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读,让文本价值最大化

2021-04-15 12:06史记冬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1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

史记冬

【摘要】解读文本时要多几双凝视的眼,从不同的视角多元解读,横向比较,综合取舍,对文本的理解才会变得丰厚而又灵动,才能发现文本的真正价值,才能找寻走进儿童心灵的语文路径,让课堂教学充满内在的温度与张力。

【关键词】文本解读  不同视角  价值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007-02

文本解读是语文老师的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在解读时读出新意,读出迥异于别人的味道,才能由读创走向独创。

如何解读文本?有的老师主张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发现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有的建议从作者的视角出发,还原文本产生的特定语境和表达目的;有的主张从编者的意图出发,将寻找语文要素当成文本解读的第一要务;还有的认为文本阅读即是读自己,只要读出个人的见解就可以。以上种种说法虽不无道理,但容易剑走偏锋,不能全面客观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容易走进片面、艰涩、功利化的误区。因此,在解读文本时要多几双凝视的眼进行多元解读,从不同的视角反复比较,综合取舍,才能使文本的价值最大化。

一、自己的眼:坚守文本解读的独特性

首先要以自己的眼去看书中的世界,这样才能找寻唤醒阅读前见与经验版图的触发点。

1.读熟——触摸文本的温度与脉动

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读正确、读流畅,逐渐感受汉语的音韵美,感知文本的脉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比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前,笔者通过反复诵读与品味,发现第三自然段在描写庐山的云雾变化快、差异大时,将有节奏的律动美与生动可感的画面美有机融合,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思路。

2.裸读——一个人的精神之旅

就是不看任何参考资料,不要任何外援,赤手空拳地进入文本。只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用自己的脑去思,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读出个性、读出独特的感受。世界上最奇丽的景象一定在险远偏僻的地方,人多的地方少有令人心动的风景,裸读的魅力就在于此。

3.读胖——从一片叶子走向一座森林

以文体、内容、写法为线索,从一篇到一类,深究细读,读出这类文章的共性与个性。比如在解读小古文《司马光》时,就可以将《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氏之子》结合在一起读。通过解读不难发现,这三篇文章都塑造了智慧少年的形象,但三个孩子的智慧各不相同。司马光的智慧属于实践型,他能在别的小朋友惊慌失措的时候断然采取行动,救了落水的小朋友。王戎的智慧属于推理型,他通过“树在道旁而多子”,推断出“此必苦李”。杨氏之子的智慧属于表达型,他能在和大人的对答中“应声而曰”,采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方式,实属不易。基于这样的解读,三篇小古文的特质水落石出,也为采取不同的教法铺平了道路。

4.读瘦——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反复比较,读出文本最有价值的部分,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清简中见丰盈,选择最适合的内容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为“一课一得”的效应最大化打好基础。部编版的教材虽然每个单元都有語文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提醒,但很多语文要素的表达比较宏大。比如六上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这一要求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只有将本单元的课文读瘦,才能提炼出符合六年级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文本特质。

二、作者的眼:触摸文字远行的初心

好的作品是特殊时代特殊个体特别体验的精神产物。在解读文本时,只有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还原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创作心境,才能找到解开文本的秘钥。

沈从文的《腊八粥》是散文中的名篇,作者浓墨重彩地详写了八儿等粥、盼粥的过程,吃粥的过程却寥寥数笔,轻轻带过,不禁让人疑窦丛生。穿越历史的风尘,就不难会发现:当年沈从文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工作没有着落,生活困顿,饱尝人间的冷暖。他想念家的气息、眷恋浓浓的亲情、心中流淌着淡淡的乡愁,于是他写下了《腊八粥》,他看似写美食,实则描写乡愁,抒发对故乡与亲人的怀念,而浓浓的亲情、家的味道在八儿等粥这一部分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吃粥这一部分所以就略写了。

由此不难得出一个有力的结论:决定文章布局的是隐身在文字背后的思想与情怀,这些才是文章的灵魂。听从“灵魂”的呼唤,安排写作的结构与详略,写出的文章就会形神兼备、活色生香;反之,写出的文章就会失魂落魄、病病殃殃。

