查方法,对数据的采集、挖掘、统计、分析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途径,而在每一期测评报告中给出“总结及建议”,则已跳脱出揭露问题、曝光乱象的层面,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解决之道,也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全新体现。

三、内容建构:新闻报道与智库报告互相驱动,延伸产品链

在内容建构上,作为南方都市报内部最早开展智媒转型试点的部门之一,南都深度调查部打造了一个新闻生产与智库研究相辅相成的实践样本。这也意味着,一篇调查报道的刊发并不意味着对其所涉领域监督的完结,而是内容产品不断迭代的开始。

在新闻生产上,南都深度调查部以往之所以能不断打造出“爆款”调查报道,靠的是持续紧跟时事热点,紧贴公众关注,着眼于问题解决,做建设性的舆论监督。而在智库类内容产品的生产上,这种“问题意识”同样重要。事实上,以问题为导向,是测评研究和新闻调查拥有的相同内核。无论是新闻生产还是智库研究,其目的都是发现问题,呈现问题,促进问题解决。

和专家、学者相比,一线记者的短板是专业性,优势是更了解基层、贴近实践。其具有新闻敏感性,能够及时敏锐地发现问题,并通过采访获得最新事实和一手资料;其具有资源连接能力,能够迅速有效凝结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获得专业观点和智慧支撑。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够形成更具针对性的研究报告和解决方案。

在近年的智媒转型过程中,发布新业态领域调查报道的同时,推出相应智库报告,已成为南都深度调查部的常规操作。事实上,“调查报道+智库报告”的组合在内容建构过程中并不割裂,南都深度调查部以往推出的多份智库报告,其实都是基于日常新闻报道提供的素材与线索,将采访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测评与研究。

除上述“搜索引擎医疗广告测评”外,2019年4月,南方都市报在报网端推出的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策划,也是主打“调查报道+智库报告”的组合产品。其中,南都深度调查部推出了调查报道《图库平台乱象调查》《图库维权样本调查》,并发布了智库报告《图片类著作权诉讼案例统计报告》,这些报道与报告调查深入,点面结合,更加立体化地展示了图库平台版权乱象,以及国内图片版权诉讼整体情况,以期推动行业合规发展。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智库报告的生产,不只是延伸了南都深度调查部的内容产品链,也让以往因追求准确、全面、深度而不断深挖的调查研究过程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与多元呈现,弥补了时效性的不足,更让记者通过不断深耕垂直领域获得快速成长,提升了内容产品的专业性与深度,实现了媒体智库建设对新闻生产的反哺。

四、参与治理:促进相关监管措施出台,推动行业走向合规

使新聞产品广为传播,固然是新闻生产的目的。但在智媒时代,南都深度调查部已不再只满足于让一篇报道成为“爆款”,更致力于通过多样化的内容产品参与社会共建共治,促进相关政策标准制订,推动存在问题的领域走向合规。

(一)以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推动行业合规

传播力是影响力与引导力的基础。南都深度调查部的多篇“爆款”报道都曾获得相关平台的积极回应,并深入垂直领域,与专家学者、全国人大代表联动,以建设性的舆论监督及话题传播能力,实现议程设置,形成“报道-回应/关注-改善”的良性循环。

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通过前期积极沟通,南都推动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提交了《关于规范互联网广告的建议》,其中“互联网广告存在的主要问题”章节多处引用南都相关调查报道和测评报告作为案据,建议全面充实互联网虚假广告规制法律法规。

2019年7月,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谈及《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特别提到南都报道,“像南方都市报的同志,他们也有做一些技术上的平台,做一些深入的采访和报道,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给当地有些教育部门及时查处提供了条件”。

(二)以智库报告促进相关政策标准制订

报道先行,再联合政府学界,借大型舞台亮明课题研究成果,是南都深度调查部参与社会治理的又一路径。近年来,南都深度调查部(南都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曾先后在多个会议、论坛发布《2018网络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监管现状及治理报告》《网络新型犯罪观察报告》等。

2018年,南都记者曾赴浙江嘉兴采访全国首例利用广告极限词敲诈数千电商的案件,此后连续推出多篇恶意索赔调查报道。2019年11月,在浙江大学、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等单位主办的2019互联网法律大会上,南都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南都深度调查部)对外发布了《恶意索赔行业观察报告》,深度剖析恶意索赔行为,为维护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建议,并将报告递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报告发布后得到法制日报等国内上百家媒体报道、援引,并引起多方关注。在该报告发布后一个月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明确恶意索赔投诉将不再受理。

可见,从“调查报道”到“智库报告”的进化并非一蹴而就,只有对一个领域持续深耕,才能清晰把握议题发展脉络,才能产出锐度深度及公信力兼备的内容产品,才有实现广泛传播、影响政策议程、引导良性发展的可能。这一过程中,媒体重塑了话语权,实现了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价值,也对记者本身的调查研究能力及机构的统筹策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结语

从“报业寒冬论”到哀叹“新闻已死”,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可否认,媒体融合与智能化发展重塑了新闻业,也给传统生产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但无论媒介形态如何进化,优质原创内容产品永远不可或缺。

南都深度调查部近年来的转型实践证明,在智媒时代,调查报道仍大有可为。

通过变革调查报道生产机制,细分报道领域垂直深耕,以“课题制”为抓手团队协作,以数据分析为内容生产赋能,南都深度新闻部在为调查报道带来新的生机的同时,也获得了参与社会共治的机会,为推动相关领域走向合规作出媒体贡献,担当了新闻业的公共服务使命。

参考文献:

[1] 李梅,王倩楠.大数据时代传统调查报道的变革和重构[J].今传媒,2016(1):16-18.

[2] 苏涛,彭兰.“智媒”时代的消融与重塑:2017年新媒体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8(1):38-58.

[3] 王佳.从制造“爆款”到深度参与互联网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操作方法[J].中国记者,2018(10):89-91.

[4] 梅志清.从纸媒到智媒的探索:数据驱动转型智媒赋能治理[J].中国记者,2020(1):44-49.

作者简介 刘苗,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媒介与社会。

猜你喜欢
数据新闻
国内外数据新闻比较与启示
手机新闻客户端发展研究综述
从“美国总统大选”看数据新闻
我国主流媒体可视化数据新闻报道的创新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国内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媒介融合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