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4-15 14:03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深梅眼科医院514031蔡展谋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康柏西体腔黄斑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深梅眼科医院(514031)蔡展谋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同年龄相关的疾病,典型的特征为视力呈现进行性降低,甚至属于常见致盲因素[1]。AMD的分型上,分成渗出型与萎缩型两类,其中渗出型AMD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渗出型AMD这一类型,在病理的变化上,表现为黄斑区存在新生的血管,血管增生明显,这样导致渗出及出血情况的发生,最终引起视力丧失,因此需给予相应的治疗[2]。针对渗出型AMD的治疗方式是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或者黄斑下出血清除术与去除脉络膜新生血管及黄斑转位术等治疗[3]。康柏西普属于新一代的抗VEGF融合蛋白,是我国首个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通用名的具备完全自主产权的新药,该药物可抑制病理性血管的形成。在本次研究中,纳入了70例渗出型AMD患者,探讨对疾病的治疗,用康柏西普经玻璃体腔的注射方式给药对疾病的疗效,现就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接收的70例(70眼)渗出型AM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确诊[4]。②均无玻璃体腔内注射用药禁忌,有正常交流沟通能力及完整的临床资料。③在研究前均告知患者本研究内容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研究前1个月使用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③用药禁忌或者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组的方式主要是随机数字表法,各组基线资料如下:实验组35例(35眼),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55~84岁,平均(65.22±1.45)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1.25±0.42)年。对照组35例(35眼),男20例,女15例;年龄53~85岁,平均(64.98±1.29)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1.27±0.44)年。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双眼眼底照相,并且借助德国Zeiss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患者黄斑部,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主要对轻度视力下降者可先行低视力矫正,之后给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激光治疗,首选药物治疗,如效果不佳或者患者有医院行手术与激光治疗医院可实施相关治疗给予低视力矫正,持续观察6个月。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对比()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对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加用康柏西普治疗,主要是将结膜囊做清洁处理,在处理后采取丙美卡因进行表面麻醉处理,经开睑处理后对结膜囊可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在距角膜囊后4mm位置做睫状体扁平部位进针,然后向玻璃体腔内注射0.05ml康柏西普,借助棉签于进针位置轻压10s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确保涂抹均匀,每月玻璃体腔内给药1次,持续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均采用Snellen视力表进行视力测试,评价患者视力改变情况;采用TOPCON 3D OCT-100型检测仪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进行检测[4]。②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视力提高≥2行,眼底血管造影图像检查黄斑部位遮蔽、渗漏减少>50%;有效:视力提高1行,黄斑部位遮蔽与渗漏减少30%~50%;无效:视力未见改变,黄斑部位遮蔽与渗漏减少<30%。将显效、有效之和除以总数乘以100%为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分别采用卡方、t和非参数法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在视力上均较治疗前提高,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

2.2 临床疗效比较 在对患者的疗效评价上,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为94.29%,对照组为77.14%,组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渗出型AMD是严重影响老年生活质量的一种眼科疾病,对疾病的具体病因、病机尚不明确,而病理特征表现上则是脉络膜新生血管增生,出现这一增生情况容易导致患者视力下降,严重甚至可导致患者失明,因此需要采取及时并且有效的方法治疗[5]。在对AMD疾病的治疗上,治疗方法包括用药治疗、激光光凝治疗等,其中在用药治疗上,经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是治疗的有效手段,主要是通过抗VEGF的应用以有效抑制黄斑区脉络膜上VEGF的活性,减少新生血管形成,以此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视力水平[6]。

渗出型AMD的病理表现以黄斑水肿为主,黄斑水肿形成因黄斑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受损所致渗液渗出,而VEGF的释放可引起视网膜屏障的损伤,继而导致视力降低,通过用能够抑制VEGF释放的药物,能通过减少VEGF的分泌,使得新生血管的形成受阻,且相应的生成血管通透性下降,于是视网膜内渗液顺利进到机体血液循环,使得黄斑水肿情况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视网膜状况,改善视力情况[7]。在本次研究中,观察了应用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对渗出型AMD的治疗效果,以常规保守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研究中显示了治疗的情况,试验组总有效率要远比对照组更高,视力提高的同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降低,而具体指标变化上则是对照组的改变更加明显,提示康柏西普的应用通过合理作用,改善视力状况,使得患者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回归社会时间缩短。康柏西普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抗VEGF受体蛋白,属于一种注射类的药物,该药物经由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方式,可让药物特异性的同VEGF结合,在这一药物作用下能够在短时间内使药物作用部位的VEGF浓度降低,发挥良好干预效果[8]。但本研究缺陷是并未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因此关于使用康柏西普的用药安全性则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对渗出型AMD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的方式,可有效抑制VEGF及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减轻黄斑水肿,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视力并降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康柏西体腔黄斑
康柏西普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损失后的恢复规律及恢复期中轴器观察*
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莫让“黄斑病”迷了你的眼
老年黄斑变性该怎么治疗?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龟背铁甲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