现代文的解读尚且需要找寻作者的写作之“眼”,古诗文的教学更要知人论世,回到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去找寻作者的写作初衷。比如,要想深刻理解李贺的《马诗》,就必须知道李贺为什么写马?原来,才华横溢的李贺得罪了另一个大诗人元稹,元稹百般刁难,借口李贺的父亲李晋犯了忌讳,不让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李贺身负奇才,却报国无门,愤怒悲伤之余,写下马诗。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

回到写作的原点,触摸作者写作的初心,才能更好地批情入文,找到文本蕴涵的人文情怀和表达智慧。

三、编者的眼:确定文本在体系中的坐标

“教材编者”作为常常被教师忽略的对话维度,在整个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统编版教材以人文为经,以语用为纬。语用主要包括阅读与写作两大要素。在统编版教材中,3~6年级共有68个阅读要素,63个写作要素。每个单元的每篇课文都承载着独特的阅读、写作的引领任务,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正确把握文本在教材中的特殊坐标,领会编者的良苦用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由三篇文章组成:《牛与鹅》《与时间赛跑》《滴水之恩》。其中,《牛与鹅》一文出示了多种批注的方式,旨在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批注的种类:质疑式、赞叹式、品味式、概述式……并借助阅读批注理解“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与时间赛跑》承接《牛与鹅》的训练重点,在书后明确提出了以下要求: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运用质疑法进行批注。在这里,批注已经从第一篇文章《牛与鹅》的初步感知,到尝试运用,对学生的要求更进一步。

本单元的第三篇文章是《滴水之恩》:书后要求在感受比较深的地方批注并交流。这时候,批注已经作为一种理解文本的利器,用以表达内心的想法了。

由此可见,这一单元的各篇文章分别承载了从接触批注,体会批注的作用,认识批注的种类,到在阅读实践中运用各种批注提出疑问抒发感受,体现了教材的序列化、梯度化,以及由浅入深、由知到行、由一般运用到智慧运用的学习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统编版教材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即精读→略读→整本书阅读。文本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和策略不能作为知识来教、当作知识来考,要转化为学生的阅读习惯,贯穿于日常的阅读之中。

四、儿童的眼:审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文本解读是为创新课堂服务的,课堂教学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是课堂教学能否高效、长效的关键点。

1.以儿童的眼通读全文,寻找兴趣点。设计生动可感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从内容的感知走向形式的感悟。

以五年級下册的小古文《杨氏之子》为例。这篇文章通过一件小事,塑造了杨氏之子智慧的形象。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是:渴望像杨氏之子一样做一个聪慧的孩子。于是,现场表演课本剧,练习像杨氏之子一样机智地回答不同夫子调侃的话,就成了契合学生精神需求的言语实践。

以儿童的眼读文本,才能懂得儿童的心,继而设计巧妙的学习活动,学生才可能不断从正阅读→真阅读,从去阅读→趣阅读,从会阅读→慧阅读,从盎然的童趣走向悠远的意趣和诗意的雅趣。

2.以儿童的立场通读全文,丈量认知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合理设计学习的难度,提高目标达成的概率。

儿童读文章,犹如小马过河。那条文本的河是深是浅,既不能全听老牛的,也不能全听松鼠的。只有以该年龄段、该校、该班儿童的视角去读文本,我们才能知道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距离我们的目标设定有多远,才能合理调整并确定适当的目标。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让学生的主动建构活动等更加充分与深刻。[2]

3.以儿童的眼打量成人的作品,设计富有情趣的问题语境。

小学课本中的很多作品绝大多数都是成人创作的,许多作者的初衷也不是以儿童为写作对象的。因此,如何将文本中的成人立场变成儿童立场,就需要设计富有童趣的问题语境。比如冯骥才的《珍珠鸟》,经过改编中心思想变成了倡导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的信任,但这一切都是从成人的视角出发的。如何更好地彰显作品的主题,同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你是哪只可爱的小珍珠鸟,你为什么会对那个人如此信任呢?引导学生从鸟的角度思考和表达,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积极思考。

当用不同的眼去多元解读文本之后,对文本的理解才会变得丰厚而又灵动,才能找寻走进儿童心灵的语文路径,才能让课堂教学充满内在的温度与张力。

参考文献:

[1]徐培.文本解读,别让编者意图缺位[J].小学教学参考,2017(1).

[2]陈雪梅.文章的意蕴,在深度解读中彰显——以人教版《植树的牧羊人》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18).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基于文体学理论与策略视野下的《孔乙己》文本解读
解读文本,回归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