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服务”助力防范高处坠落事故

2021-04-15 01:21侯岱宗张缘师晓婷
劳动保护 2021年3期
关键词:责任保险建筑施工事故

文/侯岱宗 张缘 师晓婷

高处坠落、坍塌和物体打击是建筑施工行业的“三大伤害”。高处坠落事故频发,其主要原因是作业现场防护不到位和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不足。要遏制高处坠落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在建筑施工领域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有效降低事故带给受害者本人和家庭重大损失的重要方式。同时,优化建筑施工领域的保险方案设计,做好事故预防服务,才能有效地降低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率。

建筑施工行业一直被视为高危行业之一,高处坠落、撞击、坍塌、起重伤害、火灾等事故在建筑施工行业频频发生。而建筑施工行业事故高发的原因,一是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多,流动性大;二是建筑行业本身施工条件复杂,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三是建筑施工行业一线人员多以农民工为主,安全风险防范意识非常薄弱,缺乏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知识;四是很多工程工期紧、进度快,导致施工方对于安全培训、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的精力和资金投入不够。同时,这些原因也导致了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工伤认定调查取证难、工伤待遇落实难等问题。

事故多发——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占比高

图1 2020年由阳光财险统计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行业赔款占比图

2018 年1 月8 日,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内,某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屋面进行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 人死亡。2018 年1 月21 日,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某安置区工程建设项目工地,在拆除施工升降机的过程中,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3 人死亡。2019 年11 月23 日,厦门市某建筑公司员工在某住宅施工工地进行结构浇筑时,不慎从架子上摔下。经诊断为右侧多发性肋骨骨折(九级伤残),经手术治疗后,先后2 次住院,赔款金额近10 万。

建筑施工行业事故高发,其中高空坠落伤亡事故的占比很高,且遍布全国各地,是建筑施工行业事故的重灾区。根据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财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研究报告(2020)》中的统计数据,从行业赔款维度来看,建筑施工行业占比30.88%,如图1 所示;从案件数量维度来看,建筑施工行业占比33.8%,如图2 所示。即从风险管理的频率和后果两个方面,建筑施工行业均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中的第一大风险板块。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2019 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建办质函〔2020〕316 号)的内容,2019年,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415 起,占总数的53.69%;物体打击事故123 起,占总数的15.91%,如图3 所示。根据2019 年6 月11 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国内首个《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风险研究报告(2019)》中,对建筑施工行业出险原因的汇总分析,发生频率较高的前两大出险原因分别是撞击、坠落,如图4 所示。

图2 2020年由阳光财险统计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行业案件数量占比图

图3 2019年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类型情况

图4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风险研究报告(2019)》中建筑施工行业出险原因汇总分析

惨痛的事故教训告诉我们,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做好各种防护措施,特别是坠落防护个体装备,以避免人员及财产的损失。

大势所趋——“保险+服务”全面保障企业安全

如何让建筑施工行业转“危”为“安”,除了保障作业现场防护设施有效、作业人员做好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之外,还可以利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来降低高处坠落事故导致的损失。

例如,重庆某住宅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个建筑施工作业人员不慎从脚手架上坠落,造成肋骨多处骨折,需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由于在进行承保方案设计时,考虑到此类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紧急情况,为减少运送途中的风险,保证抢救伤员的时效性,保险公司对于保险人认可的医疗机构由二级或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扩展为就近抢救,待病情稳定后转至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治疗。在该案例中,支付就近医疗机构抢救费用2 万余元,第一时间保证了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

但利用保险在事故发生之后赔付,仅仅是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损失,而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防控风险的作用,实现安保互动,有效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这是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通过“保险+服务”(“保险+服务”即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服务)的手段,为建筑施工企业优化保险方案设计,做好事故预防服务,有效提高企业风险防控管理能力,从风险源头上最大限度防范和避免各类风险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意识,真正助力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管理升级,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首先,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建筑施工行业的落实工作。鉴于安全生产责任险的险种特点,一方面加强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事前风险管理,另一方面综合了建工意外险与雇主责任险的险种功能特点,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责任险的险种保障效果。因此,特别针对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不仅停留在事后的经济保障层面,而是将防控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推动的重点。目前,国内已经有上海、湖南、陕西等省市,在建筑施工领域开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项目,且自2020 年以来,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趋势日益显著。

第二,应优化保险方案设计,由当地政府引导,将辖区内建筑施工企业的建工意外险、雇主责任险等传统安全生产险种统一转变优化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一方面规范了保险市场有序竞争长期发展,另一方面可设计出更适合当地保障范围的保险产品,因地制宜,更重要的是确保辖区内建筑施工企业应保尽保,避免管理漏点。

第三,基于多维度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数据、保险理赔数据等,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中的施工预防费用,结合国家相关标准,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建立相应的风控流程,检查模板,分不同岗位进行线上、线下的培训计划。

根据AQ 9010—2019《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中的规定,事故预防费用包含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目前,建筑施工行业的事故预防费用主要用于施工期间的现场隐患排查,包括作业场所风险与人员操作风险。保险公司正在与国际个体防护装备创新平台合作,对施工人员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培训,从根本上降低施工场所出险概率。

第四,建立“行业风险评估—事故演练—危险源辨识—培训教育—个人设备防护”的全套预防体系。从事故预防到降低损失,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要建立起从区域到个体的一整套预防体系,才能真正有的放矢。目前,该体系中的事故演练、危险源辨识、培训教育等部分内容已在实践中初步实现。

在预防体系中,个人装备防护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保护。国际个体防护装备创新平台集合了个体防护装备行业先进的、专业的资源。保险公司与平台强强联合,共享优质资源,实现跨行业合作。例如,保险公司采信SINOPPE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产品认证,并帮助建筑施工人员配备SINOPPE 认证的坠落防护装备,加设安全防护设施的要求,促进施工企业主动加强安全防护,从而降低高处坠落事故发生频率。

下一步,在服务方面,保险公司考虑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设计。原因是,高处坠落属于典型的高风险作业环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与高处坠落事故的个性化设计,可更多体现在专项风险预防服务与保险奖惩机制设计两方面。专项风险预防服务即向存在较大高处坠落风险概率的项目倾斜事故预防服务,集中力量控制大风险;保险奖惩机制设计即对于有效控制高处坠落风险,风险逐年降低的企业给予回馈激励,反之则惩罚,通过价值杠杆鼓励引导企业向好发展。

未来展望

我国在建筑施工行业领域强制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希望利用市场化手段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保险的风险控制和社会管理功能,加强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监管部门、保险机构、企业和职工多方共赢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和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未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实施将在助力政府精准施策、减轻企业负担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一是助力政府精准施策。“保险+服务”是以风险控制提升企业本质安全,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减少人民群众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

二是减轻企业负担。随着我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社会赔偿标准逐渐提高,一旦发生事故,企业将面临数百万甚至千万的赔付压力,尤其是建筑施工作为事故频发的高风险企业,应提高主动应对风险能力。 根 据AQ 9010—2019《 安 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保险公司将为建筑企业客户提供包括隐患排查、风险辨识/安全评价、教育培训等在内的事故预防服务,协助企业主动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降低损失后果,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总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将服务于企业的本质安全,助力监管部门的工作,激励投保企业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让建筑施工行业高处作业转“危”为安。

猜你喜欢
责任保险建筑施工事故
学中文
探讨国内电梯责任保险制度的推广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江苏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缘何“一枝独秀”?
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当立法
医疗责任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