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1-04-15 14:04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300120刘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慢性肾炎循证肾功能

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300120)刘丽

慢性肾炎的特点包括起病周期漫长、发病后迁延难愈、诊疗后复发率较高等,为泌尿系统中常见的疾病类型[1]。慢性肾炎的早期一般与慢性感染因素相关,由此导致的肾小球病变,长期可致肾功能损伤,因其引发的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提高慢性肾炎的护理质量,本次研究将循证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慢性肾炎疾病护理中,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5.67±2.93)岁,包括膜增生性肾炎19例,膜性肾病4例,膜毛细血管性肾炎7例,其他类型8例;研究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5.26±2.85)岁,包括膜增生性肾炎18例,膜性肾病5例,膜毛细血管性肾炎8例,其他类型7例。纳入者均可见镜下血尿、蛋白尿,且肾功能异常,需将语言表达能力不佳以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予以排除。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遵从常规模式护理,包括告知患者限制活动并卧床休息,给予必要的用药与饮食指导等[2]。研究组以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护理,共分为提出问题、循证支持、制定护理计划、实践护理四个阶段,具体如下:①提出问题:总结以往临床护理经验,归纳慢性肾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护理问题,分析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结合患者调研等方式明确慢性肾炎护理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资料汇总提出以下问题: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出现负性情绪后如何调整、采取何种护理措施能够延缓肾功能损害进程、用药期间需要注意什么等。②循证支持:以网络、院内图书馆等为媒介,查找慢性肾炎国内外护理资料,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为主要目的,需确保资料来源的真实性与实用性。③制定护理计划:整理汇总资料内容,护理人员结合以往工作经验选择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护理策略,同时根据慢性肾炎患者的不同病情与心理特点,制定不同情况下的护理对策,确保护理方案的完整性与适应性。④实践护理:a.生活护理。告知患者注意卧床休息,一般为1~2个月,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开展活动训练,但需控制活动强度,告知患者每日按时休息,并养成规律作息习惯,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以免增加感染风险,注意清洁皮肤、修剪指甲,以免发生皮肤感染[3]。病房每日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家属探视时间,以防发生交叉感染,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b.心理护理。慢性肾炎患者受病理因素影响,多存在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分析患者不良情绪出现原因,并采取对应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宣教、情绪疏导、家庭支持等,必要时由心理专科医师进行干预。c.病情护理。为延缓肾损害,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包括指导患者严格控制水、钠、钾的摄入量,饮食选择高热量、低脂、易于消化的食物,蛋白质摄入适量等。d.用药护理。为患者讲解药物作用原理、用药方法、用药剂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必须遵医嘱用药,用药期间监测肾功能,以防加重肾损害。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指标水平,评价两组肾损害情况;统计对比两组患者遵医、用药依从、规律作息、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SCR、BUN、24h尿蛋白指标水平相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遵医率、用药依从率、规律作息率、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4.74%、89.47%、86.84%、97.37%,相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附表1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附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药物治疗在缓解慢性肾炎病症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患病周期漫长、病情进展迅速,因此治疗作用有限[4]。循证护理为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护理策略,通过对护理问题的探究,参考国内外的最新护理文献资料,为解决现存护理问题提供数据及资料支持,为拟定出更科学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5]。为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将循证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慢性肾炎护理中,通过提出问题、循证支持、制定护理计划、实践护理四个阶段积极开展了护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SCR、BUN、24h尿蛋白指标水平相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提示循证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管理的重视程度,促使患者了解了疾病进展原因,进而能够遵从医嘱用药、饮食。研究组患者的遵医率、用药依从率、规律作息率、护理满意率相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提示循证护理汇总了国内外先进的护理资料,结合我院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有效提升了护理策略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较高,依从性也大幅度提高。

综上所述,慢性肾炎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干预模式运用在改善肾功能指标及依从性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循证肾功能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护理实施效果探究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肾炎,一定会导致尿毒症吗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